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集团总医院:赓续北大荒精神 建设卓越团队

2022-08-08 06:01黄柳
中国医院院长 2022年14期
关键词:总医院北大荒医疗

文/本刊记者 黄柳

作为一家拥有独特精神文化传统的医院,北大荒集团医院正以前瞻性的发展思路,以科学系统的质量安全体系,打造黑土地上的明星医院。

何为北大荒精神?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从人迹罕至的“莽莽荒原”到富饶丰盈的“中国饭碗”,几代拓荒人在半个多世纪里锤炼出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秉持如是精神传承,在原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总医院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北大荒集团总医院(原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在1969年正式成立。因鲜明的肿瘤治疗特色,医院在1988年被省卫生厅批准同时挂牌黑龙江省第二肿瘤医院。

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和急救于一体的大型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教研一体化运行,医院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附属第一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十一医院。医院现由院本部、香坊分院、哈一机分院及3个社区服务站组成。肿瘤治疗、康复治疗、布病治疗是医院特色专科,医院在2018年正式通过国际康复质量认证委员会(CARF)认证。

院长王东华向《中国医院院长》回顾并展望,他说道,“过去数年,医院走出了一条大发展、快发展的道路,各项业务指标持续攀高。在‘十四五’期间,我们明确了要从‘大医院’转型发展为‘强医院’,坚持走‘大综合、强专科’发展之路,以建立高水平的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把医院打造成百姓信赖、职工幸福、同行关注、特色鲜明、科系齐全的省内一流医院!”

“十四五”关键之年的关键举措

经历了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北大荒集团总医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筑牢疫情防控防线,通过扎实体系建设,强化精准防控,医院在2019—2022年持续保持稳定的业务增长幅度。细致比较2020—2021年数据发现,医院在床位总量固定的前提下,住院人次从约4.8万增长至6万,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提升0.7个百分点,但住院患者平均费用下降约1500元,患者平均住院日下降约0.9天……疫情重压下,化挑战为动力,数据佐证北大荒集团总医院的管理精进成效。

王东华向记者表示,2022年是医院“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的关键年。今年医院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一个总要求,五个总目标,十一项重点任务”,简称“1511”。其中,“一个总要求 ”就是“以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疫情防控与医院发展,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提效率、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加快构建医院新的发展格局”;“五个总目标 ”包括“经济发展目标、质量与服务目标、学科建设目标、技术提升目标、后勤保障目标”;“十一项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党建、疫情防控、经济结构调整、科教研能力提升等内容。

围绕医院“十四五”规划及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2022年医院管理路径被明确为“搭建一个平台,依靠两个保障,夯实四个支撑。实现一个目标”。依据这“24字”管理路径,医院运营管理强调如下着力点:一是继续打造省第二肿瘤医院品牌,扩大肿瘤科系的地域影响力;二是进一步提升肿瘤、康复、布病治疗的学科影响力,以特色专科品牌带动医院品牌提升;三是提高医院病种质量管理能力、疑难重症收治能力,进一步优化病种难度(CMI)结构;四是强化专科及专病门诊、开展线上诊疗,实施门诊差异化服务,促进多学科协作。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最终实现收入结构调整、医保结构调整、病种结构调整“三调整”目标。

目标确立与目标实现需要有一个坚实的后盾做支撑。王东华表示,医院“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确立及2022年工作总体思路的实现,主要基于医院卓越的团队建设基础之上。在多年发展过程中,医院通过各种有效举措,打造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则胜”卓越管理团队,这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卓越管理团队打造的秘籍

王东华表示,北大荒集团总医院领导班子深谙卓越团队建设是一道永恒的课题。他从多方面展开了阐述,包括广纳人才、实施人才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学习型组织、融医院文化于制度体系、调动员工积极性、建立社会责任价值取向等。

其中,他特别强调,医院要树立长远办院思想,制定明晰、可行的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并让医院的未来清晰地呈现在每个管理团队成员面前,让管理团队成员看到医院在朝着规划目标持续发展,如此,极大地增强员工发展医院的信心,提高员工安全感和稳定感。

让员工安心、放心干事业,王东华还表示,医院领导班子一方面要把医院利益、科室利益、员工个人利益有效地关联起来,调动员工积极性;另一方面对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或制度要让员工积极参与制定,提升制度的合理性与贯彻力。

知行合一,王东华自20世纪90年代自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外科系毕业后,扎根北大荒集团总医院,从事临床业务、管理工作均已超过20年时间。

北大荒集团总医院管理团队

他坦言人才队伍的建设进无止境,医院要与时俱进做好这项工作,具体包括: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和晋升渠道,促使人才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提供更好的、全面的服务;积极创立良好的医院文化和核心目标;充分挖掘医院团队的潜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不断强化医院实力。

化危为机 患者体验因疫升级更优

疫情重压下,从管理中寻找突破空间,全面呈现管理效能,北大荒集团总医院的医疗服务改善与升级工作有着最为集中的体现。

医院党委副书记王德智介绍,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利用3年时间,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等9项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做到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疫情之中,医疗机构处于社会舆论与危机事件的高度敏感地带。“步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我们对发热门诊、发热患者留观区、住院患者缓冲区进行了扩建及优化的工作,确保有序收治、将疫情风险降至最低。”王德智介绍,医院为适应疫情防控需要实施弹性工作制,因此更加强化了精准防控措施,“院内每位工作人员的形成轨迹都精准到3小时以内,有利于精准研判院内感染的风险,避免不必要的停诊,确保群众正常医疗需求。”

从流程到细节,北大荒集团总医院在疫前就大力推动的互联网医院,在疫情中全面发力,“且将各项优势真正发挥到位了!”王德智介绍,在疫情较为严峻的时期,线上诊疗较好满足了肿瘤等患者的刚性医疗需求,在院内及社会层面获得了一致好评,“医生的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配合一系列考评措施,当前通过线上问询进而入院治疗的患者转化率比疫前大幅提升。”

北大荒集团总医院

针对院前与院后的患者体验改善,医院在预检分诊关口前移、为方便老年患者就医增加志愿者服务的同时,建起了4个采暖等候大棚,而顺应防控要求通过互联网医院精确等候时段,患者等候就医的舒适度与效率极大提升。面向出院患者及家属打印病历、结算等各类需求,医院在院内阳光大厅及第一住院部分别建起面向患者及社会面的一站式服务中心。

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医院党委发起了“双一百”的便民利民号召,“包括上述措施,我们发动职能科室在院内实施了一百项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举措。”王德智还表示,改善医疗服务需要集思广益,更需要融入专业性,比如护理品牌大赛中,“为了方便乳腺癌术后患者穿脱衣服,我们肿瘤科护士就发明了拉链斜缝的病号服,暖心之举受到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认可。”

质量先导 开放式协同成就最佳医疗

作为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的分管领导,医院副院长张宇同时分管医院外科系等,他表示,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运行中永恒的主题,但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让管理者一劳永逸。他进而总结这项系统性的工作至少要包含以下层面:一是关于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顶层设计问题;二是关于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动态设置与管理问题;三是关于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法问题;四是关于医疗质量与安全动态评估与持续改进的问题。

领导重视,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职责分工明确。他表示,这样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建设才能是多维度、无死角的广覆盖,从院前、门诊、住院、诊断、治疗、出院、随访纵向全过程覆盖,各科室、各部门横向全方面覆盖。而管理落脚点在人,这就要求发起人、执行人、监督人、考核人的职责分工要明确到位。

医院持续开展“医疗质量安全年”活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所有院级指标要让每一名员工知晓和遵从。

抓主要矛盾环节,医院创新“外科科主任管理论坛”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即外科科室主任自己讲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方法,其他科室主任提问,分管院领导点评。在重要的医疗质量管理专项活动中,医院注重建立跨部门协作运行机制,使整个医疗管理团队融为一体,打破部门壁垒,提高管理效能,提升团队整体管理能力。

以卓越团队建设为先,医院始终以“北大荒精神”为旗帜,致力于积极培育医疗单位特有文化,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做人民的好医生,做黑土地上的好医疗。

猜你喜欢
总医院北大荒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菲律宾总医院院长黎亚士比接种新冠疫苗
多彩的秋天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不懈开拓谱壮歌
垦荒人的信仰:让“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学界泰斗 德高望重——记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教授程炳权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