浅谈高中生物思维导图教学的积极作用

2022-07-16 03:21李俊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积极作用高中生物思维导图

李俊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梳理理论与实验为一体的生物学科知识,并建立相关的知识系统。在思维导图中,教师更能轻易地引导学生运用知识体系聚合生物零散知识,突出重难点,帮助学生开展思维学习,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  思维导图  积极作用  教学策略

思维导图图文并重,能够充分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形象化,方便学生进一步理解、记忆与运用。在思维导图的影响下,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知识,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拓展,大脑潜能不断得到开发。在此情况下,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开启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摸索探究每个章节的知识思维导图,最终引导他们找到最适合自身的一种思维导图学习模式。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要重视思维导图的作用,将其运用于课堂前、课堂中和课堂后,保证学生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都掌握到位。思维导图不仅能在知识教学上起到巨大作用,在学生的兴趣拓展、知识探索、理念转变上都有非常积极影响,可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一、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维学习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许多知识点都涉及到图文理解,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理论文字,也要正确对应相关图形。所以教师将课本内容结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与思维导图的图文特性不谋而合,有效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思维导图不仅能使各类重难点知识清晰明了,更能让学生通过导图开拓思维,形成全新且高效的思维学习。

思维学习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全面打破课本框架,打开了学生新的学习思路,让学生看到了更广阔的学习视野。以“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为例。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过分重视具体某个的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知识联系,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被课本限制。经过学习之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也仅限于“细胞的基本结构”。而在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将“细胞结构”与“生物大分子”“基因遗传”等知识点联系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便能轻易做到举一反三。而在学生独立掌握思维导图之后,他们又能够根据自己实际的学习情况,随时随地运用思维导图加强学习,将课本知识按照实际的学习需求重新打破再次归类,大大提升学习效率。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教学保障,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保证了学生学习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思維导图聚合生物零散知识,帮助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高中生物知识涉及的内容广,时间跨度大,所以导致知识较为零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开始教学时便要树立起正确的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特性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完善生物知识体系。

要让学生将零散知识聚合起来,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做好知识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自己的学习盲区,将未理解或者掌握不到位的知识点在思维导图上作为重点进行标识。例如在学习“糖类的种类和功能”时,学生通过思维导图便能知道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知道自己要了解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概念、分类及作用,然后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再到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学生先借助思维导图打好一个基础知识框架,然后在之后学习中,便能将所吸纳的各种零散知识纳入框架之中。所以接下来便要让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深入的知识研究,发现知识之间的串联关键,将零散的知识点聚合。当同一个大类知识点的学习结束之后,再借助思维导图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整体梳理。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学习不断完善知识体系,让自身掌握的生物知识更加全面。

三、丰富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

传统的生物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许多知识点都是由教师先讲解,然后再让学生练习思考、理解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无法持续对学生的课后学习产生效果。而思维导图的应用让生物课堂更加多变,因为思维导图有不同的展现形式,能够通过多种工具导入。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引出思维导图,学生经过观看思维导图演示,便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模式的导图。或者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思维导图。教师将不同的教学工具与不同教学方法与思维导图结合,不断丰富着生物课堂,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对教学不再排斥,学习积极性逐步提升,学习主动性不断上升,学习热情逐步高涨。

四、加强知识探究,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高中生物不仅有大量的理论知识,还有许多生物实验知识。教师要想让学生做到全面、深入掌握生物实验,必须要在教学中设立思维导图,加强理论与实践知识之间的联系。思维导图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条理,不仅可以准确抓住学习重难点,更能磨炼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去糟粕留精华,增强知识的流动性,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先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先了解实验原理,然后根据步骤导向,一步步分析实验器材及实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在之前没做过该实验而将教学作为自己的“一言堂”。教师必须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根据以往所掌握的生物理论知识以及课前预习,完成一份实验前的思维导图,明确自己要做什么,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讲解为例,教师可用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为什么教材上要用洋葱的根尖来进行实验?其优点是什么?为什么要用10%的盐酸解离15分钟,可否用更高浓度的盐酸溶液代替?这些问题引导着学生从不同方面思考实验,而不是仅仅将学习目光放在最终的结果。重视过程,学习才会更具有深度与广度。当学生再遇到这类实验出现的问题时,才能借助思维导图分析问题,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思维导图是一张有核心有内涵有强烈逻辑关系的知识网络,它能够让生物教学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可以突出重难点知识,增加知识的层次感,让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易懂易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为课堂教学增加了丰富内容与多样形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乾容.高中生物教学思维导图的运用探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000(009):134.

[2]周明.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生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究[J].2020.

[3]庞立芬.思维导图引领高中生物课堂深度学习[J].真情,2021(7):1.

猜你喜欢
积极作用高中生物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浅谈雾霾与经济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