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无人直升机机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构建

2022-07-19 05:59张耀丹
无人机 2022年5期
关键词:指挥员胜任机组

张耀丹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本文介绍四种目前广泛应用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构建方法。经评估后,本文采用工作分析法划分某型无人直升机机组的岗位职责,再以机组飞行指挥员岗位为例,分析该岗位在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根据分析结果构建飞行指挥员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同时为其他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构建提供思路。

目前,某型无人直升机机组的岗位胜任能力特征与训练内容仅包含无人直升机运行程序类知识,岗位胜任能力特征要素单一,不能全部覆盖机组人员必须具备的主要素质,无法满足机组人员选拔与持续发展要求。在机组岗位胜任能力特征要素中,除运行知识外,行业法规、心理素质与认知能力也非常重要,甚至成为直接影响无人直升机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

为保证无人直升机安全运行,本文对某型无人直升机机组各岗位在不同工作阶段所须的岗位胜任能力特征进行分析,建立机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从而为机组有针对性、有依据地选拔、评估与培养各类岗位人员提供支撑。

岗位胜任能力模型介绍

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是指,按照工作岗位要求,某岗位人员能够顺利完成本职工作所必备的个人特征结构,包含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专业知识、职业素养、技能、认知能力等诸多要素。岗位胜任能力模型能够对人员承担某项工作所须的胜任特征及胜任特征组合结构进行明确说明,同时也是一种测评人员从外显到内隐特征的重要尺度和依据,为人力资源部门合理规划与配置工作岗位提供科学性前提。

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构建方法

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构建方法主要包括行为事件访谈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工作分析法。每个方法的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行为事件访谈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是回顾式调查方法,通过收集参与者亲身经历、有较深感悟和印象的几项工作(包括成功和失败工作),找到影响工作绩效的细节行为,然后对这些行为进行分析,对比绩优者和绩效一般者的行为,得到岗位胜任特征。行为事件访谈法虽然信效度比较高,但是访谈过程中的内容、进度控制以及访谈后期的信息处理,都要求研究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专家访谈法

专家访谈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了解研究领域的关键信息,快速构建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根据不同访谈对象,该方法选用不同的专家,例如拥有丰富经验的一线从业人员、直接管理者、对目标岗位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和学者。相对于行为事件访谈法,专家访谈法省时省力,但专家访谈法容易受样本量和信效度的影响,所以专家访谈法经常与其他研究方法配合使用。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指测评人员预先设计好问卷,并将纸质问卷发放给参与者,收集参与者意见和感受的一种调查方法。问卷制作人员须要通过文献查阅、工作分析、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访谈等途径,收集或研究与目标有关的关键信息,形成关键行为域,再根据关键行为编制、发放和回收问卷,分析调查结果。因此,问卷编制和设计过程较为复杂,该方法对问卷编制和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

工作分析法

工作分析法又称岗位分析法,通过系统地收集与目标工作有关的信息,确定目标岗位的工作需求。工作分析法重点关注岗位对人的需求,而不是人员本身,但是可依据工作分析获得岗位的任务、责任、义务和工作环境等信息。用人单位利用工作分析法,提取岗位职责,根据岗位职责确定岗位需求,进而根据岗位需求确定胜任特征。

构建机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流程

综合考虑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及信效度等因素后,本文选用工作分析法,列出无人直升机机组各岗位的相关指标和具体描述,例如主要任务、专业知识、技能、心理素质与认知能力等要素,初步构建无人直升机机组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后续再结合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其他探究方法,进一步修改和更新模型。

在构建模型之前,本文首先阐述无人直升机飞行操控的特点。无人直升机系统的飞行和任务控制须要一个团队共同协作完成,各岗位操控员应熟练掌握本职岗位的操控技能,同时与团队中的其他人员进行紧密沟通与协作。因此,无人直升机飞行机组中的所有人员须具备更强的团队协作和协同决策能力,不仅要掌握装备知识,而且要掌握更高的操控技能。

根据无人直升机的操控特点,本文以某型无人直升机机组的飞行指挥员岗位为例,采用工作分析法构建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模型构建分四个步骤。

岗位划分与职责

本文结合某型无人直升机机组的岗位划分,对各岗位的主要职责进行描述。表1为机组岗位划分与职责描述。

表1 机组岗位划分与职责描述。

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本文以飞行指挥员岗位为例,分析该岗位在各个飞行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图1为飞行指挥员岗位在各个飞行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

图1 飞行指挥员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图。

岗位胜任能力特征总结

本节对飞行指挥员在各飞行阶段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得出飞行指挥员岗位的胜任能力特征,再对各项特征进行提炼、归类,形成初步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本文将飞行指挥员的岗位胜任能力特征分为如下四个维度。图2为飞行指挥员岗位胜任能力模型。

图2 飞行指挥员岗位胜任能力模型。

显性胜任能力特征主要由知识、技能等要素构成。

(1)知识

知识是指飞行指挥员指挥日常飞行和处置空中特情所须的专业信息,如运行法规、起降场地使用限制条件、气象、空域使用条件、飞行计划、运行数据、运行程序、应急情况判断与处置依据。

(2)技能

技能是指飞行指挥员指挥无人直升机飞行的能力,如情景意识、指挥决策、沟通、团队合作等能力。

隐性胜任能力特征主要由社会角色、自我认知、个人特质和动机等要素构成。作为的内层因素,隐性特征包含的各种要素可归纳为心理素质和认知能力。

(3)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客观事物在人员头脑中的特殊反映。在指挥无人直升机飞行时,心理素质能调节或控制飞行指挥员的工作,让飞行指挥员及时调整不良情绪,保持心平气和、镇定自若。

(4)认知能力

认知是指个体基于获取的信息,进一步学习、研究、理解、概括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包括个体空间感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判断力等综合要素。

修改与完善

岗位胜任能力初步模型形成后,用人单位后续可结合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其他探究方法对工作分析方法构建的机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进行总结、分析和讨论,并进一步修改和更新,在实际操作中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

结束语

机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有利于企业对机组各岗位人员的能力进行盘点,明晰能力储备与未来要求之间的差距,建立一套标杆参照体系,帮助企业管理者确定机组各岗位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维度与方向,为企业更加全面和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计划提供依据,保障无人直升机的运行安全。对机组人员而言,胜任能力模型为各岗位人员指明了努力方向,使岗位人员明白自身从事的工作以及承担岗位工作应具备的条件,结合岗位需求查找自身差距,有计划、有目标地学习与成长,提高个人能力,促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

猜你喜欢
指挥员胜任机组
关于间接蒸发冷机组在数据中心中应用的节能分析
考虑故障相关性的风电机组维修策略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田湾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川航备降机组获“英雄机组”称号,机长刘传健被授英雄机长
火场秩序混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贵州: 干好“指挥员” 做优“作战员”
指挥员
胜任力模型的“过度现代化”误区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