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独立自主: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2022-07-18 00:07蒋永穆,侯婉月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化精神

蒋永穆,侯婉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独立自主”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指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新时期,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分析把握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在逻辑,体会感悟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何以彰显独立自主精神,对夺取“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启示和意义。

一、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在逻辑坚持独立自主,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自己处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百年奋斗中得出的必然结论,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独立自主的理论逻辑包括两个层面。其一,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古语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独立自主精神历来备受中国人民推崇,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精神的血脉之中,为中华民族的绵延赓续提供不竭动力。正是由于坚持独立自主,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才能创造举世无双的中华文明。其二,独立自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要求各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结合本国具体国情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和水平,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提供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扎根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必然要坚持独立自主。

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历史逻辑包括两个层面。其一,从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境遇来看,缺乏独立自主的斗争精神,就不能根据革命的客观现实制定策略,进而导致革命运动的损失甚至失败;没有独立自主的核心竞争力,就无法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就要沦为资本主义强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其二,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凡是选择走这种发展道路的国家,不是遭遇失败,就是成为他国的附庸。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承担着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自然要坚持以史为鉴,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

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实践逻辑包括三个层面。其一,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归根结底是为了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捍卫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二,这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要求。探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充满艰难险阻的伟大事业,需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其三,这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和挑战的要求。工业革命以来,各地交往和联系越发密切,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深受国际复杂因素的影响。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考量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重要动因。

二、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何以彰显独立自主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回望百年奋斗历程,坚持独立自主、不断砥砺前行,始终是党最鲜明的精神品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中华民族“站起来”提供政治保证和根本条件。在这个时期,党带领人民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同帝国主义势力、封建主义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长达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党逐渐认识到独立自主掌握革命领导权、指挥权的重要性,总结出了一系列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最终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新纪元。历史证明,坚持独立自主、坚持敢于斗争,是党战胜强大敌人、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华民族“富起来”提供制度支撑和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们采取“封锁”政策,妄图将新生的红色政权扼杀在摇篮中。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势,党坚持以独立自主精神谋生存,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切实巩固了新生政权的稳定和安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坚持以独立自主精神谋发展,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促进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创造了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奇迹。历史证明,坚持独立自主、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为中华民族“强起来”提供方向指引和强劲动力。在这个时期,党带领人民统筹把握“两个大局”,以独立自主精神分析研判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发展形势,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力量对比正在进行深刻调整的重大论断,提出了诸多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观点和举措,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以此为指导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和挑战,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历史证明,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当前,我国发展步入新阶段,虽然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这要求我们继续坚持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进。

首先,要坚定四个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道路决定方向,方向决定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是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探索找到的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产物,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思想倾向,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在党的领导下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不断前进,并及时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理论成就和实践成就,以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精神引领时代发展,昂首阔步走好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其次,要把握战略主动,构建内外联动的高质量经济发展格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于经济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浪潮,形成了“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國家为转移经济压力,肆意挥舞制裁大棒,掀起了“逆全球化”的浪潮,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愈发盛行,加剧了原有发展模式的潜在风险。这要求我们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国内市场的规模优势,将经济发展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后,要坚持辩证思维,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坚持独立自主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实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辩证把握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统一,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一方面,要坚持以独立自主为发展的立足点,不断加深在高尖端科技领域的研发能力,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先机,切实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又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极融入全球治理与发展,加快构建更高质量和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切实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与竞争力。

作者简介:蒋永穆,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现代化精神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