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英雄致敬

2022-07-20 09:15马继红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2年28期
关键词:雷公长津湖战役

马继红

影片简介

《长津湖》这部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战役。1950年的冬天,长津湖地区遭遇了50年来不遇的严寒,白天平均气温达零下20多摄氏度。

面对艰苦的条件和悬殊的装备差距,志愿军凭借超乎寻常的战术谋略与惊人的毅力,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典回眸

《长津湖》用艺术手法再现了这场战役的残酷,将列车被炸的惨不忍睹,乱石阵上的隐忍,通信塔之战的激烈,新兴里战斗的悲壮,指导员梅生退伍后重返战场,老兵雷公壮烈牺牲,杨根思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等镜头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敢于战斗的英雄气概,塑造了将青春、热血与生命化作守护祖国的铜墙铁壁的志愿军战士们的英雄群像,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

一、经典台词

1.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

2.伤亡不值得夸耀,挺住就是一切。

3.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

4.希望下一代,能够生长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

二、经典镜头

1.“第六百七十七”

伍千里连长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这个小本子记录了他们这个连从第一个士兵到伍万里这个最新的士兵的名字。如果他们的名字画上框,就表明这个士兵已经牺牲了。在他们前往朝鲜的列车上,伍千里就在他的那个小本子上写下了他弟弟的名字,并写下他弟弟的序号——“第六百七十七”。

2.“就算只剩下一个人,也要继续拼”

当美军坦克冲上来时,杨根思(后被封为特等功臣、特级战斗英雄)大喊“谁有手榴弹”,却没有任何人回应他。杨根思一回头,发现所有人都已经倒下了。那一刻,他没有任何犹豫,抱着炸药包冲向了敌人,最终和敌人同归于尽。

3.冰雪铸成的生命屏障

美军在撤退途中,一个士兵发现前方有士兵埋伏,美军军官下车查看,发现不远处一个连的士兵全部被活活冻死,成为壮观的“冰雕连”。他们的生命以进攻的姿态永远定格在那一刻。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还睁大眼睛,保持高度警惕。

文题导入

在“内卷”“佛系”“躺平”等词流行的今天,观看一部爱国主义电影,不仅是一次振奋人心的文化体验,更是让我们的内心“燃起来”的重要载体。

请以“向英雄致敬”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佳作展示

致敬最可爱的人

万宜鑫

追忆7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我们应心怀感激,向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在观看《长津湖》时,我的视线渐渐模糊,眼里满含泪水。历史是最好的教材,电影是历史的缩影。“绝不屈服”,是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的原因;高傲的耸立,是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走向复兴的源泉。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震撼我的镜头:美军军官在撤退过程中,在皑皑白雪间发现了“敌人”,却一直没有枪炮声响起,走上前去,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保持着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在阵地上被冻成了冰雕。正如冻死的上海籍战士宋阿毛在一首诗中所表达的:“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冰雪冻住了战士们的躯体,却无法封存他们不朽的灵魂。我明白,这是因为军纪如山,是因为植根于心中对国家和民族的爱。

相比轰鸣的飞机坦克、激烈的战斗场面,影片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有这样一句话。被炸弹炸得血肉模糊的雷公,在牺牲时喃喃自语:“疼,疼死我了,别把我一个人丢到这里。”这是一个人在生命尽头发出的本能的声音,是一个人的求生欲。战士在牺牲前的那一刻喊疼,这才是真实的战场。他们是钢铁战士,也是血肉之躯。那一刻,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长津湖也曾绵延,冰峰也曾静水流深。有的人永远留在了这个寒冬,是为了让更多人迎来春天。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这群身披战甲的战士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要永远记住冰雪里那群最可爱的人。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不正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吗?

长津湖战役中的每一位战士都是凡人,但他们都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我渐渐明白,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只是在危险降临时,他们有勇气站出去,便成了英雄。而今山河已无恙,只盼长津湖畔万里阳光,与这温柔岁月共悠长。让我们致敬那些最可爱的人。

身在华夏,生逢其时,何其有幸。我将以英雄烈士为榜样,以尘雾之微补山海,以澄澈大爱谱青春赞歌!

【河南安阳市第七中学】

点评

小作者满怀深情地写出了自己对“冰雕连”和雷公临死前那句话的感受,体现了他对英雄的崇仰与敬重,主题突出,情感充沛。结尾以“澄澈大爱”暗扣在长津湖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们,使主题得到升华。

跟着伍万里上战场

韩雨轩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十分惨烈。看了《长津湖》这部影片,最让我动容的是参军时大我几岁的战士伍万里。

影片开头是伍千里带着大哥的骨灰坛回来,骨灰坛上贴着“伍百里”的名字。当他把大哥的骨灰坛放在父母面前时,一跪下便泪如雨下,伤心和愧疚从胸中涌出。可当伍万里看见骨灰坛后,他想的更多的是亲情。

伍万里在江上长大,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野小子,因为对哥哥的崇拜,他偷偷跟在伍千里后面参了军,我的心也跟着伍万里一起上了“战场”。镜头转到伍万里授枪前的场景,他在火车上负气要离开,一把推开车门,车门打开的一刹那,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被日出的光芒照亮的万里长城。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说不出一句话来。车厢内向外张望的七连战士和壮丽的祖国山河在我的眼前铺就一种震撼和责任。

伍万里被罚站到天亮,车门缝隙里透进的光亮照在他的脸上,也照进了我心中。那一刻,我明白了,万里长城寓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身为中国人,怎能容忍炮火落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一直呵护伍万里的雷公迟迟不给他子弹,不过是希望伍万里晚一点面对战场的残酷,而战友张小山的死亡则让伍万里瞬间成长。

為了成功护送电台,为了更多战友的安全,战士们只能忍着不动,哪怕看到战友被活活打死,哪怕子弹扫射到自己身上。当伍万里面对战友张小山的死以及看见自己满脸的血迹时,他终于直面战争的残酷,懂得了该如何守护战友。

《长津湖》里伍万里加入七连,面对战争,面对生死,正如同雷公所说,当他自己把蛋啄开,他就是翱翔的鹰。

跟着伍万里一路走来,我深深体会,默默沉淀。

伍万里从一个懵懂少年到一名援朝战士,把手里打水漂的石子换成扔向敌军的手榴弹,他经历的不仅仅是一场战争;一个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军人褪去稚气,穿上军装,担起时代的责任,我读懂的不仅仅是一种责任。

【河南安阳市第七中学】

点评

文中,小作者和电影中的伍万里一起参军、作战,从一身稚气的野小子蜕变成一名沉稳内敛的军人,最终,读懂了他身上的责任,悟出了成长的道理。

猜你喜欢
雷公长津湖战役
雷公与数学家
血战长津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The Review of The Battle at Lake Changjin 《长津湖》观后感
长津湖归来
冰雪长津湖 初醒冬与狮——《长津湖》推介
战役中的你
雷公奇遇记
雷公奇遇记之两面国
雷公奇遇记之方便国
备而不发,功不可没——评抗美援朝“第六次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