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临床表现及CT 征象对比分析

2022-08-02 06:05童卫玲娄琳杨桂华程悦白国杰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毒力征象空洞

童卫玲 娄琳 杨桂华 程悦 白国杰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可引起社区及院内感染。KP 分为3 个亚种:肺炎亚种、鼻臭亚种、鼻硬结亚种。肺炎亚种又分为2 个不同的克隆组,即致病力较弱的普通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lassic Klebsiella pneumoniae,cKP)和致病力强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其中,hvKP 具有高黏液表型,引起肺炎及肝脓肿,并可致多部位侵袭性感染[1-2]。Kong 等[3]研究显示,造成多部位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综合征病死率为2.8%~10.8%,而合并糖尿病者高达17.1%。因此,hvKP 的早期准确诊治有利于控制病情,改善病人预后。目前鲜见对不同毒力KP 感染特征比较的报道,本文通过对比分析hvKP 与cKP 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及CT 征象,总结两者之间的差异,以提高对hvKP 感染特征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北辰医院2019年1 月—2021 年7 月KP 感染的41 例病人资料。纳入标准:①KP 病原学检查结果呈阳性并进行拉丝试验;②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资料完整;③年龄18~80 岁。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病原菌所致的肺部感染;②影像质量差,不利于分析征象。最终纳入32 例病人,根据拉丝试验结果将病人分为 2 组,拉丝试验阳性(>5 mm)为 hvKP 组,阴性(<5 mm)为 cKP 组。其中,hvKP 组 16 例,男 12 例,女 4 例,年龄 52~71 岁,平均(57.2±8.3)岁;均行胸部CT 平扫及上腹部CT 增强检查,1 例行胸部CT增强检查。cKP 组 16 例,男 9 例,女 7 例,年龄 65~78 岁,平均(69.4±7.9)岁;均行胸部 CT 平扫检查。

1.2 设备与方法 采用GE 公司Bright Speed 16 层螺旋CT 或德国西门子公司Sensation 64 层螺旋CT行平扫检查,采用联影320 层螺旋CT 行增强检查。①胸部CT 平扫。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水平至膈肌水平,于吸气末屏气完成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为205~214 mA,扫描层厚 1 mm/1.25 mm,重建层厚 5 mm,视野 500 mm×500 mm,矩阵512×512。②腹部CT 平扫。扫描范围自膈顶至左肾下极。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为100~300 mA,扫描层厚1 mm/1.25 mm,重建层厚5 mm,视野 400 mm×400 mm,矩阵 512×512。③增强检查均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碘海醇(含碘300 mg/mL,GE Healthcare),剂量为 1.5 mL/kg 体质量,注射流率3.0 mL/s。胸部增强于注射后20 s、60 s分别行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腹部增强于注射后25~30 s、50~60 s、120 s 依次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扫描。

1.3 CT 征象分析 由2 名具有10 年以上CT 影像诊断经验的放射医师分别阅片,意见不一致时商议后确定。观察肺和肝脏病灶的位置、数量、分布特点、强化方式,并记录是否合并肺以外病灶等。肺内CT 征象包括:①晕征:肺内肿块或结节周围环状磨玻璃密度影;②反晕征:局灶的磨玻璃密度影区域被新月形或环形的实变影围绕;③滋养血管征:直接指向肺内结节或肿块的血管影;④磨玻璃密度影:肺组织局部密度略增高,但支气管及血管可清晰显示;⑤实变影:肺组织内密度增高,其内气管及血管显示不清;⑥空洞性结节:结节内含气体或液体密度影。⑦无空洞性结节:结节内不含更低密度的气体或液体密度影;⑧外周楔形影:胸膜下的楔形高密度影,含或不含空气支气管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2 组间比较采用Fisher 确切概率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间临床资料比较 hvKP 组伴寒战、肝区疼痛、恶心症状及合并糖尿病比率高于cKP 组,咳嗽咳痰症状比率低于 cKP 组(均 P<0.05)。hvKP 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空腹血糖、碱性磷酸酶均高于cKP 组(均P<0.05)。2 组间其他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 1、2。

表1 hvKP 与cKP 病人的临床表现比较 n=16,例(%)

2.2 2 组间 CT 征象比较 与 cKP 组相比,hvKP 组CT 征象中更常见无空洞结节、空洞结节、实变影及合并肝内病灶(均 P<0.05);2 组间其他 CT 征象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图1、2,表3。

表3 2 组病人的 CT 征象比较 n=16,例(%)

图1 病人男,57 岁,cKP 感染。A-D 图分别为病人就诊当日、2 周、3 周和2 个月后的肺部CT 平扫影像,可见肺内多发高密度影,局部实变,可见小叶间隔增厚,合并胸腔积液。

3 讨论

3.1 临床诊断及表现 KP 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原学检测,标本来源于血液、痰液或部分引流液。菌丝的黏性特征与毒力密切相关,目前临床常根据拉丝试验判断KP 感染的毒力,当黏液拉丝长度>5 mm时认为是hvKP 感染,而≤5 mm 时(拉丝试验阴性)则认为是cKP 感染。KP 感染病人的临床表现因受累脏器不同而异。本研究中,hvKP 组病例均出现呼吸道及腹部症状,腹部症状较呼吸道症状显著,可能由于原发感染灶为肝脏而非呼吸道,大部分肺内病灶为经血行播散所致,后期肺内感染严重时可出现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累及其他器官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cKP 组更多见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可能因为cKP 更易感染呼吸道。实验室检查方面,hvKP 组病人多会出现肝功能指标的异常,与细菌导致的肝细胞损伤有关;cKP 组检验指标也有所升高,但较hvKP 组数值偏低,与hvKP 的高毒力有关。本研究中,hvKP 组16 例病人均患糖尿病,这与以往研究[4]类似。一些研究[5-6]显示,糖尿病、癌症、消化系统疾病,或感染前1 个月内的手术史是hvKP 病人的风

险因素,而其中糖尿病是hvKP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血糖控制不佳者较容易出现其他部位的多发感染。

表2 2 组病人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n=16

图2 病人男,52 岁,hvKP 感染。A-D 图分别为病人就诊当日、2 周、3 周和2 个月后的肺部CT 平扫影像,可见肺内多发有/无空洞结节,吸收过程中可呈磨玻璃密度影。E-H 图为就诊当日肝左叶病灶多期增强CT 影像,病灶呈多房表现,边缘和分隔可见强化,中心未见强化。

3.2 感染的部位及途径 cKP 感染主要累及肺部且部位通常相对局限,而hvKP 由于毒力强,病情进展相对迅速,易造成多部位感染[7]。hvKP 常引起肝脓肿以及其他部位的复合感染。主要感染途径为:①肠道。细菌可通过侵犯肠道黏膜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②血液。细菌入血后,通过血液循环至人体的皮下、肺、肝脏以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相应部位的脓肿[8]。合并眼内感染者,可出现眼部不适、红肿及视力模糊,以单侧多见,且上述症状出现24 h 后可快速进展至永久性视力丧失[9]。经血液播散至肾脏、肾周围间隙以及前列腺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不恰当,还容易引起菌血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0-11]。

3.3 CT 表现 本研究中的2 组病人均出现双肺内多发病灶,特点如下:①病灶分布:双肺分布无明显差异,下叶多于上叶,大部分病变沿支气管走行,部分病灶随机分布;②主要征象:包括晕征、反晕征、无空洞结节、空洞性结节、滋养血管征、磨玻璃密度影、实变影、外周楔形影、网状影、支气管充气征、叶间裂膨出征、双侧胸腔积液。2 组病人均见2 种以上肺内CT 征象,hvKP 组无空洞结节和空洞性结节出现率均高于cKP 组,可能与hvKP 组肺内病灶主要通过血液播散有关,这与以往文献[12]报道类似。此外,实变影及外周楔形影在hvKP 组中可见,而cKP组未见;cKP 组可见叶间裂膨出征1 例,而hvKP 组未见。这些征象的出现率均较低,能否作为特异性征象还需要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此外,hvKP 组存在腹部症状,均行腹部CT 平扫及增强检查。肝内病灶可分布于肝脏左、右叶,病灶均单发,肝内病灶可见多房或分隔表现。增强扫描可见边缘及分隔轻度强化,病灶内部液化坏死无强化,肝内病灶无明显特异性。有研究[12]表明,hvKP所致的肝内病灶于不同阶段可表现为实性、囊实性或囊性病变,病灶含气对诊断该病不具特异性。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hvKP 组仅在就诊时行腹部检查,所以未见报道所述不同阶段肝内病灶变化。

3.4 鉴别诊断 根据细菌累及的部位进行鉴别诊断。

3.4.1 肺内病变 需要和肺真菌感染、肺转移瘤以及其他细菌性肺脓肿的鉴别。①肺真菌感染,最常见为曲霉菌感染,CT 表现为单发或多发高密度影,边界较清楚,周围可见晕征,部分中心可伴有空气半月征,病人多有免疫力低下或相关病史,细菌学检查可找到真菌。②肺转移瘤,CT 表现为多发的类圆形高密度影,其具体形态可与原发肿瘤相关,多有原发肿瘤病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可帮助鉴别。③细菌性肺炎,一般是以肺炎链球菌为主要的致病病原体,CT 表现为多发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影,其内可见充气支气管征,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增高。

3.4.2 肝内病变 对于多发肝内病变主要需与转移瘤鉴别。转移瘤有原发肿瘤病史,表现亦与其相关,多数增强检查可见环形强化而类似“牛眼征”,临床多不伴发热,实验室检查感染指标无明显异常。对于单发肝内感染病灶,需与原发肝肿瘤鉴别,前者一般表现为边缘强化及分隔强化,后者可呈现整个病灶的不均匀强化,至延迟期强化程度下降,此外,实验室检查可帮助鉴别,前者感染指标增高,后者可伴有肿瘤标志物的异常。

3.5 局限性 ①本研究中部分cKP 病人由于年龄偏大、合并其他感染、呼吸配合欠佳等原因被排除在分析之外,因而入组的样本量较少,可能会与实际病人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倚。②本研究中获取的影像并非同一设备扫描所得,扫描参数及结果可能会有一些差别。

猜你喜欢
毒力征象空洞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研究进展
番茄出现空洞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LI-RADS v2018 MR 辅助征象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副猪嗜血杆菌河南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研究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如何避免想象作文空洞无“精神”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岛基因检测与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