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调查与思考

2022-07-18 07:57方卫胜周叶君
皖西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政课线下思政

方卫胜,周叶君

(1.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2.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9)

自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以来,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倡议利用网络平台,确保“停课不停学”[1]。以此为契机,全国高校陆续启动在线教育教学活动。并且在课堂教学正常化之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全国深入推广。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下文简称“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大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常态。后疫情时代,思政课线上教学效果如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还存在哪些问题?为更加准确地调查了解思政课线上教学情况,发现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保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效果,我们进行了线上思政课教学情况调查研究。为确保调研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广泛性,我们于2020年10月份至11月份选取本专科院校各一所开展线上问卷调查,共5521名思政课上课学生参加调查,其中本科学生3461名,专科学生2060名,涵盖工、管、文、理、法等学科门类几乎所有专业。调查历时一个月,调查问卷内容全面,覆盖面广,广泛征集了上课学生对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意见与建议。通过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较好地了解了当前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基本情况

(一)混合式教学基本普及,线上教学形式多样

通过调查得知,思政课基本普遍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只是线上教学的形式和结合的方式有所不同。在线上教学软件的使用上,有91.16%思政课教师利用超星学习通进行线上辅助教学;有近30%的课程采用腾讯会议或腾讯课堂进行直播上课。此外,几乎所有的教师(97.26%)都建立了课程教学QQ群,利用QQ群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思政课线上教学的形式丰富多样,课前上传课件资料、课堂线上抢答互动、课后线上讨论作业成为主流,占比分别为88.23%、72.34%和68.56%;直播上课、录讲课视频和仅开展线上考勤的比例分别为2.27%、4.86%和6.07%(图1)。

图1 混合式教学方式统计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94.13%)认同线上线下相结合混合式教学的方式,而认为不需要线上教学的仅占5.87%。至于线上与线下如何结合的问题,40.67%的学生认为,可以采用以线上自主学习为主、线下课堂教学为辅的方式进行,课堂上老师仅需要开展研讨、答疑解惑;约60%的学生认为,教学活动仍应以线下课堂讲授为主,线上学习为辅。

(二)学生重视线上过程管理,作业完成情况理想

对线上教学与管理的方式,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应当严格线上教学的课堂管理,用线上互动丰富课堂教学。71.99%的学生认为签到考勤是线上教学管理的最好方式,互动、讨论等方式能够辅助加强课堂管理,且能丰富教学形式。对于签到考勤的频率,74%的学生认为每次课都应签到;近14.35%的同学认为仅每周或两周签到一次。线上教学的互动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很有必要,71.27%的同学选择“互动很有必要,会积极参与”,12.70%的同学选择“冲着平时分参与”,15.16%的同学“会偶尔参与”,认为没有意义不参与课堂互动的同学不到1%(图2)。

图2 学生对线上互动的看法统计

(三)思政课认可度高,学生听课情况良好

本次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和听课情况。对比专业课,26.94%的学生认为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思政课比专业课重要,68.37%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和专业课同等重要,3.97%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没有专业课重要。5521名学生中仅40人认为思政课可有可无,占比仅0.72%。88.79%的学生都表示很喜欢上思政课,其中57.61%的学生四门思政课都很喜欢,31.18%的学生喜欢部分课程。影响学生对思政课态度的因素除了课程本身的内容外,主要是老师上课是否生动吸引人。此次调查中超过95%的学生都认为思政课重要,说明大学生对思政课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这与很多思政课教师认为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思政课有所不同,也从侧面说明思政课听课情况不理想不能简单归因于学生的主观原因。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对待思政课,学习态度良好。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旷课的学生达到89.82%。其中29.15%的学生能一直专心听课,50.04%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认真听课,17.08的学生会有选择性地听课,几乎不听课的仅3.73%(图3)。51.74%的学生每天线上学习时长超过1小时,完全不进行线上学习的仅有18%。从一系列的调查结果分析,思政课课堂教学情况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差,大部分同学能认真上课,认真进行线上学习。

图3 混合式教学学生听课情况统计

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认为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线上作业很重要,应该布置,且绝大多数同学能认真完成线上作业。60.25%的同学能认真查找资料,高质量完成作业;38.37%的同学能基本按时完成作业;仅有0.8%的同学承认自己有拷贝搬运、敷衍了事的现象。

(四)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期望高,认为教学内容重于形式

调查显示,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期望较高,既希望思政课教师有较深的理论水平,能把理论讲得透彻,还希望教师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把课上好上活。在“你认为要上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应该怎么做?”这一多选题中,74.75%的同学认为思政课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多分析时事热点;72.16%的同学希望教师理论素养深厚,专业功底扎实,把理论讲透彻;77.01%的同学希望教师语言风趣幽默,内容生动有趣。选择上述三项的学生所占比例都超过了70%,而选择“声音高亢,富有激情与感染力”这一选项的学生仅占16.47%(图4)。与学生这一选择相呼应,在调查“提高思政课教学吸引力、实效性亟待采取何种措施?”时,83.39%的同学认为思政课应理论联系实际,多讲解现实案例,解答大家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77.59%的同学选择了“增强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分析,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社会”;56.85%的同学主张要增加辩论、讨论等课堂互动,让学生参与课程,自主阐述观点。综合以上选择可以看出,同学们希望思政课教师在上课时能多讲时事热点和社会现实案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现实性对学生吸引力要强于教学形式的花样翻新。

表1 学生对思政教师的要求统计表

二、当前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线上教学平台建设落后,混合式教学缺乏必备基础

部分教师或是对线上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或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线上教学平台的建设仅停留在上传课件的低级阶段。教学资源库、题库、作业库、活动库等或是完全没有,或是缺乏针对性和特色,线上平台无法满足混合式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学习需求。

(二)混合式教学缺乏一体化设计,存在线上线下雷同重复、混而不合现象

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内涵理解存在偏差,把线上教学平台仅用于辅助管理工具或课件分享,致使混合式教学变成了线上线下两张皮,没有很好地融合衔接。有些教师将教学课件提前上传到线上,要求学生提前预习,但是课堂讲述的内容与课前预习完全一致;还有部分教师采取上传讲课视频的方式。这些都只是简单地将线下课堂照样搬到线上,要求学生在线上把课堂教学的内容再学一遍。这种雷同重复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又打击了学生课堂听课和线上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线上学习完全靠自觉,学习效果不佳

思政课由于政治性、理论性、抽象性较强,学生在线上学习时难以长时间保持精神集中,难以保障学习效果。调查中62.35%的同学认为思政课线上学习效果难以保证,仍应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学生在问卷中提的意见与建议可以看出:学生虽然能认可线上教学,认为线上教学有管理方便、互动便捷、学习资源丰富等优点;但也普遍认为线上教学主要靠学生自觉,学习效果不如线下教学,认为线上教学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手段。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学生反映课程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很大,课堂上都难以吃透,希望教师上课的同时能录制音视频并上传到网络,以便学生课后复听复习。

此次调查显示,缺乏师生情感的交流是学生公认的线上教学一大障碍。线上学习过程中教师缺位,学生单独面对冰冷的屏幕,师生之间失去了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学习和育人效果都难以保障。此外,网络不稳定、流量有限、软件卡死等问题也影响了线上教学的效果。学生普遍认为,线上教学受外界主客观因素影响较大,主观能动性差和网络硬件条件不理想都导致学习效果难以保障。

三、提升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课程,学生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这就决定了思政课的混合式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教学改革创新[2]。

(一)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方式进行

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思政课线下教学效果要好于线上,线上只应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而不能以线上教学取代、冲击课堂教学。对于思政教师来说,在混合式教学背景下,线下课堂教学仍是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功能的主要方式,线上教学应成为强化课堂管理、丰富互动方式的手段之一;如何利用线上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才是做好混合式教学的关键所在。当代大学生对线上课堂管理和互动接受度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投票、抢答和指定回答问题等活动,使学生上课时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课后利用学习通等管理平台布置主题讨论和课后作业,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便捷多样的线上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对课堂听课的专注度与获得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二)合理设计混合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一是要重新设计教学内容,避免线上线下的重复。思政课教师应根据混合式教学的特点更新优化教学内容,避免线上与线下教学内容的重复。线上教学内容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活化,使之现实化、具体化、趣味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二是重新设计教学过程。应将线上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过程专门设计,合理安排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例如:线上案例线下剖析,线上设问线下解答,线上自学仅需识记的知识点线下讲解重点难点等等。通过内容的侧重和区分,过程的衔接结合,增强混合式教学的效果。

(三)纯线上教学应采取直播为主、辅以其他课堂管理平台的双平台模式

学者通常认为由于网络的不稳定性和安全问题,为保证学习效率,直播课不应该位于主导地位。但是,本次调查显示学生更喜欢直播的形式。学生普遍认为思政课线下教学效果要好于线上,而直播上课是最接近线下教学的方式,能看到教师,可以有声有色地进行师生互动。且大学生对网络应用比较熟悉,基本能自主解决网络和软件等方面的问题。调查显示这两所学校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思政课教师采用双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即使用QQ群、微信群等用于教学资源推送、课后讨论互动和消息通知,同时选取超星学习通等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式也是最为学生认可的。此外,纯线上思政课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时空的距离,教师难以了解和掌控学生的听课及学习情况。而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自控力,在听网课时容易走神、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线上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此时,教师除要求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通过线上考勤、主题讨论、互动、作业等了解并参与学生线上学习过程。因此,线上思政课应以直播上课为主,辅以课程管理平台进行管理和互动;考虑到思政课的学理性较强,还应将直播课录制分享给学生进行课后复听、复习。

(四)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介入

在线上教学全面引入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当下,实时了解线上教学效果,保障线上教学质量,是所有高校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与线下课堂教学一样,线上教学效果与学生在线上课堂的参与度有关,与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关[3]。与传统的线下课堂相比,线上教学面临的挑战更大,学生线上学习的反馈存在时空的阻隔和迟滞,教师没办法及时了解整个班级学习的状况,也难以做到与学生实时互动。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多花时间,增加线上教学的参与,积极介入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思政课授课教师要经常通过学习通、微信群、QQ群等平台,借助提问、讨论、游戏等形式,与学生适时互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激发培养学生对思政课理论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逐步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及时关注分析社会热点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时事、社会热点联系紧密。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青年学生头脑活跃、精力充沛,能便捷地使用电脑、手机等工具搜集各种网络资讯,了解社会热点。这些社会热点事件也是青年学生最感兴趣、最想要弄清来龙去脉的焦点问题。但是,囿于知识和阅历,学生对信息的分辨和分析能力不足。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将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引入线上线下教学,多理论联系实际,讲解现实案例,解答大家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从而提高线上思政课的吸引力、实效性。结合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理论知识的深化理解和内化感悟。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规模思政课线上教学虽是战“疫”时期的应急之举,但同样也推动了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创新[4]。“互联网+传统教学方式”的混合式教学既能拓展教学空间,又为学生普遍接受,应是思政课教学的发展方向。思政课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抓手,重塑教学内容,重构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方法,增强立德树人的效果。

猜你喜欢
政课线下思政
新媒体视域下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路径探析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设立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