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仪式感生成机制及作用机理研究*

2022-08-10 10:19郭世珍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参与者仪式个体

刘 琼,郭世珍,吴 超

(1.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2.中南大学 安全理论创新与促进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83)

0 引言

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随着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日益凸显[1-3],在学界对安全情境[4-5]、安全氛围[6-7]、情感安全文化[8-9]的深入研究下,能有效构建安全情境、营造安全氛围、满足员工情感性安全需要的安全仪式活动逐渐成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10-11]。

仪式感伴随仪式活动而产生,是衡量仪式效果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仪式感因契合人们愈发“讲究”的心理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营销学[12]、教育学[13]、旅游学[14]等学科利用仪式感能驱动、促进、调节、催化个体行为的特点,开辟了营销仪式感、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旅游仪式感等新兴研究领域。将安全管理与安全仪式结合起来,塑造员工安全仪式感以促进安全生产也是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新思路和新方向。

当前,学界明晰了情感(情绪)对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实证探究了安全情感文化对员工安全心理及行为的重要影响[15],从员工安全情感需要[9]、情感思维视角[16]构建了安全管理新模式,但尚未提出安全仪式感概念,忽视了安全仪式感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仪式感为切入点,探讨安全仪式感的内涵、生成机制及功能,剖析安全仪式感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机理,以期为安全仪式感的实践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1 安全仪式感概念阐释

1.1 仪式与仪式感

20世纪60年代,特纳表示[13]仪式能有效激发、引导和控制仪式参与者情感。1986年,美国社会学家Collins指出[17]基于仪式参与者与仪式之间的互动行为而产生的情感能量,让个体在行动时表现出自信、主动进取、兴奋等意向。我国学者将这种情感能量称为仪式感,认为其是仪式的核心和灵魂,是仪式参与者与仪式的连接节点,并对其概念进行表述,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各学者虽对仪式感有不同的解读,但有共同之处:1)源于仪式活动;2)生成主体是仪式参与者;3)生成节点是仪式参与者领悟仪式象征意义后;4)表现为1种心理状态;5)本质是多种情绪或情感复合而成的情感体验。

表1 仪式感的定义

1.2 安全仪式

安全仪式是安全活动与企业仪式交叉而延伸出的1个概念,其逻辑定义如图1所示。从安全活动角度看,安全仪式是企业为实现安全生产而开展的具有仪式特性的安全活动,其既可以是安全活动的全部,如安全庆典仪式,也可以是某一部分,如安全培训活动中的安全宣誓仪式;从企业仪式角度看,企业仪式是企业管理中系统化和程序化的惯例[11],其中向员工传递安全价值观念或让员工在其中感受安全氛围、获得安全认知、提升安全意识的安全惯例即安全仪式。综上,安全仪式是企业为使员工习得安全知识与技能、接受安全价值理念、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行为规范而按照特定程序模式开展的由一系列仪式行为组成的安全活动。

图1 安全仪式定义逻辑

1.3 安全仪式感内涵及定义

作为仪式感的下位概念,安全仪式感内涵以“安全”为核心,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如图2所示。

图2 安全仪式感定义逻辑

1)安全仪式感依托安全仪式生成。从生成来源看,无论是在安全仪式中产生还是历经安全仪式后而衍生的安全仪式感,仪式参与者都因安全仪式而得“感”。

2)安全仪式感在安全仪式参与者内心形成。从生成主体看,安全仪式感是安全仪式参与者基于自身条件,感知安全仪式而产生的独特心理体验和精神感受。

3)安全仪式感在个体领悟安全仪式象征意义后形成。只有领悟安全仪式象征意义,才能有“感”而发,有“感”可发。

4)安全仪式感表现为1种安全的心理状态。安全仪式感作为1种心理状态,以激情(短暂而强烈)、心境(持久而微弱)、热情(强烈而持久)3种形式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发挥正向作用,引导个体关注和选择安全。

5)安全仪式感本质上是多种情绪或情感复合而成、正向引导个体安全行为的情感体验。从心理上说,安全仪式感满足员工的情感性安全需要,消除或缓解员工的不安情绪(情感),给予员工安全感;从行为上说,安全仪式感有效激发员工的安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向符合安全要求的方向提升。

因此,将安全仪式感定义为“个体参与安全仪式,领悟安全仪式象征意义后而产生的正向引导安全行为的情感体验。”

1.4 安全仪式、安全仪式感与安全管理关系

安全仪式、安全仪式感与安全管理共同作用对象是企业员工,三者逻辑关系如图3所示。企业员工是安全管理的对象,是安全仪式的参与者,是安全仪式感的产生主体;安全仪式是针对企业员工实施的安全管理手段,为仪式参与者带来安全仪式感;安全仪式感由企业员工产生,是衡量安全仪式效果的重要指标,对安全管理具有促进作用。

图3 安全仪式、安全仪式感与安全管理逻辑关系

2 安全仪式感生成机制

2.1 安全仪式感生成条件

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产生情感能量的仪式应具备2个或2个以上人群聚集在同一场所、对局外人设限、注意力在共同的对象上、共享情感体验4个要素[17]。基于此,安全仪式感的生成需具备3个基本条件:

1)安全仪式情境是安全仪式感生成的基础条件。安全仪式情境承载着安全仪式主题、内容和形式,为安全仪式参与者聚集提供场所,是个体可感知的外部环境。安全仪式情境能有效刺激个体感官,给予心理触动,引起情感共鸣,使参与者置身其中,调配情绪(情感)与情境氛围相匹配,融入安全仪式情境,达到“因境生情,以情入境”的效果。

2)安全仪式参与者是安全仪式感生成的主体条件。安全仪式感是安全仪式参与者亲身参与基础上的主观建构,其形成和发展受到个体认知水平、参与程度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非仪式参与者无法获得安全仪式感。

3)安全仪式参与者与安全仪式情境的有效互动是安全仪式感生成的必要条件。在群体聚集的情况下,形成共同关注的焦点并共享情感体验。

2.2 安全仪式感生成过程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根据安全仪式参与者与安全仪式互动过程,安全仪式感的生成过程如图4所示:

图4 安全仪式感形成过程

1)安全仪式感构建期。安全仪式情境构建及安全仪式参与者心理构建的过程。

安全仪式情境构建关键在于安全象征符号的创设。开展仪式活动所需要的声音、语言、文字、图片、器物、流程、模型等要素被赋予特定安全价值理念,形成安全象征符号。在安全仪式特定的程序模式下,安全象征符号在适宜的时间、地点组合构建出安全教育、制度、认知、问题、实践、交流等感染力强、号召力广的安全仪式情境。

安全仪式参与者心理构建是推动参与者融入安全仪式情境的内部动力。在安全仪式组织者的有效引导和积极鼓励下,参与者逐步了解仪式主题、目的、流程等关键信息,认识安全仪式的价值,缓解或消除不良心态,表现出强烈的参与兴趣和探求欲望,做好参与安全仪式的准备。

2)安全仪式感交互期。个体与安全仪式情境互动产生多种情绪及情感的过程。一方面,安全仪式情境营造情境氛围,刺激个体感官;另一方面,个体完成心理构建,发挥主观能动性,按自己关注或安全仪式引导的方向积极融入安全仪式情境,主动感知安全象征符号承载的安全象征意义,并与他人对共同关注焦点进行交流,有效刺激传至大脑神经中枢,引发心理活动,产生迎合当下情境氛围的情感体验。

3)安全仪式感融合期。个体多种情绪和情感复合的过程。随着互动的加深,基本情绪向快乐、悲伤、紧张、恐惧、羞愧、厌恶、愤怒等复杂情绪转化,低级情感向神圣感、秩序感、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等高级情感升华。在交织融合中,情绪及情感或生成、或消失、或得到强化,最终融合形成以几种情绪和情感为主的安全仪式感。

4)安全仪式感反馈期。个体情绪和情感发挥情感能量的过程。一方面,这些情绪和情感强化安全仪式感建构期、交互期和融合期,引导、驱动参与者更积极主动地融入安全仪式情境,接受安全仪式的教化,按照安全仪式引导的方向唤醒、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使现有情感得到强化或激发出更高层次的情感,获得更加丰富、强烈的安全仪式感;另一方面,将指导个体在脱离仪式秩序外的现实世界中,有意识地规范、约束自身行为以契合安全仪式感要求。

3 安全仪式感在安全管理中作用机理

3.1 安全仪式感功能分析

基于安全仪式感内涵和情感思维驱动安全管理基本功能[16],安全仪式感具备5个基本功能:1)动机功能。体现在3个方面:①作为1种动机,激活和强化个体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激励和指导个体选择安全行为;②作为1种动力,维持或提高个体行动效率;③作为1种心理暗示,放大其它内驱力。2)组织功能。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形成稳定良好的安全心理,组织和协调个体克服干扰因素参与安全管理。3)信号功能。外显为面部、语言声调、姿态表情向外界传递情感体验。4)感染功能。形成情绪感染效应。5)保健功能。构成成分以积极情绪为主的安全仪式感使个体舒适、愉快;适度消极情绪为主的安全仪式感则给予员工适度的安全压力,充实内心。

3.2 安全仪式感在安全管理中的功能作用模型

基于以上5种基本功能,本文构建安全仪式感在安全管理中的功能作用模型,如图5所示。一方面,安全仪式感在个体中发挥保健、动机和组织功能,引导个体选择安全行为;另一方面,在群体中发挥信号和感染功能,以 “个体—个体”、“群体—个体”、“群体—群体”的感染路径传递安全仪式感,于群体中形成聚合统一的安全仪式感,引导群体选择安全行为,进而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图5 安全仪式感在安全管理中的功能作用模型

3.2.1 安全仪式感对个体安全行为的促进作用

1)安全仪式感发挥保健功能,促进个体形成健康的身心状况。安全仪式感满足个体情感性安全需要,消除或缓解不利于安全生产的情绪(如过分焦虑)和状态(如不自信),使个体产生满足感和安全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安全仪式感在认知过程中发挥动机和组织功能,促进个体形成正确的安全认知。安全仪式感激励个体在不同情绪及情感刺激下,调动全感官感知安全象征符号传递的信息;感官的综合作用驱动个体注意到更多信息,并使信息转换、编码速度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安全仪式感引导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克服干扰因素,接受有效信息并反复分析、思考、想象、再创造所得到的信息,个体安全认知广度、速度、深度由此得到有效提升。

3)安全仪式感在情感过程中发挥动机和组织功能,促进个体形成端正的安全态度。安全仪式感激发个体安全意愿,驱动个体服从安全仪式安排、遵守安全仪式秩序、认识安全规范行为必要性、形成正确的安全思想。个体获得强烈且丰富的情感体验,安全行为选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得到增强,安全思想、情感、行为趋于一致,最终形成端正的安全态度。

4)安全仪式感在意志过程中发挥动机和组织功能,促进个体形成强大的意志力。随着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逐渐深入,个体意志由简单意志向复杂意志延伸。安全仪式感促成了自主性、自觉性、自律性、坚韧性等坚强意志的显现与增强,促成了个体实现安全生产的决心、信心和恒心。

3.2.2 安全仪式感对群体安全行为的促进作用

1)安全仪式感有利于企业树立安全价值观。安全仪式感发挥信号功能,使个体在交互活动中所传递的安全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和价值倾向,引导个体对违背安全价值观的行为表现出愤怒和抵触、对符合的表现出赞许和认同,这种具象化的表述加快了个体间安全思想碰撞和同化行为,让个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进而认可安全价值观,群体形成正确统一的安全价值观。

2)安全仪式感有利于企业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安全仪式感发挥信号功能,提醒自身及其他组织成员远离或降低危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发挥感染功能,引导组织成员去个性化,为维护群体性的安全仪式感而有意识地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形成牢固的安全规范观念。

3)安全仪式感有利于企业营造安全氛围。安全仪式感发挥信号和感染功能,使组织形成聚合统一的安全仪式感,引导组织成员形成维护群体安全的自觉,为实现安全目标而努力,形成1个积极向上的安全氛围。

4)安全仪式感有利于企业构建安全文化。安全仪式感发挥信号功能,使企业安全文化去空洞化,转变为切实可感的信号于个体间传递,促进安全文化建设“落地”;而聚合统一的安全仪式感则减小安全文化建设的阻力,提高群体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生根”。

4 结论

1)安全仪式感依托安全仪式而产生,是个体参与安全仪式,领悟安全仪式象征意义后而产生的正向引导个体安全行为的情感体验。

2)安全仪式感在安全仪式情境、安全仪式参与者及2者有效互动3个基本条件作用下,经历“建构—交互—融合—反馈”4个时期而形成。

3)安全仪式感发挥动机、组织、保健功能,促进个体获得健康的身心状况、正确的安全认知、端正的安全态度、强大的意志力,引导个体选择安全行为;发挥信号和感染功能,助力企业树立安全价值观、强化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氛围和构建安全文化,引导群体选择安全行为,从而实现对安全管理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参与者仪式个体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基于代理的多方公平交换签名方案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Talking strategies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