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模式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2-07-24 12:10李琰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26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学效果

[摘 要]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生活与学习的需要。“O2O”(online to offline)混合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了“线上”和“线下”两种互补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促进学习者“人人、处处、时时”学习,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养成以及终身学习需求为依据,基于信息化教学思维,将传统“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构建高职混合教学模式。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O2O’模式在高职商务英语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2020SJA1478)

[作者简介] 李琰艳(1985—),女,江苏无锡人,学士,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6-0065-04 [收稿日期] 2022-03-03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生活与学习的需要[1]。

(一)国外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第一次提到了信息化教育。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的应用发展,为基于开放资源的自主学习、定制服务的个性化学习、基于合作的共享学习等提供了实现途径。荷兰阿姆斯特丹乔布斯学校、德国叙斯特汉斯小学、美国Altshool小学都采取个性化定制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数字平台分析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势弱势,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清单”,跟踪他们的学习进度和成长轨迹,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2]。

(二)中国职教信息化教学需要“O2O”新模式

国内对高职商务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研究已经有了初步探索,近三年相关研究达百篇以上,大家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在逐渐成熟的教育技术应用大背景下,体现以技术的数字化、信息化等特点的教学系统方式和教学活动符合了教育时代的趋势和潮流,会达到更好的教学应用成效,适应了教育现实的要求。但目前的研究有以下几种倾向:(1)多侧重于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2)多侧重于对某一项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3)对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的模式构建有构思,但具体的思路不清晰;(4)对一般规律性的模式构建需求有,但是构建途径和落实不够。

混合教学模式的主體是教师和学生。教师主要负责设计教学内容,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学生的考核和评价;学生则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根据学习目标调整学习进度,进行学习、互动、建构[3]。“O2O”(Online to Offline)混合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了“线上”和“线下”两种互补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大背景下,将传统“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建构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O2O”教学模式,使教学满足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需求。但是,在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还过分重视学生知识方面的积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升还不是十分显著,因此从商务英语专业的应用性出发,应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方式改变,大力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二、后疫情时代对“O2O”融合教学模式的要求

在后疫情时代,高职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线上学习、线上参与已经成为常态。除了传统的课堂在进行教学改革,各类会议都实现了全程的线上与线下同步进行。融合式会议成为一种常态,融合式教学也是老师们的常态。

(一)开展企业调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在教学改革初期,开展了企业调研活动,了解了企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企业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待人接物、与人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语言沟通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已成为英语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技能。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多注重英语语法单词和语句的记忆积累,忽略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显然已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对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

(二)完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出发,构建具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信息化教学具有借鉴与指导作用。通过“O2O”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推广,能够助推高等职业院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提高学生技能的实用型,能使学生与市场进一步接轨,贴合用人单位需求,增强人才适应性。企业调研之后,项目团队开始进一步丰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完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在全体项目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善了以项目化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教案,制作了全新的教学课件,录制了微课教学视频以满足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广泛性。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讲授是古老的传统教学方法,偏重于教师的活动,学生主要是间接接受知识的传递。但是,如果学生在线上自学教材与课件后,进入愤悱状态下再进行讲授,讲授的内容是学生在自学中学而不解,或解而不深甚至解而有误的问题,并抓住学生学习的症结精讲,突破重点、难点,便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探求新知。再结合信息化手段进行实践教学,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项目团队增设了“商务英语单证实训”课程,该课程借助3D仿真情景模拟实训平台的商务英语单证实训软件,使学生更为直观、主动地融入职场模式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线进行商务英语单证的填写与审改,丰富了课堂形式,增长了实践技能。在实践过程中,熟练掌握了商务单证的填制环节以及外贸业务各部门的合作情况。此外,完善了督课系统,全程跟踪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课堂提醒、课堂问卷与课后反馈相结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习、认知和创新等各项能力。

三、构建符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特色的“O2O”教学模式

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出发,构建具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信息化教学具有借鉴与指导作用。

(一)结合高职教育注重应用性和职业性特点的教学模式改革

通过对国内外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究,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应用性和职业性的特点,研究构建基于信息化技术应用的“O2O”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对教学模式的运行情况进行实验性与比较性研究,修正与完善具有专业教学特性的教学模式。

围绕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信息化教学方式、商务英语专业应用性研究等关键信息为索引,通过多种文献采集方式,梳理出基于应用性需求研究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信息技术运用方式等。通过对国外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检索与分析,结合国内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前沿信息,借鉴相关文科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相关举措,分析与研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信息化改革的重点与难点。通过个别访谈、集体访谈和发放问卷等形式向相关专家、参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教师和学生了解专业的应用性建设的关键点与意见与建议,以便以问题为导向,科学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以本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三门核心课为模式构建的实验教学班,通过过程记录与信息化教学的应用,通过实践的方式推进模式构建与研究,使教学模式的研究更有实践指导意义。

(二)围绕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内容与学习者特点进行教学改革

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具有特别强的“商业交流”和“国际沟通”特性,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商务英语的能力,着力构建技术型、技能型、实用型专业人才的教育模式,教学中必须勇于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束缚,运行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的信息,以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基础,以实行素质教育为突破点,以丰富学生的商务英语专业理论知识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4]。在强化专业课课内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并积极打造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到企业当中开展调研活动,了解企业发展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明确学生需要提高的应用能力的方向,保证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向着实用化、能力化、素质化的方向不断前行。

首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内容要求多媒体化。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将教材和工具书以多媒体的形式如图片、声音、录像等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动态地、形象地接触教学内容。

其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资源需要实现网络共享化,以滿足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开展条件。利用网络等平台,不仅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也可以让广大学生共享受益。

在“O2O”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密切关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自主化。信息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技术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最后,着眼于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活动实现信息泛在化。即通过信息技术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其形式包括并不限于网上提交教学任务、在计算机面前完成教学活动(如在线分组活动、在线直播、随堂练习、布置作业和课后答疑等)。

(三)针对传统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弊端进行“O2O”教学模式创新

信息化技术将商务英语教学与应用紧密结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职业性的需求。同时,信息化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O2O”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能够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模式产生重要推动作用。信息化教学改革是目标,也是教学质量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研究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研究团队能够通过研究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水平,能够指导教学改革与实践,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共享与合作学习。

针对传统信息化教学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改进模式研究,侧重在信息化教学手段更新与设计方面进行策略研究。如传统信息化教学仅借助计算机,用PPT的模式授课,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传统课堂缺乏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学习性。借鉴国内外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经验与做法,针对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特点,依托现有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新型“O2O”信息化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验班,调整与完善“O2O”教学模式的建设模型,总结教学模式的一般规律并实践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已经不局限于教室,依靠计算机建立起来了一系列的网络化教学空间与教学软件。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19级和20级的6个班级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智慧职教平台、腾讯会议和腾讯课堂等网络平台,完成了“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谈判”“商务英语函电与单证”等在线课程的搭建与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一步丰富了教学资源,实现了师生教学过程互动。从超星平台对学生学习动态跟踪结果和教学质量评价情况来看,实现了“O2O”教学模式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改革效果。

四、“O2O”融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在完成了企业调研、了解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完善了在线开放课程资源这一系列准备活动后,探讨全新的“O2O”模式教学方法及具体实施。

(一)联结变通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把新知和旧知,此一领域与彼一领域的知识联系起来,发现其内在的联系,并提供变化的事例,演示事物动态的本质,使学生表现出选择、变通、修正及代替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比如进行一定的对比练习、综合练习、变式练习等。

(二)发散集中法

发散集中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出各种思路,然后再进行比较选择,集中到最优思路上来。其思维形式是发散思维(多向、侧向、反向)与聚合思维相结合。现行的开放性题型有:一空多填、一式多写、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提问的方式有:多向性提问、推想性提问、求异性提问、延伸性提问等。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三)實践操作法

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是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点目标,教学中,通过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要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地创设条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操作具体化、形象化。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另外,如何将传统课堂中的案例教学、项目学习、团队学习用“O2O”融合式教学环境加以实现,也进行以下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分组讨论:快速构建小组的主题讨论。

小组汇报:本地和远程的小组发言人进行现场发言。

作品展示:通过实物投影、课件展示等方式进行现场展示。

即时辩论:开放的辩论空间,课堂教学秘书协同各方发言。

现场记录:即时记录课堂教学,并进行有效切换等。

总之,研究前期阶段,在与已毕业学生及用人单位的交流与沟通中,发现了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知识技能与岗位严重脱节、学生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匹配度不够、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生认知方式与认知能力迁移等突出的问题。通过开展相关研究,运用“O2O”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提升教学效果,使商务英语的教学内容与商务单证员、谈判、翻译等岗位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O2O”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推广,能够助推高等职业院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提高学生技能的实用型,能使学生与市场进一步接轨,贴合用人单位需求,增强人才适应性。对逐步完善与推进贯彻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来永.“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与策略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137-138.

[2]李师君.混合式学习环境下课程评价模式改革: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应用课程为例[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0-24.

[3]孙田琳子,张舒予,沈书生.SOHO式学习:“互联网+”时代下的学习新形态[J].中国电化教育,2017(2):13-19.

[4]张小莉.信息化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9):401-402.

Application of “O2O” Mode in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 Yan-y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uzhou, Jiangsu 215008, China)

Abstract: Informative teaching approach is a process of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educational reform and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learners in modern society. The “O2O”  teaching mode can provide learners with two complementary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learning methods through “online and offline”, help learners to learn anywhere at any time and also stimulate the interest of learning, thereby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In order to develop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students who major in Business English in higher colleges as well as meet their needs of lifelong learning, the educators need to build a new mix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informative teaching approach.

Key words: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 teaching effect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教学效果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