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筵席”是古代的坐具

2022-07-22 00:20
百科知识 2022年13期
关键词:筵席鼻祖婢女

古时候没有桌椅,古人多席地而坐。古人当然不会直接坐在冰冷的地上,他们会在地上铺一张“筵”,“筵”的面积大,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地毯。人们在坐的时候,会使用一种叫作“席”的坐垫。所以,“筵席”其实就是坐具。古人举行聚会的时候,会在大厅里先铺好“筵”和“席”等待宾主落座,等聚会结束后就会撤掉。

古代女孩子在及笄(年满15岁)之前,头上都要梳着两个“髻”,左右分开,对称而立,像个“丫”字,所以小女孩被称为“丫头”。唐代刘禹锡《寄赠小樊》诗云:“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丫头”在古代不但可以指小女孩,也可作為对小辈女子的亲热称呼。另外,古代婢女也经常梳丫髻,所以“丫头”又用以称呼婢女。

要解释“鼻祖”的来历,首先还得从“鼻”字说起。“鼻”的本字是“自”。在上古时代,“自”就是鼻子的意思。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自”的写法都很像人的鼻子的模样,那时候,“自”的读音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自,读若鼻。”应该说,“自”的本义就是鼻子,人们在说到自己的时候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因此“自”又有了“自己”的意思,成了第一人称代词。“自”的这个意思后来被广泛运用,结果反而不方便指它的本义—鼻子了。因此人们另外造了一个形声字:在“自”之下加了一个声符“畀”,形成了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分工,各指各的意思。因为“自”引申为“开始”的意思,所以“鼻”也继承了创始、开始的意思。《汉制考·说文》里有“今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意思是把第一个出生的儿子称为“鼻子”,用的就是“初始”的意思。因此,最早的祖先、创始人就被称为“鼻祖”。

猜你喜欢
筵席鼻祖婢女
婢女与羊
婢女与羊
俳优:我才是说唱界的鼻祖
晒黑是为了暗中保护你
佛教小故事
箕形砚『鼻祖』是谁
他却独来独往
阳城八八筵席有了制作标准
我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