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应用型高等院校《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2-08-02 09:17刘嘉琪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4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应用型思政

□刘嘉琪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应用型高等院校《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高度融合与践行。2019年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联合发文,明确提出要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2020年,教育部提出《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将高等院校课程思政从工作要求转化为实际实施落地。应用型高等院校从本质上就是树德和立人相统一的过程。课程思政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应用型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其中协同育人是应用型高等院校始终贯彻的理念。课堂是教书育人的核心场所,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课程属于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金融学”方向的一门专业方向课,具有课程内容更新迭代快,切合学生实际就业,理论偏重金融学前沿,实践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具有灵活性、实践性、显隐结合等特点。因此,如何将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融入到《互联网金融》课程授课过程中,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课程中相关课程思政内容改革是亟待研究探索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应用型高等院校《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思路

课程思政视域下本课程设计应该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内容为核心,树立协同育人理念;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用人单位需求,构建立体多元的课程结构;以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重塑课程显隐结合教学方法;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平台,培养科学创新思维。通过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素质、能力,从而提高应用型高等院校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着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本课程教育改革探索贯穿树德立人一条主线,培养基层面向互联网金融管理及运营岗位的综合技能,在授课实践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爱国主义、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等相关内容嵌入互联网金融相关授课模块中。以参与式、交互式和项目式教学等为基本形式,以讲授法、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在确保教学效果同时,让学生实践与课程思政做到知行合一。本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原理、技术应用、方法和模式,培养互联网金融管理与运营岗位的综合实践技能与素质,懂得运用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模式进行运营与管理实践,着力提高学生创新、实践、合作意识。

三、《互联网金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重点措施

(一)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内容为核心,树立协同育人理念。教学质量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需要从全流程把控课程教学质量,课程教学质量是全方位的综合考量,因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一是从选定教材方面,应优先匹配选择“马列工程”重点教材,但由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知识时效性强,更新速度快,此方面的教材匹配度不高,因此选用近三年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符合国家“十四五”规划的精品教材;二是修订《互联网金融》课程大纲,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课程设计的全流程,发掘和梳理《互联网金融》课程章节中可融入的课程思政元素,设定相关教学目标,建立课程思政相关教学案例库,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案例分析、作业、测试、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将立人树德理念融入到教学各章节。三是修订授课计划,优化授课模块,重构考核评价体系。在授课过程中,将法律法规教育融入到“互联网生态与规制”章节,将“校园贷”危害融入到“网络借贷”章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融入到“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模块,将“创新思维理念”核心思想融入到实践模块。在考核过程中,笔试部分增加主观题考核,引导学生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主张,达到智育和德育的统一结合。

(二)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用人单位需求,构建立体多元的课程结构。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已经决定了学生未来成为应用型人才,因此与社会需求是密不可分的。培养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离不开学生在高等学校所接受的课程学习,课程结构是否合理和多元则是其中重中之重。高等教育人才应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在以后走向社会就业后,如何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挑战中不忘初心,这就要求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建立立体多元的课程结构帮助学生在走向社会前牢记使命,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的思想教育。《互联网金融》课程实践性强,和生活联系紧密,紧跟时代发展变化,非常适合构建立体多元的课程结构与课程思政教学相融合。

通过多元立体课程结构构建,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模块的同时,能够自觉提升自我道德修养,提升自身的政治思想觉悟,真正使得思想教育内容从独立的模块转化为学生潜移默化接受的思想的一部分,从而学生在未来走向就业岗位时能够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课程模块构建如表1所示。

表1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课程模块构建及预期效果

(三)以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重塑课程显隐结合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绝不是枯燥的理论课,而是要通过真实的案例,实际的行动影响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以及认知事物的方式,只有所授课程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现实相契合才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共鸣。因此,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化,引领学生的思想,比如利用校园贷危害实际案例让学生认知P2P网贷的风险,从而引导学生远离校园贷;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习与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相结合,在实现学生自我价值的同时实现民族发展。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具备应对社会竞争压力的能力,更要做好思想教育,让学生能够在时代发展中寻找自己的进步之路。

(四)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平台,培养学生科学创新思维。一方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大赛,并在授课过程中布置有关商业计划书的撰写作业,练习学生项目撰写能力,并从中筛选优秀项目进行进一步培育,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和相关电子商务企业、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以期达到和企业协同育人的有效人才培养模式。

四、结语

课程思政视域下应用型高等院校《互联网金融》课程利用讲授法、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情景教学法等方法,以案例、实时政策的分析和商业模式分析形式开展,鼓励学生进行课程思政分析和评论。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实践活动,学生进行探究型学习、自主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结合作业、案例分析题、实训等形式检验学生学习成果,使学生掌握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理论、模式和发展,树立金融创新的思维。本课程教学改革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树立协同育人理念;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立体多元的课程结构;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重塑课程显隐结合教学方法;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平台,培养科学创新思维。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应用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