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健康体适能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

2022-07-18 00:58陈增兴
高考·中 2022年2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中学生影响因素

摘 要:作为新生代少年,中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日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就以中学生健康体适能为切入点,分析影响其健康体适能的因素,以及促进策略,希望能助力广大中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因素;发展策略

体适能,即“身体适应能力”。在检测中学生体适能时,健康体适能是关键指标,主要检测学生是否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感到疲惫不堪,检测其是否具备充足精力,以及能否灵敏应对所有突发情况,这是中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体现。

一、中学生健康体适能分析

所谓的体适能,主要就是指身体适应能力,包含“健康体适能”和“运动体适能”两大类别。健康体适能可展现学生身体健康状态、精神健康状态,以及对外界的适应状态,和学生健康成长及健康发育间保有密切关系。经专业人士研究表明,健康体适能涉猎众多内容,包含肌肉、身体成分、柔韧性和心肺耐力等大部分。就现状来说,我国中学生健康体适能发展明显不足,这便愈加致使中学生缺少健康意识及体育锻炼,为其健康成长埋下了重大隐患[1]。尤其是对一些贫困山区的中学生而言,由于缺少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致使其健康体适能极低。

二、中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影响中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因素,本文在A市S中学选择了85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法、调查法、访谈法等,明确中学生健康体适能大况,为日后促进中学生提高健康体适能带来理论参考。

(一)研究对象

从A市S中学随机抽选了1000名学生为本次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学生心、肝、肾、肺等器官有无疾病,以及身体是否存在畸形、残缺等问题。在本次研究访谈调查环节,总共得到了858份有效答案。为此,在后续研究结果统计时,主要是依据这858份答案展开分析。在这858名研究对象中,有408名男生450名女生,407名13岁,451名14岁。

(二)研究结果

1.测量结果

在测量中,发现13岁男生的身高普遍在148厘米左右,体重普遍为39.37千克,肺活量平均为2190.2毫升,握力为24.6kg,立定跳远为170.3厘米。在S中学,13岁男生身高、体重及肺活量等基本调查要素,均和全国平均水准存在一定差异。

13岁女生平均身高普遍在147.58厘米,体重为40.2千克,胸围为73.26厘米,肺活量为1831毫升,握力为19.01千克,立定跳远为148.3厘米。13岁女生基本调查要素,同样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保持差异,且在握力和立定跳远等方面,与13岁男生存在显著差别。

相比13岁男生基本情况,14岁男生身高普遍在156.63厘米左右,体重为46.82千克,胸围平均在77.84厘米,肺活量均为2673毫升,握力为28.9千克,立定跳远为181.7厘米。

14岁女生身高平均在150.61厘米,体重平均在43.26kg,胸围平均在75.48厘米,肺活量均达到1951毫升,握力均在19.3千克左右,立定跳远均达到154.7厘米。

2.访谈调查结果

在访谈调查时,均向这些学生提问了“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习惯健康吗?是否会影响到你的健康标准”等问题。其中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健康,少数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由此可见,S中学的大多中学生并不具备强烈的健康意识,也未深刻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有关“吃早餐频率”的访谈调查,发现很多男生不喜欢吃早餐,只有少数男生能在一周内吃上三次左右的早餐,而其他人在一周内吃一次早餐,或者完全不吃早餐。相比男生的吃早餐习惯,所有女生都吃早餐。

有關“饮食习惯”的访谈调查,大部分男生表示自己非常喜欢吃肉食,很少有男生喜欢素食,饮食习惯相对均衡[2]。而女生则很少有人吃肉食,大多女生都以素食为主。

有关“睡眠习惯”的访谈调查,很多男生都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很少有人赖床贪睡,作息相对规律,而女生则有一部分人喜欢赖床,有早睡早起习惯的女生并不多,睡眠不规律。

有关“体育课强度”的访谈调查,大部分男生均表示自己在体育课堂上常常“挥汗如雨”,感到异常疲累,而多数女生则表示在体育课堂上并不会出汗,这主要是因为女生不喜欢体育课,更不喜欢体育运动,不经常参与篮球及排球等运动强度偏大的项目。

有关“课外体育锻炼”的访问调查,一大半男生都表示自己在课外时间会参加两次左右的体育锻炼活动,而女生则几乎没有人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通过上述结果,便可发现男生和女生在健康行为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但无论是男生,抑或者女生,都存在健康体适能偏低的现象。下面,就来分析与总结中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关键影响因素。

(三)中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因素

1.教育价值倾向

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束缚下,中学学校非常看重文化教育,更侧重传授理论内容,并不关注体育教学效果。如今,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虽然应试教育弊端有待解决,但教育价值倾向问题仍然存在,这便成为制约中学生健康体适能状况发展的一大要素。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普遍关注学生体育成绩,而忽视中学生健康体适能衡量标准,导致中学生智力发展与体能发展极其不均衡。

2.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改善中学生身体健康情况的一种途径。中学生身心发展迅速,适时调节饮食方案,可促进其智力和体能协调发展。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准有所提升,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一些家长并不具备健康生活常识,进而影响中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利于增强其健康体适能。经调查发现,很多中学生都存在挑食、厌食或者是暴饮暴食等问题,很少有人规律性吃早饭[3]。长时间下来,导致这一部分学生身体素质普遍降低,随之产生各种各样的身体疾病。

3.生活方式

缺少睡眠及体育锻炼力度不足,是目前中学生群体中常见的问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及方式,致使中学生健康体适能日渐下降。目前,很多中学生都由家长亲自接送,或者自行乘坐轻轨、公交车等,缩短了步行时间,导致其每日的活动量严重不足。同时,因学生升学负担大,毫无空余时间参加体育项目,运动锻炼严重不足,加上很多家长都为中学生报名了大量的补习班、特长班等,更是压缩了其运动时间[4]。另外,由于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诸多家长都为了生活而奔波,常常忽略孩子体适能状况。

4.体育教学

在中学生健康发展时,体育课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既能增强学生身体机能,还能助力学生提高运动意识,令其时刻保持优良的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然而,在现有的中学体育课程设置时,体育课程比例非常小,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运动时间,这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运动热情。此外,教师并未对体育课充分重视,体育课常常被其他主课教师占用,未曾有效释放体育课价值。除此之外,中学学校在体育课程教学方面的投入少之又少,缺乏运动设备及基础设施,难以为中学生提供优良的运动环境,并且在体育课中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进而影响其身体素质。

三、中学生健康体适能促进策略

面对中学生健康体适能偏低的问题,中学生体育教师要全方位了解学生健康体适能情况,制订精细化策略,以便加强中学生对健康的认知,促使其主动形成优良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和运动习惯,鼓励其在自身体能符合允许的状态下,提高体育运动强度,从而增强自身身体素养,提高健康体适能。

(一)展开健康教育

由于当代中学生缺少健康意识,所以在中学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时,应适当地配合健康教育,为学生讲解健康知识,以便增强其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生活习惯。例如,在S中学的体育教师进行健康教育之际,便通过应用“健康知识与营养膳食手册”等资料,引导其参照“营养膳食手册”和“健康饮食金字塔”等资料创建健康食谱,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与此同时,在生活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发挥多媒体优势,向学生讲清楚不良行为习惯会造成哪些负面影响,并用大屏幕展示flash动画科普短片,从而引起学生注意,尽早改变不良习惯。除此之外,有关教育人员还应与家长取得联系,制订计划并共同监督学生完成合理的膳食计划、饮水计划、睡眠计划、运动计划等,从而为提高其健康体适能而奠定坚实基础[5]。

(二)加强体育锻炼

为保障中学生健康体适能发展的针对性及有效性,体育教师在课前的几分钟之内,应组织学生参加“热身”项目,并结合学生兴趣,创新各种各样的热身项目。一般来说,可以应用到体育课堂上的热身活动种类极其丰富。下面,主要介绍两种简单的运动形式。如“纸牌有氧操”,指示学生把两个纸牌放置在自己的脚下,在完成有氧操练习之际,确保纸牌始终处于自己脚下的位置。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不停地创新动作,从而提高其心肺耐力。再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推土机”游戏,将两名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内,一个人扮演建筑师,另一个人则扮演推土机,推土机需要将所有圆锥体教具推倒,而建筑师就需要将这些教具全部扶正。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次数最多的一个小组,就是最终的获胜组了,会得到体育教师的“自由活动”奖励等。在这个游戏过程中,需要学生协同应用膝盖、手脚及肘部等部位,可以进一步提高其体育素养。

(三)优化体育锻炼体制和机制

构建体育锻炼促进机制,是保障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前提。在具体构建机制时,需要明确体育锻炼目标、方式及激励机制,并形成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合力效应,为中学生参加健康体适能训练活动带来根本保障。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创建完备的激励机制,以便能全面调动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动性。在设置体育锻炼活动时,要为每一项体育锻炼活动融入趣味性。最后,还要打造学校和家庭间的沟通机制,以便于家长和教师都能及时了解中学生在健康提示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结合具体情况,制订更可行的培养方案,为全面提高中学生健康体适能而保驾护航。值得注意的一点,学校还应鼓励家长带领中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以便能延伸学校体育教育。社区体育和休闲体育及快乐体育之间,具有一定联系,可有效培育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并为其日常生活注入新鲜元素,在强身健体之时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四)强化思想认识

为了保障青少年健康体适能水平逐步上升,学校、家庭、青少年及社会等多方主体都应加强自身的思想意识,充分认知健康体适能对青少年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以素质教育为背景,学校应关注青少年健康问题,在这一方面投入充足资金,为青少年营造优良的运动环境、体育学习环境等。同时,要注重协调智育教学和体育教学比例,避免文化课过度占用体育课,为青少年给予充足的运动时间,进一步增强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同时,加强教师专业素养,以确保所有教师都能应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做出指导,指导学生科学参加体育锻炼,在反复实践中提高体适能。值得注意的一点,要想强化青少年对健康体适能的认知,营造优良的校园氛围及社会氛围必不可少。只有引入先进教育理念,才能为青少年运动与发展提供平台,通过各种体育健康活动,吸引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实践中迸发运动潜力,改善身体素质。

(五)推动社区体育活动

以家庭体育为根本,坚持学校体育这一中心,适当推动社区体育。以社区体育活动,补充家庭体育和学校体育缺陷。社区体育与快乐体育、休闲体育间息息相关,以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为核心。教师获得家长支持,由家长带领青少年在特定社区范围内参加简易性体育活动,应用社区内简易体育器材和体育设施,通过多元活动形式锻炼身体,以及进行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社区体育,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青少年业余生活,令其在活动过程中缓解身心压力,增强生活品质,而且能在实际过程中,加强和他人的交流,形成优良的人际关系,这不止对提高青少年健康体适能有益,对促进社区未来繁荣发展也具有重大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中学生健康提升量的因素众多,如睡眠情况、饮食习惯及体育锻炼习惯等,均会影响其健康体适能。在本文分析后,指出中学学校应为学生展开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重视度,并注重强化体育锻炼,以及优化体育锻炼机制,督促中学生改正不健康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健康体适能,实现身心健康成长的愿景。

参考文献

[1]李文冰.健康体适能训练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4)(06):45-46.

[2]廖志强,陈志兰,黄声增.体育合作学习对初中生体适能培养的实验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蕉城中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4)(01):139-141.

[3]臧建民.初中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J].教育观察,2019,8(42):6-7.

[4]廖志强,陈志兰,吴艳,陈素华.合作学习提高初中生体适能[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4):232.

[5]廖志强,吴艳,陈志兰,黄声增.体育合作学习对初中生体适能培养的实验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蕉城中学为例[J].亚太教育,2019,(4)(10):125-126.

作者简介:陈增兴(1981— ),男,福建泉州人,泉州市北峰中学,中学一级。所获荣誉:2020-2021泉州市豐泽区优秀班主任。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中学生影响因素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