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堂需要有效评价工具

2022-08-11 03:36傅闰冰刘琳冉福建省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
教育家 2022年29期
关键词:工具题目美术

傅闰冰 刘琳冉 | 福建省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首次提出“四个评价”: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新任务,当前的美术课堂需要整体性评价。大多数美术教师对于《方案》中提到的评价理念并不陌生,但找不到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和具体有效的操作方法。笔者基于大单元教学,在初中美术学业诊断过程中开发评价工具,尝试把评价嵌入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进行了相关实践和探索。

评价工具研发和阅卷平台的使用

初中美术学科“欣赏·评述”领域中的课堂学习具有复杂性、内隐性等特点,无法直接考查,需要通过一些特定的行为表现去间接考查。笔者以期末学业诊断为契机,开发信度与效度俱佳的评价工具,观察学生在完成具体评价项目上的反应,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教学技术,开展全要素横向评价和全过程纵向评价。

评价采用线上阅卷加线下阅卷相结合的方式,选择题和欣赏评述题线上阅卷,创作题因色彩无法被准确扫描而采用线下阅卷。借助信息技术平台高效阅卷,人机协同阅卷,使用评价量规进行快速有效评估,把评价工具扫描、规整、分析、评价、统计、反馈等烦琐工作交由机器处理。如此不仅减少了教师核算分数的工作量,还能快速、精准、清晰地反馈数据,对试题题型、区分度、满分率、出错率等常态数据自动进行检验与分析,呈现美术教学箱体图、小题分析图、客观题选项分布图、试题难度分布图、四率分布图等图表,通过A、B、C等级划分与学生作答的题目逐一统计,系统后台提供测验、数据、图表分析,用数据精准分析学生的学情和学习理解结果,快速呈现答题错误率、平均分等数据,提供学生学习状态、学科认知和教学问题方面的信息与指导,帮助教师掌握每个班级和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进而采取分层次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精准性和学习的高效性。

评价工具研发的深层性分析

评价要做三件事:学习过程材料的收集、存储和记录,学习结果的及时评价、汇总和反馈,学习效果与学生学情数据的分析、挖掘和诊断。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支撑课堂教学评价的开展,其核心技术主要包括资料推送与上传、数据处理与分析、在线交流反馈等。只有将学生学习过程迁移到线上,采集上传评价工具数据到综合系统平台,如美术作品图片、欣赏评述视频、试卷等文字材料,才能辅助教师综合开展线上评价活动。初中美术课堂线下和线上相结合,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学习评价能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行为。

评价工具的研发以巩固当前学期美术知识为主,近半数以上的题目为简单题,且多数题目区分度在0.3~0.4之间,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水平学生。题目均以大单元教学进行划分,以各单元重点内容为依据,结合实际生活及课堂内容命制有明确监测点的题目。质性与量化评价所形成的指导性意见,对改进美术教学行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引领性。例如,评价工具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材单元教学为依据命制,从平台的数据统计可知,选择题第1、3、4题学生得分率较高,反映出学生对于国画的内涵表达和民间美术的寓意与功能的知识点掌握比较好。选择题第6、7、10题学生得分率较低,反映出学生对于苏州古典园林、陶瓷器以及石窟彩塑的知识点掌握还需加强。尤其第10题,近一半的学生选择B选项,体现了学生对于石窟彩塑的形式特点不够熟悉。从检测结果来看,借助评价工具进行学业诊断起到了回顾知识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教师应以巩固美术知识及技能为第一诊断目的,以培养学生图像识读与美术表现等基本美术核心素养为更深层次的目的。

作业设计应满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表达及操作能力的要求,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迁移,学会运用美术思维和方法来。因此,评价工具加入“欣赏·评述”题目,选取课程中有所涉猎的美术作品,借助评价工具让学生进行观察、感受、思考,通过对美术作品与自身感受去联系生活实际,产生新观点的碰撞,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开阔视野,以此考查学生解释、评价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例如评价工具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为依据,命制“欣赏·评述”题目:请观察下图宋代画家王希孟的青绿山水画作品《千里江山图》(局部),简要描述这幅作品的艺术特点(请从画面内容、色彩、沟通和主题等方面分析)。该题满分20分,大数据分析该题年级平均分15.79分,优良率80%。这表明大部分学生都能从不同角度重新归纳、运用所学知识,在描述与分析中加入自己的见解。有学生如此评述:“《千里江山图》以青、绿二色描绘大宋江山的千里风景,画面中有山水更有风土人情,山间村落、水中架桥,这些事物的细微与山之庞大形成鲜明对比,画尽了大宋江山的奇丽与壮美。以青、绿为此画的主体色充分体现山之高、景之美。构图富有层次感:近山大,能看清山中的村落;远山小,只见一片山水茫茫。”

评价工具作为整合型的多样化工具,能有效推动单元整体性教学,及时帮助师生进行单元学习的综合评价,帮助教师随时调整与改进教学。为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生对于知识运用和迁移的综合能力,评价工具中还设置主观创作题目,旨在让学生的美术知识实现“为我所学”到“为我所用”的转化,结合题目与自身个性选取合适的美术工具,完成有难度、有创意、有美感的美术作品,考查学生美术表现与创意实践的学科核心素养。质量评价包括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两大方面。量化评价的好处在于可以将评价建立在依托评价工具获取有效数据的科学分析基础上,其做法可以克服主要依靠传统评价经验和教学观察大致估判美术教学优劣的评价问题。评价工具的主观创作题能够更好地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不同年级的评价工具分别以“创意字的变化”“平行透视”“民间美术的纹样”为切入点,给学生一些图片或文字辅助参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综合运用美术“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知识,考查学生在创意理念下的美术表现能力。该类型题目能够紧密贴合教材,给予学生较大的拓展空间,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体现了学业诊断的价值。

为了实现新时代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就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的目的不是用有限的手段衡量学生的成绩,也不是为了区分,而是诊断。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评价的核心。有效的美术学习评价可以保障高品质美术课程的实施和优质美术教学效果的达成,真正实现学校美术教育的目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研发评价工具,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建立部分学生关于美术素养的数据库,对今后学生信息、学习状态、能力的变化形成记录,从学业诊断走向课堂教学评价,让数据支撑下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猜你喜欢
工具题目美术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美术篇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追根求源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