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教育,不应始于高考志愿填报

2022-08-11 03:36乔志宏刘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教育家 2022年29期
关键词:生涯自主性家校

乔志宏 刘艳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朱婷 |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

每逢高考之后的出分季,总有不少家长争先恐后地寻求一些“高考志愿规划师”的“指导”,甚至不惜支付高昂的费用来完成孩子的志愿填报工作,很多家长和孩子直到此时才开始认真思考职业生涯的发展。实际上,高考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取消文理分科、高考志愿强化专业地位、加强综合素质评价的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学生自高一起就可以思考未来发展方向,以成绩为基础、以兴趣为导向、以发展为要义,通过高考科目的选择开启职业生涯教育的历程。理论上而言,选科选考和高考志愿等环节的制度改革,进一步促进了中学教育由单一的升学目标,转向重视综合发展与考试升学相结合的双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关注转向中的难点——学生作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是否具备了相应的自主性,能否把握好新高考赋予的自主选择机会。

自主性是个体学习与发展的核心,是主动担当作为的驱动力,表现为人生的意义感。研究表明,学生感知到对自己的生活有自主性和掌控感,更有可能在学业、职业中获得成功和幸福。

生涯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为自己的发展负责,有能力为自己的人生做主。新高考背景下,生涯教育从过去的“锦上添花”变成了学校教育中的必备内容,成为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有效途径。中学生涯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的兴趣、能力与国家的人才需要相结合,建立个人生涯发展的专业和职业载体,形成持续发展、终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开展生涯教育的关键,是以学校为主导力量搭建生涯教育体系,同时形成家校共育的教育环境。

建设CIC生涯教育体系,发挥学校主导力量

中学教育阶段,学校是生涯教育的主导力量。当前大多数学校的生涯教育以讲座、活动和不定期的主题班会为主,生涯教育的参与力量多为心理教师,绝大部分学科教师缺乏学科育人意识,生涯教育的系统性亟待加强。为有效回应新高考背景下的生涯教育需求,学校有责任加强生涯教育顶层设计,构建包含生涯课程(Career Curriculum)、生涯学科融合(Career Infusion)和生涯咨询(Career Counseling)的CIC生涯教育体系。在生涯课程中推动学生认识自我和社会,在生涯学科融合中建立学生的学科效能感并探索专业和职业,在生涯咨询中解决学生个性化的困惑,围绕学生自主性提升,最大限度发挥现有师资队伍的功效,使生涯教育可以在各类学校普遍开展。

开设生涯课程,推动学生生涯探索与选择。生涯课程是学校实施系统化生涯教育最直接的途径。学校应构建生涯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发展的阶段特点和生涯教育需求,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对生涯课程内容、形式、课时、教学师资等进行整体规划。

从教学功能来看,中学生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加深其对社会分工、职业角色的理解,探索大学专业与职业,培养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其生涯决策和自我管理能力。生涯课程能有效回应学生共性的发展需求,推动学生认识自我和社会,探索个人需要与国家发展的结合点,掌握生涯选择技能,建立积极的生涯信念,从而对个人的学习和发展拥有掌控感和自信心。

开展生涯学科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科学习是开启中学生未来生活的钥匙,教师在关注学科学习结果的同时要培养学生长远的发展动力。为此,学校要鼓励学科教师将生涯发展理念和内容融入现有学习体系:超越书本上的学科知识,将生涯发展与课程教学及学习活动相结合,将学科学习延伸到工作和生活中,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学科学习与未来生涯发展的关联与影响。

生涯学科融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科成绩,还要能识别学生的发展潜力;课堂不仅培养学习能力,还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不仅学得有自我效能感,还能生发贡献社会的意义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更有可能实现从“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的转变。

完善生涯咨询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指导需求。中学生处于生涯发展探索期,理想的发展状态是通过多元、丰富的学习和发展经验,形成独特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培养出兴趣,建立起具有内部动机的生涯目标。常见的生涯发展问题包括自主性唤醒程度不够、学习动机缺失、生涯决策困难、难以协调学校与家庭环境的影响等。生涯课程和学科学习能解决部分共性问题,而生涯咨询服务旨在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化的指导需求。此项工作通常以个体咨询或团体辅导的形式开展,解决学生个性化的生涯困扰,促进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习与发展任务。

为保证效果,学校生涯咨询服务需要建立起一整套工作方案,包括生涯咨询工作流程管理、工作场地、宣传计划、经费保障等。另外,心理教师、有经验的班主任均可经专业培训后成为生涯咨询师资。

构建家校共育通路,合力促进学生发展

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发展的主要微观系统,是其成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在生涯教育过程中,家庭和学校需要协同发力。

挖掘家长资源,扩充学校生涯教育力量。学校作为生涯教育的主导力量,可与家长携手,共同建立家长生涯资源库,引导家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参与学校生涯教育。如通过生涯课程或讲座的形式,让家长进入课堂,直接与学生沟通交流。家长可以提供来自一线的职业资源和信息,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行业领域的发展前沿;可以作为生涯人物讲述自己的职业故事,传递对工作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培育学生经世济民、德法兼修的职业情操。让家长成为学校生涯教育的有生力量,不仅扩充了教学师资,也将促进家长在家庭中开展生涯教育。

开展亲职教育,发挥家庭生涯教育优势。相对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要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要在中小学校等重要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学校要肩负起引导家长的责任,可以通过家长会、生涯专题讲座、家长课堂等形式,向家长提供生涯信息,帮助家长了解家庭因素对学生生涯发展的影响,同时也了解家长在促进子女自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做法。还可以通过家庭咨询等形式,支持家长和孩子共同面对生涯决策困难;通过主题沙龙,助力家长在亲子沟通方面的个性化成长。形式丰富的亲职教育,有助于家长在面对子女时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生涯教育,从而弥补学校生涯教育未能回应的发展需求。

建立沟通体系,提高家校联动效率。学校应作为主导力量,建立聚焦学生生涯发展现状的沟通机制,重点关注家校双方在同一个教育任务中的分工和进展,以此保证双方在学生的生涯教育中步调一致。具体的沟通形式既包括教师与家长之间一对多的沟通,也包括一对一的沟通。例如,围绕新高考带来的选科任务,要从家校两个维度构建学生选科的支持体系。除了开展班会课、年级讲座等活动,满足学生指导需求,还要举办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已经做了什么,家庭还需要做些什么。此外,要让家长了解选科的关键因素,掌握和子女沟通选科问题的方法,以便根据家庭资源优势、综合各项因素,做出最适合孩子发展的科目选择。行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将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功能,合力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

职业生涯教育,不应始于高考志愿填报。学校主导、家校联合的生涯教育,将激发并强化中学生的内在自主性,促进他们将外在考试压力转化为内部动机。通过自主选择和体验,积极期待并主动追求自己的未来,将可能出现的无意义的生活转变为一段连续生长、自我赋能、充满意义的幸福人生。

猜你喜欢
生涯自主性家校
我的教书生涯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16 Years in the Mines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