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校师范生培养模式研究

2022-08-04 17:08高进陈永忠冯雪瑜
成才之路 2022年18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校核心素养

高进 陈永忠 冯雪瑜

摘要:对现有的师范生培养模式进行检视,不难发现还存在师德培养未铸魂、师能训练未体系化、协同育人机制未完善等问题。文章分析“阳江职院”师范生培养模式创建的背景,探讨培养大专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和当前高职院校师范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要设置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多元互补的师资队伍,搭建两个素养提升平台,构建一个实训新模式,建立三所基地学校,创立一个协同育人机制。

关键词:高校;师范生培养模式;核心素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G6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8-0019-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岭南师范学院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师范生培养模式研究”(LSJG1JC811)研究成果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从“知识本位”时代迈入“核心素养本位”的新时代,更加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师范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关键。这就为师范教育“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指明了方向。高职师范院校要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原有的师范生培养模式,这关系“准教师”的未来发展,也关系高职院校师范专业的发展。本研究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创建了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阳江职院”)师范生培养模式,为培养高职师范生提供参考。

一、“阳江职院”师范生培养模式创建的背景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公布,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中国基础教育也进入了核心素养新时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中小学开始全面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是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阳江职院”也开始思考: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包括哪些?高职师范专业该如何培养大专师范生的这些核心素养?

培养未来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要坚持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的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因此,它应基本包括:与新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学科核心素养、跨学科素养、创新融合素养等。若以核心素养来看,它应涵盖“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应细化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教师是基础教育的奠基石,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小学教育。因此,“阳江职院”培养的大专师范生,自身既要具备以上六大核心素养,还要具备毕业后培养小学生相关素养的从教能力。

二、培养大专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养大专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这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要求

“阳江职院”师范生扮演着当下“学生”和未来“教师”的双重角色,应既要培养其核心素养,也要培养其良好的教育力。“阳江职院”师范专业要坚持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蓝本,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将该目标细化、具体化,创建一个合宜的培养模式。这是“阳江职院”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使命。

2.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迫切需要专业化的人民教师。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阳江职院”大专师范生在职前培养阶段,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目标,实施有效的师范教育,切实培养师范生的核心素养,让师范生逐渐成长为合格的乃至优秀的小学教师,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3.这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必须要培养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而培养大专师范生的核心素养,既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深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时代要求,也是构建现代化高质量教师队伍的现实需要。

三、当前高职院校师范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阳江职院”作为地方高等职业院校,在大专师范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师德培养未铸魂

教师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师德,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德高者,方可望重。本校师范生培养存在重学术、轻师德的问题,师德与师能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分离。师范生在“师德”养成方面如何知行合一,尚未落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爱岗敬业精神欠缺。个别师范生把教师对育人事业执着的追求和自身高尚人格的修养抛诸脑后,不用心学习优秀教师的敬业精神,不认真领会爱心育人的要义。二是攀比心态严重。个别师范生考虑今后的职业,攀比心态严重,缺乏人民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甚至“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专心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却一门心思兼职创收。

2.師能训练未体系化

师能,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本要素。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胜任工作的法宝。师范技能未扎实,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师范生教学能力与技能不够;对开展学科教学要如何紧扣核心素养,了解得较少;对新的技术应用能力不够;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班级管理的能力、问题学生的管理能力等,都需要培养和学习。

3.协同育人机制未完善

教师教育的实质是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工作重心还是在职前师范生培养。几乎所有院校都重视与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基础教育学校协作,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建构发展共同体,但紧密型实质型协作不够充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基础教育学校参与师范生人才培养过程较少,主要是提供见习、实习的场所,向高校输送部分外聘教师,为高校开设基础教育一线的各类讲座等,学科共建共享、课程共建共享等尚缺乏。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存在脱离现象,相互之间缺少融通。

四、核心素养导向下师范生培养的“阳江职院”模式

1.“阳江职院”模式概述

“阳江职院”模式主要是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优化师范生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方式、基地学校等,解决如何在这个模式内进行项目合作、教学互动、共同研究、资源共享等问题。

2.“阳江职院”模式关键点

(1)优化师范生培养目标。调整培养目标,兼顾学术性与师范性,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有学科素养、有教育素养的合格小学教师。

(2)创建协同育人机制。新师范背景下,师范生的培养要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发挥“阳江职院”三所附属学校的优势,整合当地研学力量,构建高校与基地学校协同育人机制。

(3)改革师范生实训模式。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聘任附属学校优秀的一线教师为教学法教师、教学技能教师,夯实师资队伍;把教学技能训练的微格教室直接建在附属学校里,让师范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训。三所附属学校作为师范生的实训基地,是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的最大保障。

3.“阳江职院”模式具体解读

(1)设置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一是学科课程,以主教学科为主,以特长学科为辅。二是师德课程,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红色经典课程、三生教育(生命、生活、生存)课程,涵养高尚师德。三是生涯规划课程,包含生涯规划课程和领导力课程,着力培养师范生生涯规划能力和未来领导能力。四是实践课程,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师范生能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实践育人。

(2)建设多元互补的师资队伍。整合各方力量,形成了本校教师、社会组织企业兼职教师、附属学校教师、社会精英朋辈导师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多元化教师团队。“阳江职院”教师负责师范生专业理论课程的教授,社会组织企业兼职教师负责领导力培训课程的教授,附属学校资深教师讲授教学技能课程并指导师范生学会教学、学会育人,社会精英朋辈导师负责师范生反思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

(3)搭建两个素养提升平台。一是建立一个校内提升平台。整合“阳江职院”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先进示范基地、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等平台资源,通过课程、社团、活动、研究、竞赛等多种形式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二是建立一个校外提升平台。2017年,本院为提升师范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质,与华南师范大学创业团队合作,开设青励精英成长营。培训的第二年,师范生以朋辈导师、助教的身份,到本院三所附属学校及阳江地区的小学,组织开展中小学版本的青励工程社会公益实践活动。

(4)构建一个实训新模式。一是到本校三所附属学校见习或实习,也可作為德育副班主任协助进行班级管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二是到阳江偏远的学校、有需求的学校开展学科培优课堂、素质课堂,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三是师范生作为研学导师,参加阳江中小学校组织的研学实践活动。

(5)建立三所基地学校。本院师范专业教师与三所附属基地学校教师携手开展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工作,积极探索创建新的教育实习管理体制,将附属基地学校建设成为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进修为一体的全新基地学校,以打破中小学与大学之间的长期隔阂,成为在职教师学习和研究、师范实习生锻炼和成长的基地,促进双方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样,既能满足本院培养师范生应获得中小学教学实践支持的需要,又能满足附属学校企盼用先进理论引领教师职后发展的需要。

(6)创立一个协同育人机制。整合多方资源,探索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中小学、社会“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合力,共同负责高职师范生培养的系统工作,共同助力师范生核心素养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阳江职院”为例,在本院师范生的培养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及资金支持,这是推动地方师范人才培养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阳江职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结合校内校外的资源,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中小学是师范生实践的重要平台,“阳江职院”三所附属学校支持并参与打造新的协同育人模式,共同培育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优秀师范生。社会是重要的补充力量,根据“阳江职院”实际,社会组织企业整合多方资源,与本院共同研讨制定适合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并负责项目的组织及执行,助力阳江及周边地区师范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林叶舒.教学实践视野下师范生核心素养养成路径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20(03).

[2]张琴.论全面发展视域下的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J].江苏高教, 2017(09).

[3]杨晶晶,李根.核心素养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以运城学院为例[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

[4]佟海兰,李娜.高职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

[5]刘旭,白解红.我国教师教育转型期师范大学办学模式改革略论[J].教师教育研究,2006(03).

[6]张春海.论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师教育变革[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7).

[7]蔡俊.“一核四维”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略[J].黑龙江教育, 2020(11).

[8]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9]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 2016(10).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re Competence

———Take Yang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Gao Jin1, Chen Yongzhong2, Feng Xueyu3

(Yang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angjiang 529500, China; Experimental School Affiliated to Yang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angjiang 529500, China; Sanli School, Yangdong District, Yangji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Yangjiang 529500, China)

Abstract: By examining the existing training mode of normal student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has not cast the soul,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ability has not been systematized, the training mode is single and closed, and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normal students in "Yang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cultivatin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llege normal student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training mode of normal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oints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a four in one curriculum system, build a diversified and complementary teaching team, build two literacy improvement platforms, build a new practical training mode, establish three base schools, and create a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Key words: collegesanduniversities;trainingmodeofnormalstudents; corecompetence; talenttraining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高校核心素养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