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评价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2022-07-19 02:18◎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16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分层数学

◎李 瑛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南区小学,甘肃 庆阳 744500)

小学数学教师要通过有效评价来引导小学生,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不但要抓住时机及时评价,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还要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分层教学,使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与成长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基于有效评价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有效分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呢?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与大家交流

一、小学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班级学生共同发展

由于成长环境、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知识基础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之间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小学数学教师要正确对待这些差异,并通过分层教学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保证班级同学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首先,通过分层教学树立学生自信心面对一个班级层次不同的学生,要想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采用分层教学的策略,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改变现状事实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果教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视而不见,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或手段,不但会打击一些学生的积极性,还会影响整体学习的氛围与教学质量,制约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反之,如果教师能及时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感受,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分层教学,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与成绩的提升

其次,关注学生自身,发挥分层的作用笔者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进行分层教学的根据是班级排名情况虽然在“双减”政策下,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坦然面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避免根据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但是很多教师对于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的了解还是依据成绩,所谓的分层也只是依据成绩排名,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分层作用不大,优等生吃不饱,差等生吃不好,难以真正帮助后进生或者学习困难的学生进步与发展鉴于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还要实实在在地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分层,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彻底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推动班级学生共同发展,升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二)保障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学最大的失败就是把学生装在一个模子里,形成千篇一律的样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无论是评价还是分层教学,都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遵循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成长规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个性,才能找到开启他们学习兴趣、发掘他们潜能的那把钥匙事实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思维灵活度及理解能力的差异,学生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往往是不同的,再加上学生对各个学科的兴趣不同,会导致他们在学习中出现截然不同的表现与成绩教师只有结合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指点、引导,才能让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探究意识的形成,使学生热爱学习、快乐学习,进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三)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传统一刀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再好,内容再精炼、重要,能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的永远只是一部分学生,另一部分学生总是在似懂非懂中糊里糊涂地学习,久而久之导致学习困难,给有效学习造成障碍,整个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而在有效评价学生、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能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每天进步一点点,使课堂整体教学形成良性的上升趋势

比如,在分层教学中,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相应的课后作业,使他们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有全面了解与掌握,使学生逐步得到提升,提高其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对于思路灵活、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在分层教学中要有拓展性,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入手,采用一些教学技巧或者辅助手段,提升的学生数学素养如此,不但保护了学生个性,实现了有效教学,而且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以及身心健康发展都是有利的,能实现小学数学发展式教学目的,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与要求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化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能力欠缺

在“双减”政策下,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承担着一定的教学压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首先,有些小学数学教师,自从走上讲台就丧失了学习意识,没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教学中一直吃老本,专业知识得不到更新;在教学中一直秉持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缺少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显然,这种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学生学习的需求,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式学习需要,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不高

其次,笔者在观察中发现,有些小学数学教师的职业素养不高实际教学中,考验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是对待学生的态度,如关注学生,耐心指导学生等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耐心不够,在课堂上采用统一模式照本宣科,把一个班的学生当成一个学生教,不注重学生个性,以班级优等生的成绩、学习能力来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这不但会影响后进生的学习与发展,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排斥数学学习,影响学生长远的数学学习与发展,制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足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更多的潜力,但是从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教师还是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自觉地陷入灌输、填充式的讲解,留给学生思考、质疑、提升的时间非常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数学兴趣的发现与培养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没有时间关注学生,无法对学生进行具体化、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同时学生的学习方法无法优化,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导致班级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影响了数学整体教学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给学生灌输知识,不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学习问题,给学生成长造成障碍,也使素质教育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

(三)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分层意识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会因为学习能力、知识经验与基础、兴趣与习惯等的不同,出现大大小小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课堂上是正常现象,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内容设计,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就会弱化这种差异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同时还能保护学生的个性,提高他们个性化学习的能力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照顾学生间的差异,还是采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方法,缺乏分层教学的意识,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学情不同进行分层,这是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是全新的、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既能增强课堂的相融性,让学生有效地融入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也能发挥学生个性,帮助学生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个别教师缺少分层意识,不但学生的个性被抑制,潜力也得不到挖掘与发展,小学数学教学陷入低效化的状态,难以改变

三、小学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分层

学生个体长期的发展和习惯的养成,在不知不觉间就会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能力的高低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反应速度、完成度、理解程度、习惯、兴趣等为了分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

首先,教师要结合自己的观察,根据学生平时在学习中的能力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找到更加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断得到提升与成长,还能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产生情感连接,也能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课堂有效教学创造条件

其次,教师要结合课堂的有效评价,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的学习层次教师是学生的指路明灯,不但要在课堂上根据学生能力进行不同的评价和指导,还要在课下做学生的朋友,对于不同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给他们开“小灶”,并采用“秘密”式的评价,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意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建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小学生年龄虽小,但是他们内心非常敏感,教师在结合能力进行分层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使分层在不知不觉间进行,不要让学生觉得自己被“分层”了,要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实现分层教学,发挥分层教学的作用,提升学生成绩,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

(二)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不但要合理评价学生,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分层,实施更有效的教学,还要注意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层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先让学生巩固基础,提升基本学习能力;对于平行生来说,教师可以加强基础与理论知识的练习与巩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学习,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对于学习能力强、成绩好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学生能力的提升,给他们安排一些有拓展性的内容,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在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比如,在进行《小数加、减法》教学时,教师给学习困难的学生安排一些基础性的加减法练习,让学生通过学习、训练,加深认识小数加法与减法的基本方法;而对于优等生,教师要鼓励他们结合课堂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总结学习方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在合理评价中落实分层

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既是学生学习的方向,也是学生认识自我的根据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对学生的评价,灵活、自然地完成分层,让学生真正认识并接受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在学习中更加努力,缩小与同学间的差距

比如,在《分数的基本认识》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时,只能回答一些基础性的,如什么是分数,怎么读写分数等,教师评价时就要鼓励学生在扎实、巩固基础的同时,再尝试应用、拓展,给学生布置的课堂练习也就自然地倾向于基础知识巩固

四、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有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对新时代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有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课堂评价、学生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内容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既能实现有针对性的、目标明确的教学,又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改变小学数学教学低效化的状态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分层数学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