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的有效实施

2022-07-19 09:35洪波
高考·中 2022年3期
关键词:集体备课高中化学新课程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逐渐成为高中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为了真正满足现代化社会高中生日益增长的精神与学习方面的需求,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高中化学教学的模式,完善化学教学的内容,以此实现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有效提升。并且,高中化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不断强化备课的强度,发挥集体备课的功效与优势,最大限度实现化学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统一化学教学的整体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集体备课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和丰富课程的过程,即再创造的过程。为了真正满足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教师必须要慎重思考,并重新认识备课这一关键的教学环节。为了真正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在高中化学备课中,实现了从单一的教师独立备课模式转变为了集体备课的方式,以此发挥团队的优势,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实现化学教师组内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备课组可以集体性地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在共同交流和探讨中思考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化学教学技能的提升与素养的增强。可以说,集体备课是高中化学新课标背景下最具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模式,对于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强的价值与意义。但是,现阶段集体备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本文从集体备课的内容、常见误区与优势入手,分析了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的现状,并总结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的策略。

一、集体备课的内涵

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集体备课是教师有序备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在讲解新的化学知识之前,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集体研究讨论课前准备、教学内容与环节设计等内容的过程,其目标就在于实现化学教学的优化,最大限度提升化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1]。本文认为,高中化学集体备课模式的基本流程是:教师独立备课—主要备课人说课—备课组集体探讨研课—主要备课人根据意见修订之后备课组共享资源—教师个人根据班级内部的学习情况微调教案—教授新课。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集体备课,不仅能够让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化学教学的内容,还能够使教师更加透彻地了解学情,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更具实效的化学教学活动,防止不准备选修化学的学生过早地分化而远离化学课程[2]。并且,最大限度增强学生的学科意识,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提升高中生的科学精神与能力。

二、集体备课常见的误区与优势

(一)集体备课的常见误区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强调学生学习模式的改变,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创建[3]。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群体也应该不断加强沟通与交流,打造共同研讨的氛围。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交流的重要渠道,能够最大限度强化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真正做到取长补短,实现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基础上,单纯地依靠教师个体的能力与经验所获得教学成果非常有限,所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遇到教学问题难以解决。正因为如此,集体备课的模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学校教研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尽管如此,很多化学教师对于集体备课的认识还是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集体备课就是汇总教案

有些化学教师认为,集体备课就是将化学课程当中所有章节的备课任务分给不同的教师,分工到个人,每个教师负责撰写不同部分的教案,最后,将所有的教案进行整理和汇总,再交给化学备课组的组长负责整理成册。这种分工到个人的备课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备课的效率和效果,减轻了化学教师集体商讨的负担,但是,并不是我们所倡导的集体备课。

2.集体备课就是整合资料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单纯地依靠教材上的资源是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部分高中化学备课组为了真正提高集体备课的速度与效率,会在备课组组长的带领下,搜集网络中的化学教学资源,以此弥补化学教材在教学素材方面的局限性[4]。最为常见的做法就是教师在教育网站中下载与教材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案例,经过筛选之后,形成集体备课的成果。这样的备课方式虽然能够实现教学资源与内容的丰富,却从根本上忽视了教学实际,并未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学习状况为基础,对于学生化学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来说,毫无益处。

(二)集体备课的优势

集体备课模式最大的优势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1.集体备课有利于因材施教的落实

集体备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的构建。并且,集体备课能够让化学教师更加深刻且具体地理解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准确把握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更加具体且深入地分析学情,使化学教师能够站在全局的视角设计化学教学活动。

2.集体备课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集体备课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通过化学教师之间的协同工作与研究讨论,备课组的教师在教学理念、方法与课堂掌控方面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特别是教学经验相对缺乏的青年教师,在集体备课的环节,可以与经验相对丰富的化学教师交流与沟通,不断汲取教学方法与理念方面的智慧,收获专业方面的成长,并使自己融入成长过程当中,加速专业素养的发展和提升。

三、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有序推进,集体备课已经成为现阶段高中化学备课的主要方式之一。并且,集体备课在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中的开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存在着以下几种主要问题:

(一)集体备課活动过于形式化

首先,部分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并未开展实质性的内容与活动。这是因为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明确集体备课工作的计划与目标,导致备课未持续进行,备课活动存在着时间随意、内容随意等问题,甚至与化学教学实际相脱离,使集体备课成为了一副空架子,没有实效。

其次,集体备课的主题不够明确,使集体备课活动流于形式。很多教师在进行集体备课前,并未预设好备课的主题,导致备课活动没有重点和中心,话题不固定,无法聚焦在实际的教学问题当中,自然无法解决化学教学中的难题。

最后,集体备课的模式过于单一。大部分学校的集体备课都是传统的教学型,长此以往,化学教师很容易产生疲惫的心理。而且,很多教师认为集体备课的方式,难以发挥自身教学的个性与特色。这一心理反映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就会表现为,不发表意见或者发表消极的言论,这些问题的出现均不利于集体备课活动的进行。

(二)集体备课的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学校的高中化学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普遍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没有健全的集体备课的运行机制与相关的规定,导致集体备课的效果并不明显。通常情况下来说,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专门的集体备课的空间,安排集体备课的时间,为教师提供相对完备的物质方面的条件。但是,由于缺乏有效且完备的管理机制,导致集体备课活动中常常会有教师不遵守集体备课的要求与规定,将集体备课活动变成“闲聊大会”,这样一来,集体备课就失去了教师间互相学习和研讨的价值,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更是没有任何帮助。

(三)并未形成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

人的积极性通常由内外两个方面共同构成,外在激励是推力,内在激励是拉力,只有推力与拉力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够真正起到激励的效果。

如果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实施集体备课,却没有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的机制,就会造成对集体备课的忽视,这一现象在大多数学校中是非常普遍的。比如:在化学集体备课的过程当中,很多教师都是自由发挥,并没有校领导与相关部门的监督、点评,就更不要说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了。这样一来,集体备课就会流于形式。对于相对优秀的教学方案与计划没有设置相应的奖励措施,很多教师就会产生挫败感,认为这是无用功,没有任何意义。

即使部分学校制定了评价激励的机制,但是,评价的标准不够全面,比如:只重视最后的考试成果,不关注在集体备课环节化学教师的努力尝试,没有设置切实可行的奖励与惩罚的措施。这些现象的存在,均无法提高教师集体备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理念,使教师产生对集体备课的正确认识

要想真正实现高中化学集体备课效率的提升,就必须转变化学教师相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其集体备课就是走过场的片面想法。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先进教学理念的宣传与学习,只有让教师真正认识到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的化学教师单纯依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更新教学理念、建设专业学科等任务的。只有在集体备课环节,不同教师的思维与教学风格相互碰撞产生不一样的火花,才能够培养化学教师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并且,集体备课能够让教师总结和反思在化学教学当中的技能。

比如:在“钠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将钠放在煤油中?从这一问题就能够引出知识点“煤油可以隔绝空气,钠很容易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紧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小刀切开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好引导者和询问者的角色,让学生更好地观察钠的颜色、形态与特质,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明确化学集体备课的功能与定位

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只有明确集体备课的功能和定位,才能够发挥集体备课的实际功效与作用。

通常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确定。

第一,备学生。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化学教学应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所以说,在集体备课当中应该明确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对象,要将学生获得的发展与成长作为化学教学的目标。

第二,备教学方法。在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的环节中,青年教师可以借鉴并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驾驭化学课程的能力。而“老教师”也能够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一成不变没有新意,有没有需要改变的地方。这样一来,就能够实现新老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

第三,备教学内容。在化学集体备课的环节,通过有效的交流和探讨,能够加深教师对于化学内容的印象,更好地把握学生在化学学习当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从而使高中化学教学的效果最优化。

(三)创新集体备课的形式

传统的集体备课的模式是召集化学组的所有教师,由主要备课人明确备课的内容,然后进行分组讨论[5]。虽然不能否定这样的集体备课模式有一些效果,但是,也应该认识到,这样的备课方式会使大部分教师产生厌烦的情绪,导致化学集体备课的效率较低。所以,为了真正调动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跟随新课标的变化灵活地转变集体备课的模式。

比如:指定化学组的任意一名教师完成一节常态课,之后,化学组的所有教师针对这堂课的教学方法、效果等进行评价,取长补短,总结提高。甚至,可以让学生也参与到集体备课的活动中来,这是对学生意见最大的重视,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与策略。

(四)完善评价的激励机制

激励是有效的动力,能够使集体备课发挥功效。并且完善的评价激励模式是保障集体备课有序进行的物质基础。所以,必须制定督促集体备课和评比的细则,明确有效的奖惩措施,从而通过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引发教师的重视,使化学教师真正感受到参与集体备课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充分调动并激发化学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至关重要。为了真正提高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的效率和效果,必须要从现实情况出发,真正认识到集体备课的优势与弊端,结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改进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将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转化为集体的智慧,实现教研模式的创新,打造浓厚的合作与交流的集体备课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洪清娟.化学学科理解视域下的教材单元整体备课[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19,49-55.DOI:10.13884/j.1003-3807hxjy.2021010140.

[2]赖瑢,李厚金,林志强,庞冀燕,邵光,赵晓丹,朱可佳,陈六平.创新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提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J].大学化学,2020(35):7,8-12.

[3]陈新华.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三化学深度备课:以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单元复习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17-22.DOI:10.13884/j.1003-3807hxjy.2017090007.

[4]叶菁.对高中青年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我区青年化学教师专业基本能力考核分析[J].化学教育,2012(33):11,67-68.

[5]江旭峰,仰东英.有效研修活动组织的策划与路径选择:高中化学备课组研修活动组织与开展情况调查报告[J].化学教育,2009(30):6,31-33.

作者简介:洪波(1981— ),男,汉族,浙江杭州建德人,浙江省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中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学。

猜你喜欢
集体备课高中化学新课程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