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2022-07-20 14:15李春苑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实践高效课堂高中数学

李春苑

【摘要】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明确核心素养培养的内涵,充分认识到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重要意义,并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实施有效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教师要及时更新数学教学理念,注重创新教学模式,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应用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实践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性教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高中数学教学对于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核心素养理念组织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已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广泛认可.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还是固守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致使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不高,影响了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以学生为中心、改革课堂教学、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仍然是目前高中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师要明确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内涵,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完善与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动力.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理念在新课改背景下已成为教育教学的关键词,教师对其非常重视,都致力于以核心素养理念培养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核心素养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数学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等,增强其为社会服务的技能,在生活中能够还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并通过综合能力的提升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促进其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从而成为德才兼备的对国家与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设计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以生本教育理念促进数学课堂教学向着科学性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传统以应试为导向的数学教学模式,把学生从被动听讲、机械学习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进行师生角色的转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落实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真正构建生本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促进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更新

随着新课改精神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与细节,高中数学的改革进程大大加快.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数学教学优化了数学教学过程,但是由于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存在,数学教学只是致力于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重理论讲解,缺乏实践训练,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忽视了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情感态度、意志品质、合作能力等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学生在教学中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接受题海训练,失去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甚至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这种急功近利的数学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高考,也会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新课改教学理念为教师的观念更新及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思想动力与路径,构建高效数学教学课堂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也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立足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眼,以数学课堂教学为载体,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数学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要使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掌握将其内化为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教师的数学教学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培养这个中心,促使学生向着更高的素质目标发展,明确教学目标,以突出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强化数学教学互动网络体系的构建,在理论探索的同时,注重实践性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不仅验证数学原理,还在实践中养成善于发现、精于思考的习惯.

三、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理念滞后

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离不开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而目前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影响了数学改革与创新的进程.部分教师认为数学知识的教学就应该是由教师告知学生相关数学原理,让学生在教师的讲授中接受知识,从而改变原有认知结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所采取的教学就是单一的讲解与灌输,学生只是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很难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就不能主动动腦思考.这里教师所采取的教学属于“填鸭式”教学,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教师没有让学生发挥个性化学习能力,也没有认识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获取不应依靠教师的讲解,而应通过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和探究,这样他们才能发现知识的逻辑关系,掌握知识中的规律.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采取直观的教学形式,从学生的形象思维认知特点出发,使学生逐渐进入抽象的理论思维阶段,从而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这与教师头脑中存在的应试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只要把知识点讲清楚、说明白,学生认真听讲,再进行相关的强化练习,就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就达到了数学教学的目标.实际上,在这种应试观念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不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学习能力很难得到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数学教学模式落后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随着数学课程的不断推进,知识难度也逐渐提高,有的学生因为不能掌握数学学习方法而感到数学十分难学,还有的学生在分析数学题目时不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这些问题的发生都与教师教学模式的落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部分教师的教学多是针对某一题目进行讲解,其主要目标是想通过题目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要领,通过做题让学生了解相关数学原理.而在教师示范性讲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动状态,不能有效参与到听讲与理解当中.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做大量数学题目,企图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及规律,从而在考试中顺利地解决此类问题,取得理想的成绩.然而,这种灌输式的僵化教学模式不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学生长期处于枯燥乏味的做题状态当中,不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长期的解题训练中,部分学生做题的正确率不是很高,这也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信心的建立.此外,教师在课堂及课外作业的设计上总是以书面为主,使数学作业训练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很难得到快乐与成功的体验,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三)不注重有效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展

新课改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而部分教师不注重结合高中学生特点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一是教师不注重与生活相联系,引领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实践探究的平台和机会.学生只在课堂上接受理论层面的知识,缺乏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机会,因而不能学以致用,所掌握的知识只处于理论层面,影响了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注重探究活动的开展,不能适时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没有认识到合作探究的重要性,故学生不能通过合作探究进行知识与方法的分享,不能在合作中接受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不能开拓视野,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三是学生不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相关问题,缺乏问题意识,也就很难产生探究问题的动力.

四、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更新数学教学理念

教师要吃透新课改精神,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真正认识到传统教学对于学生能力培养所造成的障碍,以学生的主体活动贯串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改变传统教学中灌输教学的理念与做法,从思想认识到教学理念,从教学方法到教学程序,在每个教学环节都将新课改精神落到实处,落到深处,落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上.例如,在学习“直线的方程”时,如果教师按传统的观念组织教学,必然出现满堂讲解的局面,学生没有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时间,学习效果不理想.而在新课改生本理念指导下的本课教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在预习环节自主学习本节内容,可以按照教师提供的预习任务单进行自主学习,在遇到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线上互动、同伴相互探讨及向教师请教等有效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学生把在预习中始终没有弄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同伴面对面地进行探究,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促进知识的建构.

(二)注重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需要反思传统教学模式下灌输式教学的弊端,及其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造成的影响,并且借鉴与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通过情境教学及实践训练等多元化数学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其数学思维的創新.

如学习高中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课时,教师可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促使学生进入情境当中,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教师可结合学生熟悉的商场抽奖情境促使学生思考:为了庆祝开业一周年,某商场开展了抽奖活动,不透明的箱中有300个彩蛋,其中100个彩蛋标有奇数,200个彩蛋标有偶数,顾客从箱内抽取2个彩蛋,当抽出一个奇数彩蛋与一个偶数彩蛋时,就中奖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抽奖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在实验中思考,既掌握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又有效达成了数学教学的目标.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不能固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要通过情境的创设、与生活的结合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互动合作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非常流行且广受教师认可的教学模式,它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视.高效数学课堂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充分自主思考,注重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讨论探究中集思广益,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学习“三视图”这部分内容的相关知识点时,就适合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展示各种各样的几何体图形,让小组结合几何体图形进行探究,学生在小组中边观察、边讨论,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几何体三视图的画法.之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逐渐建立立体空间概念,加深对几何体的理解,达到相互交流、借鉴与思考的最佳状态.

互动合作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故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促进数学课堂的高效运行.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必须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摒弃灌输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在教学“函数的单调性”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预习,在课堂教学时,结合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察某地一天当中的温差变化,加深学生的直观体验,再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函数知识,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相关的教学环节,放手让学生探究,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五)应用多元化评价

高中数学评价是促进高中数学教学不断改革与创新的重要途径.评价要体现多元化,使教师与学生在多元化评价体系中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估,并不断结合评价找出自身的优点与缺点,更好地优化与完善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学过程的完善与优化.教师要摒弃只靠成绩评价学生的思想,使评价的指向切合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评价主体多元化,从而促进评价效果的提高.

五、结 语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将素养培养渗透于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都产生对知识的体验,在体验中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学会通过数学思想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思想,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媛,柴晓玲,沈世金,等.“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视角下利用多媒体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C].2018.

[2]于振洪.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7(27):129.

[3]黄翠珍.聚焦核心素养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7(12):80.

[4]王海燕.深刻理解习题结构,跟进变式拓展追问:以圆为背景的综合题改编例说[J].中学数学,2017(2):44-45.

[5]龙清花,刘丽娟,赵成秀,等.中学数学开放题的教学实践探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

猜你喜欢
实践高效课堂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