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未来经济发展分析

2022-07-16 01:30
中国市场 2022年18期
关键词:融资人才经济

吕 航

(东阳市中汽置业有限公司,浙江 金华 322106)

1 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在资金上国家都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便利。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最早是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轻纺工业领域进行,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小企业发展有着重化工业的特点,中小企业内容建设重复。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小企业的发展道路逐渐拓宽,极大地缓解了城镇的就业压力,开始逐步释放出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优势所在。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前中小企业发展背景与现状下,分析目前中小企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2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近年来国内国际的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我国在认真分析当今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后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内市场,也应该积极开发国际市场。目前国际上的分工逐步明确,国际外循环地位有所下降,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新发展格局之下传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已经发生了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重新定位。[1]尤其是在当下的全球疫情之下,国外市场拓展较为困难,因此就应该推动中小企业在新发展格局下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3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的划分主要是基于企业的员工人数、销售额以及资产总额等关键指标进行划定的。我国的中小企业涵盖了工业、建筑业、农林牧副渔等领域。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数量占据我国企业数量的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增加税收、促进就业和国民经济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多年来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要在财税金融、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到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4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根据IDC咨询的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过去四年的时间内我国的中小企业保持着近10%的复合年均增长率,2020年中小企业的数量多达4500万家,相对于2019年同比增长了13.2%,在企业规模占比中,九人以下的小微型企业占据一半以上的数量。其数据也显示了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的贡献超过60%。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新兴动力。虽然国家大力支持和保障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中小企业仍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最近两年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冲击,据数据显示2020年4月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高达6%,[2]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中小企业想要实现较稳定的发展就需要进行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转型,国家也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以维护其健康发展。

5 我国中小企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5.1 融资困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

在中小企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中最关键的就是融资困难。在一项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问卷调查中,有将近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认为融资困难和融资渠道少是制约其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和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融资渠道的缺失以及融资金额的限制都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虽然国家出台过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政策措施,但是在四线以下的小城镇政策落实并不是十分到位,关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文件等的下发和宣传工作也并未做到位,导致部分中小企业并不知晓最新的国家扶持政策和融资方式。而随着我国中小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对于融资的需求也会不断提升,因此就需要进一步改进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

5.2 中小企业会计管理制度落后

在垂直化的岗位和职能设置上,中小企业在会计管理工作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会计岗位设置对于一个企业至关重要,有很多小微企业的领导人员对于企业的会计和审计工作并不重视,在会计岗位的人员设置上也会任用一些并没有会计专业知识体系和技能的人员。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使得企业的审计工作经常出现问题。此外,没有一个系统的企业会计管理机制将会使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等存在一系列的“利益”冲突。除此以外,虽然国家为促进会计管理工作的落实也积极进行了多次的会计制度和系统的设计改革,但是部分中小企业的会计管理手段还相对传统与落后。[3]

5.3 多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中小型企业的数量在我国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但是按照其经营内容和业务来看,科技型、智慧型、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的经营内容企业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的地区,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与创业氛围低等问题尤为突出。没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现代化的市场和大环境背景下很容易被淘汰。除了在经营内容方面缺乏创新意识外,在中小企业内部的管理上也缺乏创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是支撑企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不利于中小企业未来长久的发展。

5.4 中小企业人才缺乏、引进困难

人力资源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小企业中有近75%的就业人数,但是近年来中小企业也面临着人才引进困难、人才留存困难和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发展规模并不大,人才更多地流向了大型企业和一二线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中的中小型企业更是难以留住人才。在企业内部对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和人才管理以及对员工的绩效考核等方面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在小微企业中的员工大多数都是基于血缘关系等人情社会关系的人员,因此在企业面临问题时也会存在感情用事、不公平等情况。这也会导致优秀的人才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很难融入企业之中,也就难以在企业中生存。

5.5 中小企业缺乏独立的发展战略意识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不重视企业自身发展规划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在一个注重文化建设和科技创新的大社会文化背景下,文化建设和发展战略规划作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是需要充分重视的。虽然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很多,但是大部分的企业并没有明确规划,也只是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不能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结合。此外,很多的企业领导人不重视品牌发展战略的建设,其认为只要自身的市场地位和经济收益达到一定的水平自然会有人关注到企业的品牌,因而忽视了品牌建设的最佳时期。与此相关,企业的文化建设也是置于企业的经济发展之后,这样也是不可取且不科学的。

6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6.1 建立与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制度

融资方面,在中央有关部门中要定期进行中小企业对于融资方面的问题调研,根据现实存在的难题进行对应政策的改进。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制度和支持力度,可以成立相关的政策监督管理机构和人员,对中央提出的政策在各地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此外,也要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在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等方面也要本着为企业提供便利的出发点进行改进。在地方政府和银行中要积极宣传国家下发的有关融资的政策文件,确保在融资条件范围内的中小企业可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6.2 更新会计工作和管理系统

在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管理上,首先企业的领导层必须认识到组建一个具有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会计审计部门的重要性。其次要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要不断更新传统的会计工作和管理模式。在会计部分的人员组成中一定要引进专业的具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才,在进行有关企业的内部系统培训后才能进行工作。并且也要加强针对会计部门及其工作的部门内外部管理机构,加强监督管理可以更好地促进会计工作的科学性、真实性及有效性。会计工作和管理的方式要进一步向简洁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

6.3 积极响应国家创新与环保政策

在绿色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一定要注重环保与创新。生产经营型中小企业在日常经济发展中尤其要关注到生产的环保与绿色运行。此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同样也要注重创新意识,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模式,还是在企业经营项目和企业管理机制等各个方面都应该体现创新思维。

6.4 创新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

在人才引进和管理方面,中小企业必须要建立一套人才引进和管理体制,要重视对人才的招聘和管理,充分借助高校的招聘会和双选会引进优秀的人才。在企业所在地的政府部门方面要针对人才落户等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为留住高素质人才纷纷出台一系列的人才引进及优惠政策,因此在政府方面也要持续积极地制定相关政策来为本地的发展引入高端人才。在企业内部,要优化员工的弹性管理方式,采取多元化针对员工能力的绩效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一定要加以重视。

6.5 加强企业文化与战略发展建设

企业一定要意识到研究和建设自身发展战略,规划企业品牌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在日常运行过程中要不断规划自身发展战略,企业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也是需要重视的。同时企业的文化建设无论是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企业和工作认同感,还是外部对于企业的印象来说都是必要的。因此要不断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执行能力,使得企业具有区分于同类型企业的特征。而对于企业的品牌建设来说,企业的领导人一定要在企业发展初期就有品牌建设的意识,将品牌理念不断融入企业的产品发展和服务之中去。

7 我国中小企业未来经济发展方向

7.1 “互联网+”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在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的当下,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要不断创新出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首先,移动化和数据化以及智能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要特色,“互联网+”也成了社会各个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在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中,互联网发展的道路也是不可或缺的。互联网助力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中小企业的经营以及生存管理的方式,在互联网的发展下,企业的经营内容将进一步扩大,“长尾”等从前只有小众市场的行业也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4]

7.2 科技型中小企业将成为主流

此外,在“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支持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将成为未来主要发展内容和趋势。在各省市的中小企业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逐步占据大比重。科技型中小企业将在创新战略下持续发挥活力,不断促进我国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持续发展,各地要在政策上支持创新型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未来在新兴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下,该领域的中小企业将会进一步扩大,对于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7.3 经济发展模式朝多元化方向迈进

中小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在网络经济、互联网和去中心化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有多元发展路径,如线上+线下、实体+虚拟、跨界+融合等多个经济发展模式。可以说在数字经济发展时代下,企业管理者逐渐具有了灵活的经济管理和发展思维,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的发展趋向都将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出新的多元化的经济发展路径。

8 结论

在新经济发展格局下,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文章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现状出发,对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给出了中小企业未来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方向,以期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融资人才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人才云
融资
融资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5月重要融资事件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