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经典诵读阅读推广调查与研究

2022-08-03 07:07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康健明黄征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3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图书馆

文/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 康健明 黄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这是“四个自信”的基础。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对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做出了部署,《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宣传。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图书馆作为大学的心脏,在校园中承担着文化引领、价值指导、知识传播和文明传承等重要职责。这不仅肯定了图书馆的文化价值,更发挥为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作用,为建设“一流大学文化”指明了方向。为此,高校图书馆需积极创新阅读推广模式,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构建丰富多样的活动载体,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有效路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兴校。

一、研究概述

当前,我国不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着力打造书香社会。同时,在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需要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阅读推广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常态化服务。近年来,国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不少学者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朱原谅认为,高校阅读推广应以经典为核心和主流;从研究意义出发,郑勇强调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引导大学生接近中华文化的经典是大学图书馆的职责,为此提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大学图书馆经典阅览室;从研究方法出发,姚玲杰提出以网络社群为平台,构建粉丝阅读社群模式来推广经典阅读;从案例分析出发,孙媛媛等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立体阅读推广为例,探讨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立体阅读推广模式。

现有关于经典阅读推广的研究文献主要涉及“经典阅读开展现状”“经典阅读推广模式”“经典阅读案例特征”等理论分析。但对经典阅读具体项目的实证研究鲜有涉及。鉴于此,本文尝试调研高校图书馆经典诵读阅读推广现状与模式,对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经典诵读阅读推广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并对其成功经验进行提炼萃取,探索优化路径,据此提出高校图书馆通过经典诵读阅读推广实现文化育人的实践策略。

二、部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调研分析

为适应新媒体发展,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纷纷立足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推广,通过对部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活动进行梳理,调查统计30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开展情况(见下文表1),调查时间为2020年9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

表1 部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开展一览表

调查显示,人文经典阅读推广已占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88.14%,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从形式上看,有经典诵读、阅读马拉松、品读经典、诗词大会、书单推荐、主题展览等;从内容上看,有立足特色馆藏资源推荐经典文化,有立足中华经典传统文化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有结合时事开展应情应景的经典阅读推广等;从机制上看,大部分由本馆单独组织开展经典阅读推广,少部分高校图书馆除了自身品牌活动,还构建联动机制,与校内外文化机构共同打造经典阅读推广品牌,如与出版社、艺术团、宣传部等策划“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阅读活动。可见国内高校图书馆在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举办上达成了高度共识,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多角度、多思路、多途径、多手段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其中,武汉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东南大学图书馆已形成了经典阅读的品牌活动。不同“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基础和特色各不相同,值得相互学习借鉴。各高校图书馆可探索经典诵读阅读推广新模式,拓展阅读推广活动版图,打造契合本馆实际的阅读推广品牌,不断优化阅读推广活动的模式,这将有利于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参与一流大学文化建设,为大学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更大贡献。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存在以下突出问题:(1)高校间进展不平衡,部分高校开展如火如荼,有的则较为零散,不成体系;(2)经典阅读推广与本科教育教学结合还不够紧密,在传统文化育人的深度和厚度上,各高校良莠不齐;(3)经典阅读推广长效工作机制不健全,更多的是图书馆单方面开展,没有广泛发动读者,也未能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缺乏联动机制。馆员更多以兼职的身份参与,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经典诵读阅读推广优化路径

(一)构建顶层设计和主题规划,保障经典阅读推广。从现有实践来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逐渐趋向于长远规划,注重提高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为保证经典诵读活动有效开展,高校图书馆应做好顶层设计和主题策划,在活动开展伊始,构建活动体系,明确选题,可成立专项经典诵读阅读推广团队,团队成员主要由图书馆馆员构成,馆员具有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经验和精准把握活动目标的执行力;此外,教师可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深度把控和挖掘经典阅读的知识素材;最后,吸纳学生社团或学生志愿者等积极分子,有助于从读者层面精准把握实际阅读需求。这种由图书馆主导,与师生深度融合的阅读推广团队,在总结往届经验的基础上,贴近读者听取其意见和建议,从活动策划、经费支持、宣传推广、执行开展、总结反馈等环节做整体性规划和设计,完整把控全流程,精细化到活动每一个节点,能全面保障经典诵读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以经典阅读为指引,打造诵读活动品牌。阅读推广目标直接影响活动效果。经典诵读阅读推广应时刻把握“经典阅读”的核心内涵,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利用自身馆藏优势和服务优势,紧跟时代节奏,主动迎合不断变化的读者需求,创新经典阅读推广模式,深挖经典文化精髓,以经典诵读的阅读推广方式,引导大学生读者读经典,有力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要围绕“经典阅读”塑造诵读活动品牌,从活动细节着手,注重提升活动质量,通过品牌效益不断强化大学生阅读经典的意识;建立诵读活动固化机制,保证诵读活动的延续性,加深读者对图书馆经典诵读阅读推广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坚持以读者需求为导向,通过读者反馈和参与度等相关数据,分析研究活动效果与读者需求之间的差距,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持续为诵读活动品牌注入新活力,提升读者满意度。

(三)线上线下活动对接,拓展经典诵读空间。新的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为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可能。经典诵读的线下活动主要是读者现场同台精彩演绎,其沉浸式体验和直观感受冲击能加深活动体验;线上主要方式是读者通过新媒体如微信小程序等载体或朗读亭等新设备,线上诵读,通过“云”展示分享,此种方式增加了活动的即时性和灵活性,参与途径更加便捷。经典诵读活动并不需要局限于某一种单一的方式,可以立足本馆优势和特色,建立线上线下多方式融合对接,从多渠道激发读者参与兴趣。尤其可以尝试搭建互动平台,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建立起互动体系,引导读者直接参与项目设计,拓展经典诵读的参与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开放性、及时性、互动性等优势,突破传统活动参与的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让参与活动的读者有更灵活的展示空间和更丰富的互动体验。

(四)强化联动合作机制,以阅读推广助力人才培养。高校图书馆可发挥联动效应,实现经典诵读阅读推广主体的多元化。图书馆需要联合学校内部院系、行政部门、学生社团等机构和组织进行配合。高校图书馆通过经典诵读阅读推广,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培养其文化自信,充分发挥经典阅读的育人功能,这与高校其他职能部门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高度统一,这也是高校内部实现通力合作,共同开展经典诵读阅读推广活动的基础。在合作实施过程中,可采取两条并线合作的方式,一条线是图书馆联合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宣传部;另一条线是图书馆联合相关学生社团、大学生志愿者等。联合学校职能部门能提高活动层级和扩大活动参与面,吸纳学生社团和志愿者能保证活动贴近读者需求,保持其生命活力。通过以上多元化主体的通力合作,将活动深化至高校各角落,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增强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贡献和作用。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图书馆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后浪与前浪
图书馆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