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育人运算:加减乘除幂

2022-08-11 03:36王教凯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
教育家 2022年29期
关键词:人大附中双减师生

王教凯 | 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

“双减”政策落地已有一年,如何答好这张减负提质的考卷,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回顾总结并深入思考。落实“双减”,需要多主体共同协作,统一认识。回顾过去的一年,“双减”工作引发了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以下简称“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关于“加减乘除幂”多种育人运算的思考。

“加”——增力量

“双减”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提质增效成为必要路径。如何提质增效?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发力。

提高课堂吸引力。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增强责任心和专业素养,使课堂教学充满吸引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自信心。一方面,学科组和年级组可以共同研究课堂教学,开展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公开课等听评课活动,通过引领、引路、引导、引发,打造“引力课堂”,最终达到一种引人入胜的教学境界,从而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零起点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学透、学足。另一方面,让学习真实发生,强调每节课教师都要在下课前进行评价,落实当堂课的学习效果,抓好知识落实,增加学生获得感,从而提升减负的效果。

增加教师陪伴力。最好的教育是在教师的引导陪伴下,让学生实现自主成长。这就要求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加强家校合力。在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在零点体育、课间活动、午间休息、课后服务、晚自习等日常中,从开学典礼、校园体育科技艺术活动、青春门、成人典礼,到送学生们走进中考、高考的考场,学校见证了每个孩子的成长足迹,他们在教师温暖的陪伴和坚定不移的守候中,幸福地成长。

提升课程建设力。学校充分挖掘优质课程资源,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并整合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资源,把课堂搬进企业,提高课程实践力。作为北京市的“三金学校”(金鹏、金帆、金奥),学校发挥品牌优势,充分调动校内教师发挥个人专业、兴趣爱好等特长,同时引进校外优质资源,开设体育、劳动、美术、科学、语言、棋类等八个门类的多彩课后服务课程。学校倡导“体育+教育”的育人理念,自2017年首创“零点体育”课程,一天从体育开始,一切从零开始。学校在小学阶段推行5年以来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体育类课后服务,推出“无限体育”课程(即不限于校内、不限于时间段的体育活动),开展了“无限体育——亲子5公里长跑”等系列活动,确保每一名学生每一天的运动量达标,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各年级还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坚持“以校内教师为主、校外师资为辅”的统一原则,充分挖掘校内教师潜力,同时引入具备相应资质的高水平校外专业机构、高校资源、家长资源等,开设独具年级特色的课后服务课程。

“减”——去负担

2021年8月,北京“双减”政策出台,旨在减轻学生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因为过量的作业不仅会导致过重的学业压力,还会影响学生的休息与身体健康。对于家庭经济和青少年儿童身心而言,额外的校外培训是不能承受的重担。但“双减”不是一减了之,“减”需要智慧。

提供学习规划支架。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规划好校内校外的学习,学校小学部组织各年级设计实施兼顾不同学生需求的、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自主作业指南”和“居家学习生活指南”,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和学习支架,指导学生在课后服务时段和节假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实践。

减去低效学习负担。为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更快地提高能力,学校初、高中部由常务副校长牵头组建学科教研团队,研制了更能体现作业意义的作业练习册。这是学校教师基于学情编写而成的,凝聚着教师们的智慧与心血。它不仅能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更能引导学生理解“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学习目的问题。

“乘”——出效能

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效应;一个团队的努力,则是乘法效应。在“乘法”作用下,教育效能成倍叠升。学校学科组、年级组凝心聚力,共同研究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等问题,着力实现课堂由“教”到“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在课堂的真实获得,让学习深度、真实、自然地发生。

“乘”高效备课之风,破低效课堂之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北京师范大学进行高端项目合作备课,学校教研团队积极参与,通过高端备课的研讨,探索课堂由知识解析型的教学取向转为学生认知发展型的教学取向。这一教学取向以真实情境串联教学内容,设计有利于学生认识发展的活动:概括、预测、设计、模型建构、分析、解释、评价,有效提高课堂完整性,打破低效课堂的困局,从而实现课堂的提质增效。

“除”——求质量

教育质量本身就是一种除法——教育质量=教学成效/投入,并非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越好。在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情况下,只有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学习负担,才能提高学习质量。“双减”以高质量教育为导向,用好“除法”才能增效提质。

高效投入,“加强版”答疑辅导更具针对性。人大附中经开学校正在打造课后服务的“升级版”,推动课后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再到“强不强”的转变,课后服务高质量、有特色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答疑和辅导,这也是学校减轻家长精神负担和焦虑心态的重要创新举措。

学校初、高中部推出“加强版”答疑辅导课程,笔者也先试先行,自2021年9月开始给高一年级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上答疑辅导课,深受学生喜爱,从而带动特级、骨干教师打破行政班级,开展分层辅导。初中部在同年11月也推出“加强版”答疑辅导课程。学校根据年级阶段教学特点,开设不同学科分层答疑辅导,并配备金牌辅导教师团队,满足了全员走班的答疑需求。

高效投入,“闭环版”作业设计更扎实。学校高中部开展“三室一厅”作业实践探索,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有效地完成作业。其中“作业超市”主要进行作业完成前的准备工作,“作业诊室”主要进行作业批阅的师生活动,“作业储藏室”主要进行作业完成之后的整理和重构,“作业议事厅”主要进行学生“获”与“惑”的分享。“三室一厅”作业实践涉及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后的全过程,形成了“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整理—作业研讨—作业设计”的完整闭环,崭新的作业流程和范式使学生学习更自主,使教师教学更扎实。

“幂”——获幸福

“幂”制核心价值理念能够使幸福倍加。人大附中经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办温暖的、负责任的、舒展生命的幸福教育”,并以幸福指数函数“F=e”加以表达,即在爱与尊重的前提下,教师将温暖(warmth)与责任(responsibility)践行到日常的教学和陪伴中,浸润到学生校园生活的点滴中。以“育人先育心,育才先育德”为核心,使教育(education)回归本真,强大师生内心,涵养师生德行,让师生在幸福教育力量的助推中,发生不可估量的变化,实现教学相长,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教师收获职业价值感、获得感、幸福感。

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凝聚智慧与力量,从“心”出发,回归本真,面向未来,推动“双减”向纵深发展,在改革中寻找出路、在创新中呈现精彩,用温暖与责任浸润师生心灵,舒展师生生命,守护师生幸福。

猜你喜欢
人大附中双减师生
人大附中早培班九年级周思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只要你来过,就会永远怀念
人大附中:“神校”甩“牛校”几条街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