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都经验 加快村集体经济增量提质

2022-08-09 10:49唐彩云陈春萍钱爱丽
云南农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昆明市成都市集体经济

唐彩云,陈春萍,钱爱丽

(1.昆明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云南 昆明 650500;2.嵩明县农业农村局,云南 嵩明 651700)

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2021年是昆明市全面消除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关键之年。通过总结、分析成都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为昆明市村级集体经济“增量提质”提供有益借鉴和重要启示。

一、成都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中心,经济腹地广阔,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全市国土面积1.43万km2,常住人口2 093.78万,现辖12区5市3县和3个新区,共有261个镇(街道)3 043个村(社区)35 490个村(居)民小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37 785个。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 716.7亿元,财政总收入1 520亿元,农村集体资产总量达335.47亿元,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5.6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万元。2020年末,成都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有683个,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全面消除。成都市与昆明市农村集体的差异(见下表)。

2020年成都市与昆明市农村集体经济基本情况比较表

二、成都市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成都市村集体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好成绩,主要得益于先进的发展理念、坚实的产改基础、完善的政策体系和强大的人才支撑。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前提

成都村集体经济之所以发展速度快、发展亮点多,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们坚持解放思想、倡导先行先试,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着力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逐渐凝聚起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合力。成都市党政干部和村支部书记敢想敢干,特别是村支部书记,谈论的话题都是如何带头引领、发展壮大、追赶超越,调研组听到最多的是“村子需要什么,我要做什么,有哪些政策可以争取”的思考和诉求。成都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善做善为、谋划超前、政策精准、服务周到,方法得当。可以说他们已经把思想解放贯穿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了具体行动中。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他们始终以现代化的视野,密切关注全国各地尤其是发达地区的新趋势,跟踪最前沿的发展动向,从本村实际出发,取长补短、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勤于实践,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正是有了一流的发展理念和敢为人先的勇气,才有了成都市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流举措和超常规的发展速度。

(二)厘清关系,明确法人地位是条件

没有扎实的产改基础,农村资产权属就不清晰,资源资产就无法顺利流转、有效利用。为此,成都市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如期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回头看”和2018年、2019年、2020年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工作。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集体资产335.47亿元,资源性资产91.27万hm2。二是明确集体资产权属,制定出台《农村集体资产权属界定指导意见》,对易产生争议的18类资产权属进行界定,将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各类激励资金投入形成资产的所有权界定给集体经济组织,增加集体资产存量。三是巩固确认成员身份,全市23个县(市、区)均制定出台了集体成员身份确认指导意见,成员身份确认完成率达100%。四是落实资产股份权利,积极推动以经营性资产为主的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构建以集体资产股权为基础的利益联结机制,全市有经营性资产的村改革完成率达100%。五是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组织章程、完善“三会”制度、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六是依法确立市场主体地位,推动集体经济组织由地方性的登记备案全面转变为依法开展登记赋码,获得合法有效的市场主体地位。

(三)政策引导,完善制度体系是法宝

一是严格落实中央、省级工作部署。成都市出台了“农村党建18条”“促进集体经济发展20条”等政策措施,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 000万元专项资金。各县(市、区)建立“县级规划、乡镇计划、村级实施”的联动机制,结合本地资源和区域发展规划,实行“一村一策”,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扶持壮大集体经济。二是加大项目扶持力度。鼓励村(组)进行乡村规划,包装打造项目,县级统一评估,先成熟的项目先实施。每年争取1 0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集体经济项目“以奖代补”,通过“抓两头、促中间”起到示范引领作用。2020年,成都市举办“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场推进会”,发布了《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清单》,融资需求38.7亿元,预计投资41.5亿元。三是加强项目监管。运用项目化工作法,加快项目落实进度,推进集体经济项目实施可量化、可实施、可考核、可评价、可追溯,压实责任,推动管理规范、要素整合,严防集体资产流失。同时进行动态调整,根据项目收益情况、带动作用决定下一步的扶持力度。

(四)充实人才,提高干部素质是支撑

一是选优配强镇村领导班子,结合村级建制调整的契机,选派年纪轻、干劲足、能力强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将集体经济发展作为第一书记年度考评、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实现全覆盖。目前,成都市农村基层干部的平均年龄刚刚达到40岁,且有两年以上农村工作阅历,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注重孵化培育村社干部,实施“百镇千村头雁孵化工程”和“千村万人村(社区)后备干部孵化行动”,动态储备村(社区)后备干部1.5万多人。三是大力引进培养专业人才,引进培养适应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需要的乡村规划师、科技带头人、“乡村工匠”等专业技术人才1.3万多人和新型职业农民10万多人。四是成立乡村学院,依托本地资源禀赋,融合全国重要教学资源,将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培训内容,采取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培训方式,对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及其他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进行全覆盖轮训,不断提高集体经济发展能力。

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启示

2021年是昆明市构建“十四五”新发展格局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消除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关键之年,昆明市村级集体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都市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经验为我们加快昆明市村级集体经济“增量提质”提供了有益借鉴和重要启示。

(一)强化发展意识,解除思想桎梏

昆明市部分乡(镇、街道)、村(社区)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工作的解放思想不够,视野不宽,发展积极性不高,明显存在“等、靠、要”思想,仍然把眼光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抱团发展、合作发展的意识。部分县(市、区)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制度执行不到位,写在纸上的多,落在实处的少,村(社区)干部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有的县(市、区)组织部门牵头作用发挥有差距,在政策允许的范围整合横向部门政策资源、项目资源不够,县级配套资金迟迟不能到位。与成都相比,昆明在人口规模、经济基础等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差距,但思想认识方面的差距才是最根本的差距。我们要以成都为标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争做解放思想的勇者、抢抓机遇的智者、改革创新的强者。为此,一要加强考核问责力度,把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县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县、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市级建立月调度、季督查、半年通报、年终考评的考核机制,对年终考评成效显著的县(市、区),进行通报表扬和资金奖励;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重视、措施不力、工作滞后的县(市、区),进行通报批评和严肃问责。二要建立负面清单,放宽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的限制,制定社会资本下乡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单外领域全面取消许可和审批,实行“承诺准入制”。三要落实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制度,尽快出台《村集体经济组织干部管理激励办法》,落实“基本报酬+考核绩效+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的报酬制度,充分发挥骨干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释放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截至2020年底,昆明市已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成员身份认定343.04万人,发放股权证105.73万本,通过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全市共有集体资产409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91亿元),集体土地179.4万hm2,基本摸清了家底,明晰了集体资产权属,巩固确认了成员身份,规范了资产管理,下一步要充分利用改革成果,着力深挖村集体“三资”潜能,加强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支持和指导,探索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要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自然禀赋、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支持村集体探索不同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模式,精选项目、靶向发力、深耕细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多形式发展村集体经济。一是探索资源有效利用发展模式。支持村集体领办、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村集体和农户成员以土地等资源折股入社,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工、服务和乡村旅游等项目,推动村集体经济稳定增长。二是探索资产经营发展模式。对村集体闲置的客堂、厂房和废弃公共服务场所等各类资产,通过依法改造、发包租赁、承包经营、入股联营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获取资产最大收益。三是探索物业收益发展模式。鼓励有一定区位优势的村集体,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或村留用地,兴建农贸市场、仓储设施、标准厂房、旅游服务房屋及设施等,通过集体统一经营或租赁经营方式获得收益。四是探索基金发展模式。以县级统筹为主,通过设立专项扶持基金,以无息贷款方式和保值增值的原则用于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用于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所实施的产业发展、资源开发等成长性较好的项目,实行定期还本无息滚动使用,变“输血”为“造血”。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近年来,昆明市先后采取了“村集体经济全覆盖”“强村工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成功争取财政资金2.14亿元,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428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结合昆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各级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资金和措施不够。目前,全市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还有336个,这些村财源单一、村集体收入较少,消除“薄弱村”任务艰巨。因此,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整合基层奖励资金、符合政策的涉农资金等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财政投入形成的资产(如农村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转交集体经济组织持有和管护,并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保障资产持续发挥效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能力。二要落实土地保障政策,各县(市、区)在安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时,安排一定比例用于专项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集体经济发展。鼓励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用地指标优先用于村庄各类项目建设需要,将节余土地指标有偿调剂收益的20%补助村集体。农村集体土地依法被征收为国有土地的,要保留被征收土地面积的3%~5%作为被征地村安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用地,或折算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等形式予以补偿。三要提供金融税费支持,金融机构对符合贷款准入条件的村集体项目,要给予信贷优先支持,简化贷款手续并实行年化利率不高于5%,贷款合同期内实行“无还本续贷”,县、乡(镇)财政给予100万以内贷款额度,3%的贴息补助,贴息期3年。四要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探索“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抱团兴建联合物业项目,项目用地所涉新增指标给予优先保障。有关部门要建立村集体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五要建立扶持发展基金。市、县财政安排3 000万元,建立市本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发展基金,委托金融机构进行管理,每年产生的收益作为不具备“造血”功能的村集体投资收益。

(四)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力

目前,昆明市大部分集体经济组织由村委会代行职权。部分村干部运用市场化理念探索新发展模式的思路不够宽,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敢创新的能人较少,干部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为进一步发挥人才带动作用、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管理能力,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加强对本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二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积极把符合条件的优秀返乡人员充实进村“两委”班子,探索优秀企业家回村担任“名誉村主任”,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加强考核激励,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纳入村“两委”班子任期目标考核和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与村干部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直接挂钩,对表现优秀的村干部给予荣誉表彰,每年评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优秀带头人”,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四是统筹各类涉农培训,着眼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干部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提升,加强对村“两委”干部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培训,注重把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农村实用技术、农村电商、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等纳入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异地跟班学习锻炼取得实质性进展,增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本领。不断缩小昆明和发达地区的差距,让更多“懂经营、会管理、有担当”的人,成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西山区观音山社区

猜你喜欢
昆明市成都市集体经济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