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医附院:砥砺奋进八十载 守正创新谱新篇

2022-08-08 06:01张晓利
中国医院院长 2022年14期
关键词:附院贵州省医疗

文/本刊记者 张晓利

砥砺奋进80余年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乘着高质量发展之风,坚持守正创新,向着“研究型优质医院”再登峰、谋新篇。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贵医附院”)是有80余年历史的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医院,是贵州省的龙头骨干医院。医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贯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履行公益担当、服务百姓健康,在疾病预防治疗、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发展上奋勇前行。

在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当下,贵医附院在党委书记李海洋、院长左石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踔厉奋发、大医为民,为贵州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力量。

擦亮品牌 保持强劲势头

贵医附院自1941年成立初期,便云集了一大批来自协和医学院的医学精英,且在办院理念、规章制度、组织架构上亦多参照协和医学院,形成了诊疗规范、治学严谨的优良作风,有着“小协和”之称。80余年来,医院历代先贤跋涉求索、辛勤耕耘,立足资源、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挖掘潜力,成就了医院贵州龙头、西南区佼佼者的行业地位。

新时代,如何进一步擦亮医院品牌,保持强劲势头,提高医院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医院潜心在做的一件大事。

李海洋认为,医院应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干部职工队伍。医院精神面貌是当地百姓及地方政府最直观的印象。做强医疗服务能力保障,为患者提供最优方案解决健康问题是医疗机构最重要任务。同时,培养医学人才、开展科研创新也是医院的重要职责,“以医疗为基础,以教学和科研为两翼”是医院发展的根本理念。

“这些工作都需要不断创新。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医院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从改革中找到发展的动力,促使医疗再登峰,科研、教学不断提升。”李海洋表示,2022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医院将坚持高质量发展主旋律,抓住重大机遇,推动医院进入医、教、研、管、防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为此,医院着眼于长远战略发展,加强医院顶层设计,力争做到九个“新”突破,即: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医疗服务开启新模式、学科建设形成新特色、科学管理呈现新气象、教学科研再迈新征程、人才队伍得到新发展、医院文化发掘新内涵、带动效应实现新跨越、支持保障取得新突破。

在这样的基调下,医院领导班子充分分析了医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据左石介绍,2022年“新国发2号文件”再次赋予了贵州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作为贵州省最强的一家综合医院,必将会随着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迎来发展的新契机。

贵州省在贵安新区(全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规划建设了贵安医院,为贵医附院带来新机遇。贵安医院由贵医附院以“一院两区、一体化管理、同质化医疗”的模式全面托管,不仅服务贵安地区的老百姓,还将辐射全省,成为贵州省区域医疗中心、贵州省医学人才培养新基地。

对贵医附院而言,贵安医院建设不仅是一项为全省卫生健康事业注入新动能、增添新优势的民生工程,也是医院弥补老院区发展空间受限,提高服务能力,擦亮品牌的一张王牌。

值得强调的是,李海洋带领医院以传承贵医精神为依托,构建立体特色文化体系。如,医院修订院史,深入挖掘医院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逐年推出系列文化产品,传承、弘扬文化;策划专题报道,形成树典型、学先进之风等。医院还建立了“院党委领导、宣传部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和科室积极参与”的大宣传工作体系,引导全院职工树立“大宣传”理念。

与此同时,贵医附院从医疗质量与安全、学科建设、医保支付改革应对等板块入手,通过技术创新、管理革新和服务更新,开启擦亮医院品牌、守正创新谱新篇之旅。

专项整治 提升就医感受

在左石看来,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发展、谱新篇的生命线。而医疗质量=医疗效果+医疗服务,同时医疗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就医感知体验。

为此,医院打出系列组合拳。据分管副院长李伟介绍,医院明确了质管层级结构,形成了以院领导、各管理委员会组成的决策层,由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组成的控制层,以及由科室质控小组、医务人员组成的执行层三级架构,做到全员参与、全院覆盖。与此同时,医院理清质管工作思路,明确了定位、管理重点和推进方案,并通过PDCA循环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以解决群众看病排长队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为例,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路径和程度便可一目了然。

据左石介绍,位于贵阳市主城区的贵医附院,门诊日均人流量在8000~12000人次。如何解决群众看病排长队问题,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自2021年10月以来,贵医附院便开启了专项整治行动。如,流程再优化,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患者在门诊可一站式完成预约服务、挂号、缴费、退费、医保咨询服务、检验检查报告单等服务。同时,医院针对患者容易扎堆的影像科发力,通过优化设备布局、合理分流以及新增MR检查设备等措施,大大缩短了影像检查预约时间,等等。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管理团队

当然,项目的推进需要向管理要效益。为此,贵医附院群众看病排长队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每日开展现场巡查,列出“现场巡查问题及解决清单”,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据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处副处长莫非描述,医院按照存在问题、现场调研、解决方案、推进情况、督导检查等形成解决排长队的工作台账,每天进行现场督查并形成巡查日报,每周五召开专项工作推进会,“完成一项,对账销号一项”。医院还开设了服务投诉中心,及时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

解决“看病排长队”是医院质量管理的一个“小切口”,但足以窥见医院“敢于真刀真枪、见筋见骨的改革”的风格。

做强学科 做研究型医院

学科强,医院自然就强。同时,学科布局要结合医院总体战略。新征程下,基于贵州省龙头医院的担当,贵医附院将“打造研究型优质医院”设为奋斗目标。

那么,学科如何围绕这一战略布局呢?医教研管协同发展,充分发挥科研服务临床、学科引领专科的积极作用,是贵医附院强学科的智慧。

据分管副院长黄海介绍,去年,医院出台了9个有关人才建设的文件,将人才的引进、培养、考评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医院还制订了学科建设与评估管理办法,设计了科研管理与学科评估系统,以便对学科动态评估。“学科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落实到临床诊治能力怎么样”。因此,学科的医教研管都是以临床诊疗能力提升为目标,这个目标导向在医院是清晰的。为了促进科技创新,贵医附院已经或正在打造多个研究平台,对医院的发展形成了助推作用。

据科研处处长陈腾祥讲述,恰逢贵州省卫生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和省科技厅“贵州省科学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历史机遇,医院建设了“贵州省精准医学研究院”和“贵州省医学测序中心”。同时,医院获批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工信部批复的“5G+预防式健康管理医工结合项目”,开展医工结合创新研究。“当下,医院科研氛围特别强,不仅科研项目申报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也有一批科研人才正在茁壮成长,我们的创新人才队伍会逐渐繁荣起来。”陈腾祥说。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积极拥抱 直面医保改革

强内涵的同时,直面医改,适应医改,也是贵医附院守正创新谱新篇过程中反复强调的大事。其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必然会给医院带来巨大挑战。大势所趋下,左石主张“以积极的态度拥抱改革”。

医院深知,支付方式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制度和管理要随之而变。于是,医院要求,一是要强化支付方式改革培训,让临床充分了解相关知识;二是医保部门要掌握关键要点,明白医院如何顺利推行;三是提高病案质量管理;四是运营部门要做好运营分析;五是加强信息化支撑。

具体如何快速把外部压力转化为医院发展动力?总会计师谌贻萍表示,医院成立医保支付委员会和支付改革工作组,推行“医保+医务、财务、临床、运管、网络等”MDT管理模式,实施“6专+X”组合拳。

同时,医院搭建了三大管理体系:“以医疗质量、医疗效率为核心,基于DRG+RBRVS”的绩效考核体系、预算及成本管理体系以及学习交流体系。医院还建立了数据分析预警机制,构建了基于DRG的费用结构分析模型。

“我们就是要做到管理制度化,制度管理流程化,流程管理表单化,表单管理信息化。”谌贻萍讲道。

医保处处长唐萍分享了具体举措,医院在科室和医生层面定期开展培训,让临床医生充分了解医保对于临床诊疗的“红线”规定。2020年,医院还启动“临床新晋科主任脱产轮岗至医保处工作3个月”行动以学习、理解医保政策,同时也促进了医保处人员对临床知识的了解。

让她对工作充满信心的是,领导的重视,以及对医保人员的补给。“医院为医保处重新配备了人才队伍,还积极推动MDT协同管理。”唐萍笑言,与此同时,医院还借力信息技术,将医保规则嵌入HIS系统,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控。去年,医院又引入了智能医保服务体系和基于价值医疗的医保智能监管,进一步增强医保服务和医疗服务之间的系统性、协调性、整体性。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贵医附院正紧跟国家政策拥抱改变,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各项工作中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将贵医附院打造为高质量发展样板,将“研究型优质医院”愿景照进现实。

猜你喜欢
附院贵州省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专家集体跳槽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高校为1300余名湖北学子寄加餐券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