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住在月亮上的少年

2022-07-20 09:15行之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2年28期
关键词:伤心事侠气豪气

行之

按常理来说,诗人少年时多写“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则写“客舟中,断雁叫西风”;老年又变成“僧庐下,听雨到天明”。但李白是个例外,他的诗只有少年气。

李白写《将进酒》时已35岁,但随便摘几句都能读出一股极其充沛的元气,堪称天赋淋漓。

李白也曾渴求功名,但不屑走科举之路,自信能破格而出,一鸣惊人,于是选择“干谒”之途,也就是奔走于皇亲国戚间,以诗文毛遂自荐,企图遇到伯乐带他登上天子堂,大展宏图。直到42岁,他终于奉召进京,兴奋地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按说这时李白应该沉稳圆融了,但写出来的诗还是狂气侧漏,不减当年。

而这个年龄段的其他诗人,白居易写的是“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王维写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杜甫写的是“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明显感觉到是中老年人的语气。

有人說杜甫的诗之所以暮气沉沉,是因为伤心事多。其实李白的伤心事一点也不少。

很多人读“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以为李白肯定富得流油、风光得要命,却不知他也有落魄的时候。他有个朋友不幸去世,没人管丧事,他想安葬朋友,但一文钱都没有,只能靠乞讨给朋友买棺材。

在朝堂上,李白也风光过,但始终没个正式官职。他狂傲不羁,皇帝的容忍十分有限,最终赐金放还。但这些挫折并没有磨损李白的少年气,他仍狂得上天入地。

李白非常爱惜自己的剑客身份,将此视为一种荣耀。他流传下来的诗一共九百多首,其中“剑”作为意象出现了107次,分布在106首中。

写《白马篇》“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时,李白31岁,像一个少年在豪迈抒情,这个少年还总喜欢耍剑。

安史之乱后,李白被流放夜郎。公元759年,李白西行至巫山时得到赦免的消息,立刻赶往湖北荆州。路上,他忍不住作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何其飘逸灵动,就像一个小伙要赶去会初恋女友。这时李白已58岁,但在他的诗里完全感觉不到苍老,读出的永远是一股扑面而来的少年气。他活了61岁,却好像永远18岁。这样的天赋,已不能仅用才华来衡量。当你觉得自己老了,就去读读李白,洗去一身暮气,召回豪气、侠气、书生意气,横刀立马,诗酒天涯。

(选自《百家讲坛》2019年第23期,有删改)

解读

当我们沉浸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好意境中时,当我们被“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而惊艳时,当我们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侠骨豪气而拍案叫绝时,殊不知,写出这些诗句的诗人曾经历过怎样的人生磨难。

《孟子》有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即便生活落魄,即便仕途不顺,即便流放夜郎,都不能消磨李白的一身豪气与侠气。正如歌中唱的那样:“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李白永远是那个最初的少年。

猜你喜欢
伤心事侠气豪气
侠气与素心
侠气与素心
叉尾鮰应该怎么养?有饲料厂豪气“官宣”:跟我合作保你赚钱
侠气与素心
心愿
心愿
侠气与素心
“钦州大蚝”豪气崛起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求P图时脑子进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