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制约因素及破解思路

2022-07-31 10:17骆文鹏毕宏宇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14期
关键词:工业化工业融合

骆文鹏 毕宏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引言

现阶段我国经济环境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工业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企业转型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动力。因此,在我国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对信息与工业化技术的重视力度,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方案,并加大对信息化和工业化技术管理的力度,保证各项工作能够稳步进行,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概述

工业化和信息化主要是将传统的工业技术与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从而构建健全的三维模型,实现对产品的数字化分析,为产品质量的提升打下基础。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对新型工业设施以及工业技术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做好软件设计,并且将软件以及硬件设备有效连接起来,积累产品实现过程中的技术和生产数据,并加以分析和优化,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总体竞争力[1]。同时,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做好信息网络资源共享,优化和改进平台管理模式,加强各环节的协同性。最后,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全面融合还能够提高人才资源的利用率,全面整合多项技术,为工业企业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2 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制约因素

2.1 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就目前工业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我国企业的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企业的自主创新力度较大,工业化水平与信息化水平脱轨,这也是导致工业企业相对落后的重要因素。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缺失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下降,并且技术水平提升速度较慢,降低了产品的附加价值。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大部分先进技术和高端设备都是依靠进口,对技术和设备的创新力度不足,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此外,我国企业工业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产品技术和工艺装备不能满足产品生产效率的提升需求。

2.2 缺乏复合型人才

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对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专业技术能力要求比较高,并且产品设计与软件开发也离不开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综合实际情况不断引进复合型人才,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打下基础[2]。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工业企业缺少复合型人才,当前企业大部分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并且没有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管理的知识,导致企业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多种不同的问题。复合型人才的短缺直接阻碍了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中的信息技术员工所占比例都非常低,甚至不足1%,更不要说是掌握技术、管理等多项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2.3 缺乏统一的通信标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工业企业发展中必须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数据的控制和操作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数据的整合效果。同时,借助信息化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技术人员还可以对数据进行集中管理,提高数据集中管理的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信息技术集成的过程中应该协调好企业和企业内容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应用的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中,保证设计更加准确。但是,当前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统一的通信标准,企业往往是根据自身情况应用信息技术,导致企业各环节之间信息孤岛,不利于企业量化整合,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3 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途径

3.1 完善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工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对信息化与工业化技术应用的重视力度。从国家层面出发,加大对政策的完善力度,并且制定符合行业发展的规章制度,做好规章制度的推广[3]。从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销售等多个环节入手,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措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帮助。督促企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不断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利用率,并且规范应用信息技术,有效降低企业运营的成本投入。当前工业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信息化技术的研发中,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调整好资金利用方案,并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以信息化技术做好企业的管理,完善企业责任制度,维护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3.2 提高融合的动力

工业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信息技术的应用,重视基础技术的发展,并提高融合的动力。当前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依然很多,但是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对技术的优化和更新不断提高技术的应用效果,从而保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不受影响。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解决企业运转慢、运行效率低以及质量稳定性差等多个不同的问题。企业管理人员应该主动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加大对产品研发的重视力度,不断解决产品研发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效融合发展。

3.3 调整互动机制完善政策支持

工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国家政策管理上预留有较大的操作空间,这就要求工业企业必须做好科学的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工业企业管理机制,加大对各项技术的审核力度,为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打下基础[4]。同时,为了保证工业企业能够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和专业化的发展,企业必须加大对技术的优化和更新,建立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在对接交流平台中综合运用工业化与信息化技术,保证工业企业的生产水平大大提高,并且增加工业企业的发展模式。

4 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对策

4.1 以现代产业体系为基础

当前我国工业企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这一过程中企业应该做好市场形势的分析,结合全球经济结构和发展的规律,对国内需求结构进行调整,从而构建现代化的工业体系,为企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提高我国工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创新力度,为行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帮助。此外,在调研与分析基础上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发挥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最大优势,完善并有效提升产业发展战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根。

4.2 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

在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加大信息安全管理的整体效率,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针对当前工业企业发展中经常出现的安全管理事故,管理人员应该制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将各项制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从而促进工业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5]。国家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建立专门的网络安全监管体系,及时发现企业运转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及时制止,从而有效降低安全管理问题发生的概率。定期检查和分析网络运行代码,通过大数据技术做好代码的调整,保证企业的信息系统正常运转而不受影响。

4.3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当前工业企业缺少复合型人才的问题,企业必须提高重视,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制度,提高人才招聘标准。在实际招聘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建立激励机制和人才引进机制,并做好人员考核,保证企业所招聘的工作人员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定期开展人才培训活动,通过系统和专业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信息化支撑中心建设时要做好企业整体情况的调研,提高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更好地优化自身服务和有效地完善产业体系。

4.4 重点推进技术产品业务融合

企业是一个大的整体,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主体部分,因此,在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从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将更多高科技产品应用到企业自身发展中,提高企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要做好企业内部技术产品和业务的融合工作[6]。第一,当前大部分企业发展中应用的技术比较落后,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应该做好技术的更新与优化,将传统的工业技术与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融合,提高工业技术的应用效果。第二,工业企业发展中应用的技术必须与经济的发展形势相适应,并且重点应用高新技术,不断引进智能技术以及智能产品,为自身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帮助。第三,工业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应该协调好工作,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并且完善企业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产业资源管理的总体效率,实现工业企业产品的高效推广。第四,加大对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力度,并且通过云计算技术等,不断提高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的水平,为后期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第五,充分利用计算机方便快捷的特点,对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做好企业内部管理,保证企业之间真正的互联互通。

4.5 培养技术创新能力

在工业企业发展的同时,应该做好技术的控制和应用工作,积极主动地对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加大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完善企业的服务保障体系,从而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7]。建立健全的创新体系,企业应该鼓励技术人员积极主动地对技术进行创新和工程化应用。从工业企业发展体系的建立出发,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加大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力度,不断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为工业企业生产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推动工业企业的稳定发展。

4.6 完善两化融合框架

在信息化评价体系构建和优化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加大对信息化资源利用率提升的重视,结合当前工业企业发展的情况做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并且全面整合资源,保证资源的利用率更高。提高应用软件的功能多样性,针对复杂的服务器系统结构,技术人员应该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其服务水平。综合分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特点,全面收集相关数据信息,为设备的制造和工艺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图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价结构模型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明确融合过程中的重点以及难点,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加大对技术的创新力度,培养复合型人才,进而推动工业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工业化工业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融合》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