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非编码RNA-LUNAR1在成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特征及预后相关性*

2022-08-08 07:53任建敏尤伟波许能文张小耀李琳洁丽水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血液科康复科浙江丽水323000
临床检验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淋巴细胞引物白血病

任建敏,尤伟波,许能文,张小耀,李琳洁(丽水市中心医院 .检验科,.血液科,.康复科,浙江丽水 323000)

成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T-ALL)是一类常见的急性白血病[1]。虽然初治T-ALL患者缓解率可达55%~70%,但绝大多数患者复发,最终只有25%~30%可治愈[2-3]。从机制上寻找T-ALL 复发耐药的根源是深入解析白血病复发耐药原因的关键。一项在《Cell》杂志发表的急性T 淋巴细胞白血病RNA测序(RNA-seq)研究发现,在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存在高度特异性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UNAR1(leukemia-induced noncoding activator RNA,LncRNA-LUNAR1)[4],位 于15q26.3,是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R)基因附近的1个非编码RNA,其mRNA由491个核苷酸组成,包含有4个外显子和1个Poly(A)。研究表明,LUNAR1上调可以预测小儿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不良预后[5]。本研究旨在检测成人T-ALL患者体内LncRNA-LUNAR1的表达水平,分析LUNAR1在参与T-ALL的复发耐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以期为进一步针对T-ALL复发耐药的药物开发提供潜在的分子靶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丽水市中心医院血液科就诊的34例初发T-ALL的患者、19例T-ALL复发患者。其中初发T-ALL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28~71岁,中位年龄37 岁;T-ALL复发组:男11例,女8例,年龄33 ~67岁,中位年龄44 岁。另收集同期门诊检查的体检健康者25例患者作为健康人对照,男11例,女14例,年龄17~65 岁,中位年龄 42 岁;健康人对照组、T-ALL初发组和复发组在性别构成比例、BMI、年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LL诊断及分型均根据WHO 2016 标准[6]。初发组纳入标准:(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确诊的患者;(2)均经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分型检查确诊者;(3)未接受激素、化疗药物等治疗者;(4)初次确诊者。复发组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白血病的WHO最新分类诊断标准》[5]中关于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严重贫血者;(2)严重出血者;(3)预计生存期小于2 个月者;(4)存在其他恶性肿瘤者等。本研究经丽水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临床研究审(2016)第(48)号],各研究对象知情同意。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TRIzol 试剂、逆转录试剂盒、100 mg/mL 链霉素和 100 U/mL 青霉素 (大连TaKaRa公司),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北京索莱宝科技公司),荧光定量 PCR 反应体系(PowerUpTMSYBRTMGreen Master Mix,美国 Applied Biosystems公司),RPMI-1640 培养基(美国 Invitrogen 公司),胎牛血清(美国Hyclone 公司),去甲氧柔红霉素(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细胞周期分析试剂盒(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公司)。NanoDrop One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龙跃生物科技发展公司),FACSCanto流式细胞仪(美国 BD 公司),ABI 7500 循环仪(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

1.3 细胞分离 用EDTA-K2抗凝管收集治疗前T-ALL患者骨髓液2~4 mL,按照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试剂说明书分离单个核细胞。

1.4 RNA提取与实时定量荧光PCR 取上述各研究对象约3×106个PBMC,使用 TRIzol试剂抽提总RNA,NanoDrop One 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RNA 样本吸光度(A)值,取 A260nm/A280nm值为 1.8 ~2.0的样本用于后续试验。RNA样本置于-80 ℃保存。按照逆转录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将2 μL RNA样本逆转录为cDNA,样本置于-20 ℃保存。使用Power SYBR Green进行实时定量荧光 PCR 分析,以GAPDH为内参照。使用Primer 3在线引物设计软件进行引物设计,LUNAR1 和GAPDH 的PCR 引物参照[7],并由上海铂尚生物科技公司合成。LUNAR1上游引物序列:5′-CTCTTAAGTGAGGGCTC TCCT-3′,下游引物序列:5′-TTGTCTCCGCCAGGAG ATATCA-3′;GAPDH 上游引物序列:5′-TGGTCTGT ATTGTCAACGGATT-3′,下游引物序列:5′-AGTGGC AGTGATGTCTTCTGG-3′。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20 μL:包括 PowerUpTMSYBRTMGreen Master Mix 10 μL,10 μmol/L 上、下游引物各 0.6 μL,cDNA 模板 0.3 μL,灭菌去离子水 8.5 μL。反应条件:94 ℃预变性 60 s;94 ℃ 变性 15 s,60 ℃ 延伸 60 s,共 40个循环。LncRNA-LUNAR1 于 60 ℃时使用 High Resolution Melt(HRM)Software v3.0,1 软件采集荧光信号,并分析熔解曲线。使用2-△△Ct法计算和归一化LUNAR1 的相对表达量。每个样本均设3个复孔,计算其均值。

1.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Annexin V/PI法)将上述复发组分离的单个核细胞200 μL接种于6 孔板,各孔含 5 ~10×105个细胞。以 LUNAR1 基因表达值的中位数定义高、低表达组。分别加入5 nmol/L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以不加药作为空白对照组(细胞悬液),置于37 ℃、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温育18 h 后收集细胞,用PBS洗涤 2 次。重悬于 200 μL Binding Buffer 中,按照如下分管要求加入4 μL 0.5 mg/mL PI和2 μL Annexin V-FITC溶液。空白管:不加染料;2个单染管:只加 PI 和 Annexin V-FITC;实验管:加入 PI 和Annexin V-FITC;阴性管:空白对照组加入PI和Annexin V-FITC。室温避光温育15 ~20 min。结果判断:左下象限显示活细胞,为(FITC A-/PI-);右上象限是非活细胞,即坏死细胞,为(FITC A+/PI+);而右下象限为凋亡细胞,为(FITC A+/PI-)。

1.6 数据库分析 下载 NCBI GEO 数据库(https:/ /www.ncbi.nlm.nih.gov/geo/)中的 GSE57982数据集及GSE110633数据集。分别对CUTTL1T急淋细胞系敲低LUNAR1或者IGF1R基因的RNA-seq数据以及60例T-AL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表达谱进行分析,获得T-ALL相关的RNA-seq原始数据以及患者资料信息。以RACE 得到的LUNAR1 全长信息作为LUNAR1 基因的表达区域,使用 STAR[8]比对分析软件和HT-seq[9]表达分析软件计算各个样本中LUNAR1基因的RPKM值,并根据数据量对这个数值进行归一化,从而得到每个患者样本中的LUNAR1的绝对表达数值。同样使用COX 回归分析比较 LUNAR1 基因高表达水平组(前 25%)与LUNAR1基因低表达水平组(后25%)中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析LUNAR1的表达水平与预后风险的关系。

1.7 统计学分析 所有结果均为3 个独立实验的平均值()。使用SPSS 软件包(21.0 版;SPSS,IBM,Armonk,USA)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显著性通过卡方检验或Student t检验进行。使用COX回归分析比较LUNAR1 基因高表达水平组与低表达水平组中患者的预后情况。使用Kaplan-Meier 法进行生存分析,并使用对数秩检验比较患者组之间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髓中 LUNAR1 基因的表达 初发成人T-ALL患者骨髓内 PBMC 中LncRNA-LUNAR1 的表达水平(5.61±2.75)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0.35±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6.39,P<0.001)。进一步进行初发T-ALL 患者和复发T-ALL 组比较,结果发现复发 T-ALL 组患者骨髓内 PBMC 中LncRNA-LUNAR1的表达水平(23.95±9.79)亦显著高于初发 T-ALL 组(5.61±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P<0.001)。

2.2 LUNAR1 基因高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分别使用柔红霉素处理LUNAR1 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骨髓分离淋巴细胞,结果表明,高表达LUNAR1组中T-ALL细胞凋亡比率较低表达LUNAR1 组显著降低(4.06% vs 10.70%,P<0.05),见图 1。

图1 LUNAR1基因的表达对去甲柔红霉素处理后肿瘤细胞的凋亡的影响

2.3 LUNAR1的高表达提示T-ALL 患者预后不良使用 COX 回归分析比较 NCBI GEO 数据库GSE110633数据集中LUNAR1 基因高表达水平组与低表达水平组中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证实,LUNAR1高表达与T-ALL 患者预后不良相关(HR =1.86,P =0.002)。见图 2。

图2 高、低表达LUNAR1的T-ALL患者的生存率曲线

3 讨论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疾病相关的LncRNAs被发现与报道,这些LncRNA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可以作为关键的生物学标志物用于疾病诊断、预测与治疗[7,10]。LUNAR1在多种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并可能通过细胞周期调控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5,7]。本研究发现,LUNAR1 在初治成人T-ALL患者骨髓内淋巴细胞中高表达,且复发患者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初发患者,并证实LUNAR1 的高表达与T-ALL 的预后不良相关。进一步进行功能试验发现,LUNAR1 基因高表达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故而笔者认为,LncRNA-LUNAR1 可作为诊断、预后和预测成人T-ALL治疗反应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有关LUNAR1 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有学者认为,LUNAR1 表达受IGF1R 基因座中高活性增强子控制[4]。LncRNA-LUNAR1 可以结合在IGF1R 的启动子和LUNAR1 自身的增强子上,招募RNA 聚合酶Ⅱ以及转录激活元件,活化IGFR1 基因的表达。Peng 等[7]证实 E2F1、cyclin D1和p21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LUNAR1 的功能靶点。此外,Qian 等[10]证实,LUNAR1通过miR-495-3p/MYCBP 轴加速结直肠癌进展。故而笔者比较了敲除 LUNAR1 基因以及IGF1R基因的RNA-seq 数据,发现尽管分别敲除LUNAR1基因和IGF1R 基因导致的调变基因有部分重叠,但是仍然存在大量不同的基因,提示了LUNAR1基因除了主要影响IGF1R 外还存在其他的靶基因。

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尚未对LUNAR1对成人T-ALL的诊断价值以及LUNAR1的表达与成人T-ALL 患者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IGF1R 作为 LUNAR1 的潜在靶基因,GF1R是否与LUNAR1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也需进一步证实。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LUNAR1 可作为潜在分子标志物来筛查成人T-ALL 的发生以及评估患者预后情况。为提高成人T-ALL临床疗效,减少复发耐药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猜你喜欢
淋巴细胞引物白血病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应用价值中的研究进展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玉米杂种优势类群划分高多态SSR引物筛选
甜菜全基因组SSR引物的筛选与评价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马铃薯SSR引物的开发、特征分析及在彩色马铃薯材料中的扩增研究
有关PCR扩增过程中的疑虑与剖析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HIV感染者/病人CD4+T淋巴细胞检测及情况分析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