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如何实现良性循环”教学设计

2022-07-31 07:13河北郑水莲江苏沈雪春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2年3期
关键词:时政双循环格局

河北 郑水莲 江苏 沈雪春

一、内容分析

1.本课目标:本课为专题复习课,目的是让学生在“双循环”这一社会热点中综合应用思想政治学科知识。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下简称“双循环”),是我国应对当前全球复杂经济形势的破题之道,是新形势下的新战略布局,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理解“双循环”对理解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有利于学生对《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相关重点知识和时政有深刻理解。本课定位于时政专题课,通过对“双循环”基本内容的梳理和重点问题的研讨,提升学生对重大时政的认识水平,并形成分析时政的一般方法。

2.主要内容:本节课围绕着“双循环如何实现良性循环”议题展开,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①什么是新发展格局?②国内循环是如何循环起来的?③如何认识外循环的地位?如何处理内外循环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江苏省苏州市某中学高三年级实验班学生,通过前期了解和与学生两次面对面的交流得知,全班54 名学生整体上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思维活跃,但在知识体系构建、学科知识的情境化应用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具体分析以下几点:

1.学生心智特征分析:关注重大时政,基本具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力,有进行深入学习的愿望。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经过一二轮次的复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经济生活的基本原理,通过观看新闻和知识训练对新发展格局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整体上的归纳和对重点问题的突破。

三、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建构“双循环”思维模型,全面了解双循环概况,整合与“双循环”相关模块知识,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当前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科学选择。

2.合作探究国内循环的传导路径,理解国内循环打通社会再生产堵点的机理,培养学生解释与论证的能力,提升严密思考层层推论的思维品质。

3.组织学生扮演角色、观点驳斥,正确认识外循环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培养学生辨析与评价的能力,通过再现典型例题锻炼学生严谨的思维逻辑。

4.通过独立撰写研学旅行发言稿,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将本节课所学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为推动新发展格局贡献智慧。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国内循环在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中的实现过程;

2.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外循环的地位、处理好国内循环与国外循环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议题:双循环如何实现良性循环?

情境导入:

【情境】前不久,新疆棉花因某品牌服装事件进入公众视野,但它的产量和地位却鲜为人知。事实上,新疆是我国的棉花主产区,棉花产量占全国85%以上。

江苏是纺织大省,所使用棉花主要来自新疆,许多知名企业直接到新疆投资办厂。一朵新疆的棉花进入到苏州某公司的生产车间制成羽绒服通过物流运输到河北衡水成为我的消费品。这些便是国内循环的表现。

我国棉花缺口约185 万吨,某公司需要从美国进口棉花,产品行销海外70 国;中国一些老百姓嫌国产羽绒服设计老化,偏爱一些国外品牌。这些就是国外循环的表现。

以上是一朵棉花的双循环之旅。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束优质的新疆棉花,大家一起来探索一朵新疆棉花的“双循环”之旅,结束后老师会将手里的这束棉花送给表现优秀的同学。

设计意图:对新发展格局的认同是学生培养政治认同的重要内容,但新发展格局离学生生活较远,需要借助具体的情境切入。本课以新疆棉花事件这一时政小视角切入,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本土化素材来演绎宏大的时代主题,让学生更有议的兴趣,有话可说。

通过教师的亲身经历例析和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描述,为概念理解提供柔化的情境。

把新疆棉花作为一种优秀的象征,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

第一篇章:抓住要点,鸟瞰双循环

【任务1】学生小组构建双循环思维导图。

【思考角度】时政本身、该时政与教材知识的链接、该时政与其他重大时政的关联、其他感兴趣的角度等等。

【设计意图】在知识专题学习中一线教师经常会采用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用构建体系的思维方式学习时政专题,可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零散认识,达到深化、活化、结构化情境的效果。

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没有研究到的角度或者研究不到位的角度进行追问和点拨。以下是根据学生反馈准备的图1 和图2 两个预案。

图1:双循环与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关系

图2:双循环与其他重大时政的关联

第二篇章:打通堵点,立足内循环

【情境】棉花的旅程正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缩影。畅通国内循环需要打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的一些堵点、痛点。打通国内循环目前面临的任务有:

打通生产堵点:化解供需错配、产能过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问题,重视高科技产业;

打通流通堵点:降低物流成本,发展智慧物流,加快发展农村流通体系,促进全国统一市场区域协调;

打通分配堵点:增加就业,增加收入,完善社会保障,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打通消费堵点:增加收入,新消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完善消费市场环境。

【任务2】小组讨论:打通堵点是如何促进国内循环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请你画出传导流程,并说明依据。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懂得国内大循环是新发展格局的主体。其次通过呈现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堵点,让学生了解畅通国内循环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进一步推论传导路径理解内循环的过程,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篇章:直面疑点,读懂外循环

【情境】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不同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三人组学术讨论】

大师兄:这么说来,国内循环为主,以后我国要与国际产业链脱钩。

小师弟:大师兄此言差矣。国外循环和国内循环一样重要。

师父:对方正在拼命地输入中……

【任务3】观点引导:如果你是师父,你会如何正确指导两位徒弟。请你和团队交流并选出代表发言。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设计意图】以观点辩论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厘清认知。比如,国内循环与国外循环的关系是主次矛盾关系还是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教师通过追问、启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情境】材料一 2020 年11 月4 日,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如期开幕。连续三届举办的进博会已成为世界各国企业进行产品、技术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国际性平台。如图3 所示:

图3: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比较图

材料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国家发展优势和现实约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作出重大工作部署。

【任务4】小组讨论:我国举办进博会对推动“双循环”的经济作用有哪些?

【设计意图】深化理解外循环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尤其是进出口的意义;认识新发展格局与其他时政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更高的视野审视国内外经济形势;更好地指导学生梳理思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点评】教师可通过以下表格进行A 对B 作用的机理分析:

第四篇章:亮明观点,助力双循环

【情境】江苏是纺织大省,35 年来纺织产业总量为全国第一,拥有众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的纺织企业、集群和知名品牌……作为出口导向型城市(外贸依存度超过50%),苏州在新发展格局下应该如何定位?行业巨头又应如何发展?

【任务5】独立撰写:为了深入理解新发展格局下我省企业发展状况,我校计划组织同学们开展研学旅行。某集团邀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参加品牌战略会,为新发展格局下城市和企业应如何发展提建议,请撰写一篇200 字左右的发言稿。

【设计意图】新发展格局作为国家战略离学生生活比较远,通过开发乡土资源进行研学旅行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综合运用,把理论认知转化为实践自觉。

六、板书设计

图4:双循环板书设计

七、总结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需要以具体的真实情境作为执行特定任务和运用学科内容的背景和依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学科内容应对各种复杂社会生活问题的挑战。因此,取自于重大时政的命题情境成为学生展示关键行为和核心素养的舞台。

提升学生时政素养的路径具有多样性,时政演讲、时政分享、新闻观看、时政分析等方式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从不同维度拓宽时政视野。在高三教学中,通过时政专题深度整合重大时政和学科知识,能够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因而教学设计需要具有以下特点:

1.情境创设引人入胜,具有趣味性。情境是学习的“心理先行者”,情境创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双循环发展格局是我国国家层面的宏观战略,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较远,学生议起来可能有一点难度。故而从某一具体的角度切入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征、认知水平和认知结构。以“一朵棉花”为情境点,从新疆棉花问题切入,通过江苏省纺织行业的知名品牌与作为消费者的自己的相遇故事为学生呈现了双循环的概念,让学生有了深刻理解。

2.议题设计意味深长,蕴含思辨性。《课程标准》指出,议题的设计既要统领具体教学内容,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又要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本节课的议题富含思辨性。在不同的篇章安排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议中学任务,让学生在议题描述→议学论证→议学辨析→议学决策的递进式思维过程中深化对双循环的理解。

3.学习过程动感十足,富有活动性。新课改视域中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活动型课程,要求实现“课程活动化”和“活动课程化”。本节课以棉花循环之旅为明线,以学生活动之旅为暗线,安排了双循环思维建模、内循环传导路径逻辑推导、外循环不同观点辨析驳斥、双循环研学旅行微型演讲四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画模型、填路径、演角色、作演讲中进行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和小组决策,任务完成率高,课堂动感十足。

4.情感引领指向鲜明,注重认同性。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包括本能认同、情感认同和理智认同三个层级的认同。思想政治学科的主要任务便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它是思想政治学科最重要的核心素养。在本堂课中,通过新疆棉花事件、双循环发展格局、第三届中国进品博览会等新闻情境让学生理解我国的经济政策,在内化中实现情感和理智上的认同,又通过为品牌战略会写建议发言稿的情境落实认同行为,在外化中实现情感和理智上的认同。

真实的课堂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化课堂氛围,情感引领指向鲜明。笔者仅以此课为例,抛砖引玉,希望对广大同仁在时政分析与教材知识相连上有所益处。让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让学生真正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皆知。

猜你喜欢
时政双循环格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大有作为
张明:如何系统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时政要闻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时政资讯
时政
打造“121”平台 构建“大宣传”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