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线上课堂如何增实效
——《教育三人谈》系列直播实录

2022-08-11 03:38策划李英菁
教育家 2022年29期
关键词:导学名师优质

策划 | 李英菁

议题一:线上教学,学生面临诸多干扰,如何让学生有效集中注意力?

网课带来的空间距离使得教师无法有效监督学生的课堂表现,零食、宠物、手机、窗外的动静……学生专注力面临巨大考验。学校从哪些方面努力帮助学生将精力集中到课堂?

一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中小学生叛逆心理严重,对父母的教育存在抵触心理,因此居家学习期间的思想教育尤为重要。上海交大教育集团广州市增城区第一实验小学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组织学生每周对线上学习进行总结,同时结合学科人文主题加强品德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二要整合资源,做好教学设计。教师应结合班情和学情,有效筛选和整合微课、习题、知识拓展、课后训练等优质线上教学资源,按照“布置自主学习任务—直播教学重难点—借助家校群、班级群批改、抽查、评价、作业”在线教学三环节要求科学设计教学流程,尽量少讲、精讲,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和重复讲解。三要提高互动频率。在线上授课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课堂连麦、线上答疑、评论作答等形式尽可能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提升其参与度和专注度,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四要定期组织开展线上教研。学校要建立有效的网络教研机制,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开展网上教研,强化教师间的交流研讨,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制定解决方案;与教研员保持网上沟通并接受专业指导。最后要家校协同、合力育人。建议家庭为学生创造优良学习环境,定期召开视频家长会,总结学生学习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共同帮助学生提高自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保证教学效果。

由于线上教学的时空限制,教师难以实时监控学生学习状态,对于一些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难以保障学习效果。必须调动家庭力量,创设安静高效的学习场域,甚至将有能力的家长发展成线下指导教师,构建专属“双师课堂”,确保学习效果。

教学方式、学习环境的变化,难免会给学生带来心理波动。疫情开始后,泉州一中“心”团队开展线上心育“1+3”模式,坚持按照课表开展每班两周一节的线上心理健康课,悉心设计与授课主题配套的课堂暖“心”作业,让学生尝试将课堂中的收获和感悟运用到生活中,为居家学习生活添一抹暖“心”色彩;同时开设家长心理微课堂,有效舒缓居家期间的亲子关系,构建和谐的居家学习氛围。

议题二:线上课程有效时间短,教师如何针对这种特性调整课堂教学?

线上教学可能因为设备、网络等问题出现状况,打乱教师的授课计划;为保护学生视力,线上课堂时间较短,单堂课容量更低,教师如何适应和调整授课方式?

为切实保障线上教学效果,龙华中学弘毅校区小学部创建了“微视导学”教学模式,即通过有效合理的教学策略,将“小、简、短、精”的知识点讲解微视频等优质资源融合到教师教学设计之中,引导学生开展基于资源的学习,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构建出“微视频+教学策略”的新型在线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优质名师资源,让教学更加精准高效,实现了“1+N”的教学效果,其中“1”是指课堂授课教师,“N”为微视频讲解的各位名师。

微视导学具有诸多优势:一是促进交互升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的教学资源、众多名师在线上课堂出现,师生互动更加灵活丰富,可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自主、持续有效学习;二是促进资源共享。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实现基础教育所有年级和主要学科全覆盖,各省、市也建设了大量优质资源,微视导学整合这些优质资源,让学生每堂课都能共享名师教学,让资源得到充分运用和共享;三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转型。教师备课需要观摩大量名师教学视频,才能节选出适合的教学片段,这样的观摩学习过程巧妙地发挥了名师示范作用,实现了新技术背景下的“传帮带”;四是提高教学实效。微视导学按照“细分原则”,将名师教学视频切分成多个微片段,让教学内容更精简、精准,提高课堂实效;五是促进教学结构的根本转变。“1+N”“微视频资源+教学策略”的教学模式、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流程,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推动课程教学变革,展现了未来课堂范式;六是减轻教师课堂负担。名师微视频讲解不仅让教学更生动、精准、有趣,而且可以重复利用,让教师多了一个甚至几个“名师助教”,减轻了教学负担;七是促进新兴教研共同体建设。尽管课前寻找优质视频资源需要较长时间,但备课资源共享,备课任务分担,人人都是主备和导师,单人备课总量减少,打造出了新兴的教研共同体。

微视导学实施的关键,一是选好视频。微视导学中的资源,要依据学情节选效果最好、质量最优的名师教学视频,对教学设计中的重难点、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精要讲解,为教师课堂教学服务。二要做好导师。“微视导学”教学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处理好视频和教学设计的关系,精准选择优质教学视频;设计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的关键问题,增强课堂学习和视频内容的联系,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要发现学生的疑难问题,拾遗补阙、强化重点,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把握好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切入时机、播放顺序和频次,处理好视频运用和教学进程、教学目标达成的关系。

为有效利用线上课堂时间,备课要精益求精。各备课组乃至同学段教研组应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线上巡课、听课、评课、议课活动,发挥集体作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每周定时梳理总结,并对下周教学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讨论,选择配套优质资源辅助教学,制定详细计划。个人备课要精细到位,精心选择或制作需要的课件、教材、微课、试卷等教学材料,提前设计并熟悉每一个教学环节,如哪些要讲解、哪些要提问、何时导入微课等。

课程安排要合理。一是线上教学要有“现场感”。教师应少用“直播”模式,尽量选择能实时监控学生上课状况的模式,并通过提问、抢答、举手、大声朗诵等营造“现场感”,减少空间阻隔造成的孤独感。二是把控教学节奏。教师要适当放慢语速,咬字清晰,音量适中,上课全过程保证环境安静和网络畅通,确保学生能清晰听到授课内容。三是每节课时间不宜过长。教务部门应与年段协调,重新安排线上教学的课程表,调整每节课时长,控制在30至40分钟为宜。教师要严格把握上下课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课间休息时间和适度的自我消化与调整时间,严格限制教师提前上课和拖堂行为。四是拒绝“满堂灌”。严格限制每堂课的讲授时长,原则上不长于20分钟。教师可适时提问,或设计练习环节让学生现场作答,丰富课堂形式,避免长时间讲授。对于比较复杂的内容,教师可分解知识点,自制教学课件或选择相关优质资源发给学生预习,及时收集学生反馈并做出调整。五要坚持“五育并举”。居家期间同样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开全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课程,社团活动突破空间阻隔,辩论、对弈、厨艺展示、K歌等线上活动精彩纷呈,丰富的课程安排、课后活动,让学生劳逸结合,延续“五育并举”。六要注重学生学习成果反馈。线上练习中心、作业批阅功能都有助于教师方便快捷地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要充分利用平台功能及时批阅;合理利用平台功能进行测试,保证在线测试的信度与效度。

议题三:和线下课程相比,线上课程有哪些独特优势,如何利用?

线上教学有哪些不能替代的优势?学校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对课程的形式、内容进行创新?

线上教学主要有三方面优势。一是不受地域限制,通过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可以开展教学活动,师生在家就能完成教学任务。二是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现在网络资源很丰富,可供选择的平台很多,普遍使用的直播加录制模式都有课程回放功能,如果在直播时间无法参与,学生可通过回放自主学习,学习的途径更广泛,尤其是对一些能够严格自律的学生来说,线上自主学习效果会更好。三是丰富了教学方式。疫情导致的大规模网络教学既是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检验,同时也是提高的机会,教师在探索线上教学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获取了很多优质教育资源,开阔了视野,对教学水平提升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线上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和众多可资利用的功能强大的软件平台,而且每个平台都有其固有的优势,学校可根据实际需求综合应用多平台优势为教育教学服务,来保证课程讲授、课堂监督、作业评阅、学习反馈、线上测试等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帮助教师尽快进入线上教学实战阶段。

猜你喜欢
导学名师优质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浅议"名师"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我是小导游
名师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