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记叙性散文人物形象的把握

2022-07-18 06:11王林军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情节人物描写人物形象

王林军

摘 要 语文新课标指出可以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欣赏记叙性散文。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可以从情节、人物描写、他人评论等三个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把握记叙性散文的人物形象。文章以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为例进行了具体阐述。此外,一线教师读透文本非常重要,要提升自我的文本解读能力。

关键词 人物形象 记叙性散文 情节 人物描写

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从形象等角度欣赏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包括了记叙性散文。也就是说,可以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欣赏记叙性散文。

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往往是把人物形象的特点直接告诉给学生。那么,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给学生搭建思维支架,逐步引导学生把握记叙性散文的人物形象?每种角度又可以如何细分?基于以上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探索了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记叙性散文的人物形象。笔者现以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作为例子,具体阐述如何从三个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把握记叙性散文的人物形象。

情节是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生活事件。在记叙性散文中,作者可以通过生活事件来表现人物形象。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情节中,了解人物在各个情节中的表现,进而把握人物形象或者人物心理。

例如,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在阿长阻止小鲁迅拔草、翻石头、抓蜈蚣、抓斑蝥的情节中,可以读出阿长关心“我”的安全。在阿长逼“我”说喜庆的话与吃福橘的情节中,可以读出阿长是为了“我”一年的运气。在阿长教导“我”各种繁琐的规矩的情节中,可以读出阿长希望“我”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在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的情节中,可以读出阿长希望“我”提高对陌生人的警惕。在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的情节中,可以读出阿长对“我”的关心。

记叙性散文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人物描写。

1.从肖像描写入手,把握记叙性散文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肖像描写能够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其性格特征。

例如,在《故乡》中,作者对少年闰土的肖像描写是“圆脸”“戴着小毡帽”,“圆脸”正面写出了少年闰土的可爱。“戴着小毡帽”侧面烘托了少年闰土的可爱。而作者再见中年的闰土,却看见了“灰黄的脸”“深深的皱纹”“通红的眼睛”“破毡帽”“极薄的棉衣”“长烟管”“像是松树皮的手”。这些肖像描写,写出了中年闰土生活的艰难以及其对生活的迷惘,其形象与少年闰土的可爱形成了鲜明对比。

2.从语言描写入手,把握记叙性散文人物形象

记叙性散文的语言描写是对话和独白。对话和独白可以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

例如,在《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和作者说:“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听说”说明了母亲没有心情去看花,她也不确定北海的花都开了,她只是“听说”而已。母亲希望“我”去走走,感受春花的灿烂,春花的生机勃勃,感受生命的热烈和希望。后来,母亲又和“我”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这句的语言描写似乎和前面一樣,但实际上在细节上存在差别。“走走”变成了“看看”,还多了一个“吧”。母亲其实一直非常在意“我”的感受,她知道“我”失去双腿后对某类字眼非常敏感,怕我又联想到瘫痪的双腿,于是“走走”变成了“看看”。

3.从动作描写入手,把握记叙性散文人物形象

动作描写是描绘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动作描写角度入手,把握记叙性散文人物形象或者心理。

如在《秋天的怀念》中,在“我”拼命地暴打双腿的时候,母亲的反应是“扑”过来,“扑”写出了动作的迅疾,表现了母亲对作者的关心。在“我”又独自看着秋天的落叶时候,母亲悄无声息地“挡”在窗前。秋天是一个伤感的季节,母亲知道“我”多愁善感,怕我看到凋零的落叶想到自己的生命的凋零,怕“我”产生悲伤的联想。两个动作,塑造了母亲关心儿子、聪明体贴的形象。

4.从侧面描写入手,把握记叙性散文人物形象

侧面描写是指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在记叙性散文中,侧面描写常常表现为借助物象衬托,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

在《秋天的怀念》中,北海的菊花就是一个物象。作者借助北海的菊花含蓄地表现母亲。菊花与母亲存在相似点,菊花淡雅高洁,母亲也是淡雅高洁。菊花热烈深沉,母亲也是非常坚强乐观,并且对作者的爱也非常深沉。

5.从细节描写入手,把握记叙性散文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是细致地描绘典型情节。细节描写能表现人物细微复杂的感情。

例如,在《背影》中,作者详细地描写了父亲动作的蹒跚,两手攀着月台的艰难,两脚向上缩的笨拙。其实,父亲在这过程中,肯定有很多的动作,可是作者却偏偏选择了最为艰难的动作“攀”。通过这样的细节,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而父亲对儿子的这种关爱又是无言的,父亲不习惯用言语表达出来。而“我”看在眼里,表现上无动于衷,实际上内心翻起了波澜,“我”也逐渐理解了父亲。

综上所述,记叙性散文经常通过各种各样的描写去塑造人物形象。反过来,在教学中,教师不必直接告诉学生人物的形象。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其中的人物描写,慢慢感受作品的人物形象,培养其审美核心素养。

在记叙性散文中人,与人之间的谈论,常常带有对他人的评价。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把握记叙性散文的人物形象。

例如,在《故乡》中,在描述“草灰藏碗碟”的事件后,作者直接出来评论,作者认为小英雄的形象逐渐模糊起来,感到十分悲哀。在作者的评价中,读者可以感受闰土的改变,从少年的可爱勇敢、生气勃勃变成了贫困潦倒、麻木迷惘。作者甚至怀疑,碗碟就是闰土藏起来的,因为杨二嫂根本没有在草灰中藏碗碟的必要。因此,作者觉得闰土堕落了,觉得闰土的英雄形象逐渐模糊,为闰土的堕落而感到十分悲哀。

综上所述,从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可以协助学生把握记叙性散文的人物形象。但要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次要人物的评论未必准确,需要学生结合文本去求证。

从三个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把握记叙性散文的人物形象。具体包括:从情节角度入手,把握记叙性散文人物形象;从人物描写角度入手,把握记叙性散文人物形象;从他人评论角度入手,把握记叙性散文人物形象。初中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还有限,让学生直接把握人物形象,确实存在难度。通过搭建思维支架,引导学生从以上三个角度入手去把握人物形象,能够降低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的难度。

当然,要想引导学生把握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文本解读的能力,首先自己要把握人物形象,进而引导学生品味人物形象。诚然,笔者所列举的三个角度并不代表全部,一线教师可以从教学实践出发,总结出从其它角度入手,帮助学生把握记叙性散文的人物形象。

[作者通联:甘肃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中学]

猜你喜欢
情节人物描写人物形象
叙事也要人物描写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向《少年闰土》学习人物描写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小学生人物描写素材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多次贩毒能否认定为“情节严重”
从福斯特的小说理论看《霍华德庄园》情节的现代手法
论红色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