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理念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及对脐带脱落的影响

2022-08-08 14:05贾艺敏
全科护理 2022年22期
关键词:残端脐部断端

贾艺敏,张 茜,刘 娟

新生儿出生后脐带会被医生剪断并结扎,以至于脐带的残端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创面,且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功能尚欠完善,故进行脐部护理是新生儿出生后极为重要的课题[1]。临床上现常采用包扎护理法以应对新生儿脐部干预,可促进脐部愈合,但可能出现新生儿脐炎[2]。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EENC)是2013年由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公室所提出的,其目的在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改善新生儿健康水平。EENC包括母婴皮肤接触、延迟脐带结扎、新生儿复苏、袋鼠式护理等,相关研究指出,实施EENC可降低新生儿低体温的发生风险,改善其短期临床结局[3]。研究表明,脐部自然干燥法可促进脐带残端脱落,减少脐部出血[4]。本研究旨在探讨EENC理念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脐带脱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5月我院123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单胎;②自然分娩;③出生时体重2.5~4.0 kg;④家属均已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等。排除标准:①先天缺陷新生儿;②有羊水污染、宫内窘迫等异常出生史;③恶性肿瘤;④严重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等疾病。依据脐带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1例,男32例,女29例;胎龄37~42(38.00±0.52)周;出生时体重2.5~4.0(3.26±0.45)kg;出生时Apgar评分8~10(9.00±0.26)分。观察组62例,男30例,女32例;胎龄37~42(39.00±0.47)周;出生体重2.5~4.0 (3.25±0.49)kg;出生时Apgar评分8~10(9.00±0.28)分。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护理方法 两组新生儿均依据国际助产士联盟和国际妇产科联盟建议,待脐带搏动停止后对脐带进行结扎,应用气门芯套扎行断脐处理,挤出残余血液。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脐部护理法。新生儿大小便及沐浴后应用75%乙醇对脐带残端及其周围进行消毒,应用纱布覆盖并包扎脐带残端,定期消毒并更换纱布,使其保持干燥,对产妇进行上述脐部护理指导,直至脐带残端自然脱落。

1.2.2 观察组 给予EENC脐部护理法。依据《中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专家共识(2020)》[5]建议,暴露脐带残端,不覆盖纱布,保持脐部及其周围干燥;于大小便及沐浴后对脐带残端及周围用清水清洁,不予以消毒剂,保持脐部及周围干燥;应给予新生儿宽松、柔软、干燥的服饰,尿布应低于脐部。对产妇进行上述脐部护理指导,直至脐带残端自然脱落。

产妇出院时对产妇进行相关指导,嘱其对脐带感染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便于后期电话随访调查,或嘱产妇定期到医院对新生儿进行随访。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愈合情况。脐带愈合等级:依据临床切口愈合等级[6]评估脐带愈合状态,甲级愈合指愈合良好,没有不良反应;乙级愈合指愈合欠佳,愈合区域有炎症反应;丙级愈合指脐部存在化脓情况,并需进行切开引流。统计脐部愈合时间。②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③比较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脐炎:依据《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的临床实施建议(2017年,北京)》[7]评估新生儿脐炎发生情况,包括脐周不存在发红症状,且脐周皮肤干燥,脐部没有异味等为正常;脐周皮肤存在轻度红肿,并有少量脓性分泌物为轻度;脐周皮肤存在中度红肿,渗出脓性分泌物,并存在哭闹不安、厌食、呕吐等为中度;脐周存在明显红肿发硬,有较多脓性分泌物,并存在异味,或有全身症状为重度。脐带残端出血:依据脐带出血标准[8]评估脐带残端出血状态,即脐部断脐后有血迹,每天为0.1 mL,即为脐带残端出血,统计脐带残端出血例数。

2 结果

表1 两组新生儿脐部愈合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比较

表3 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新生儿出生后医生将靠近其脐部一端脐带剪下,留下一小段脐带残端,由于脐带从剪断到根部脱落需要一段时间,而剪去后的脐带残端对于新生儿来说,易受到病菌感染,若处理不当可能引起脐带感染、脐疝等,所以新生儿出生后的脐带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9-10]。目前,临床上多以常规脐部护理法对新生儿进行干预,可调节经皮胆红素值,但脐部愈合时间较长[11]。有研究指出,自然干燥法可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减少脐部外翻[12]。

新生儿出生后需要进行脐带残端的结扎,结扎以后残端会逐渐的坏死脱落,若护理方式不适宜可能不利于其脐部愈合[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愈合等级水平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表明EENC脐部护理法可改善新生儿脐部愈合水平。常规脐部护理法通过75%乙醇消毒,对黏附于脐带表面的血液、羊水等有机物进行作用,使其发生变性、凝固促进保护膜的形成,对细菌在局部繁殖具有拮抗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脐部愈合,但因75%乙醇较为刺激,新生儿皮肤娇嫩,进行常规消毒时可能引起新生儿哭闹,致使脐部愈合时间相对较长[15]。应用EENC脐部护理法,通过清水清洁脐部及其周围,不影响华通氏胶分泌,可促进脐带残端正常皮肤组织的形成,缩短脐部愈合时间;加之暴露断端,可加速脐部水分蒸发,保持其干燥,避免潮湿环境造成细菌滋生,利于脐部愈合,并有利于观察脐带残端情况,及时处理其突发情况;且该方式操作简单,便于新生儿家属掌握,避免因错误的复杂操作影响脐部愈合[16]。

新生儿出生后脐带残端在2~3 d处于逐渐变硬的状态,华通氏胶分解形成大量多黏质,对脐带残端正常皮肤组织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17]。常规脐部护理法应用75%乙醇对脐部进行消毒干预,可发挥良好的杀菌效果,但该消毒剂对华通氏胶的分泌有所影响,致使脐带脱落时间相对较长[18]。而EENC脐部护理法应用清水清洁皮肤,对脐部及其周围正常菌群没有刺激作用,使其正常菌群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利于其抵御外源性致病菌能力的发挥,促进脐带断端脱落;且将脐带断端暴露于空气中,促进脐部水分的蒸发,为脐部提供相对干燥的生存环境,避免因环境潮湿引起细菌滋生,加速脐带断端脱落进程[19]。

新生儿若经常哭闹,就会引起腹腔气压增高,脐末端封闭的血管就极有可能出现不完全开放的状态,出现脐部少量出血的情况[20]。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新生儿脐炎、脐带残端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脐部护理方式在预防新生儿脐炎、脐带残端出血方面效果相当,均有较高安全性。常规脐部护理法通过纱布覆盖、75%乙醇消毒等为脐部隔绝外源性致病菌污染,降低新生儿脐炎的发生,但纱布覆盖致使脐部水分完全蒸发时间延长,脐部较长时间处于相对潮湿的环境,影响脐部断端结痂,且75%乙醇的刺激,使新生儿易哭闹,可能引起断端出血[21]。EENC脐部护理法通过暴露脐带残端,一方面使脐部处于透气的环境,不利于厌氧菌滋生,使伤口不易受到感染,降低脐部感染风险;另一方面,利于空气将其残端渗出血液中的水分带走,便于伤口结痂,降低残端出血,促进痂皮的形成,可对残端的新生组织进行保护,避免了病原菌的侵袭,减少新生儿脐炎的发生[22]。

综上所述,基于EENC理念对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干预可促进脐带脱落,改善脐部愈合水平,有较高的安全性,效果优于常规脐部护理。

猜你喜欢
残端脐部断端
宫颈残端癌的致病因素及预防分析
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后再骨折1例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楔形髂骨植入联合板状髂骨覆盖治疗胫骨骨不连
分析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腔镜和 阴式缝合阴道残端的疗效观察
对比观察保留与非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疗效与价值
穿露脐装注意事项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1)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