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我分隔”到“劳我融合”的小学劳动教育策略探究

2022-08-11 03:36梅杰松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中心小学
教育家 2022年29期
关键词:劳动家长生活

梅杰松 |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中心小学

新时代呼唤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小学劳动教育必须转变过时的固化模式,转变育人观念、重视劳动教育、开设劳动课程、开展劳动实践等,发挥劳动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笔者所在的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中心小学,改革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丰富劳动教育内容,让劳动精神深深扎根在孩子的心田。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渐进性

劳动教育的内容、方法、劳动负荷等,都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直观到抽象的原则。教育者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劳动教育的相关安排。通过分阶段的劳动训练,加强学生对劳动的认知,逐渐实现从“劳我分隔”到“劳我融合”的转化。

学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出了“加强居家劳动和体育锻炼的倡议书”,分学段对学生提出具体劳动任务要求——

低年级学生学习扫地拖地,掌握扫地拖地技巧;中年级学生学习整理房间,养成卫生整洁习惯;高年级学生则进阶性地操作一些较高难度的家务活动,如烹饪、洗衣等。

劳动教育的强度和难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巧妙地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更能激起学生的劳动兴趣和信心,从而使之产生源源不断的劳动动力。

尊重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强调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劳动教育应以兴趣为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而培养兴趣的最好渠道便是增加劳动教育实施的趣味性。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趣味性和多元性,注重其他学科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进行系统化渗透,通过“劳动教育开放周”“劳动教育现场绘画比赛”“劳动教育手抄报比赛”“劳模精神进校园”等推进劳动文化建设,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

此外,学校还组织开展社区服务劳动、感受农耕文化劳动、居家亲子劳动、参观水稻基地等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家校社三方联动,既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又保证劳动活动形式的多元,同时注重对学生劳动后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四最”观念。

挖掘小学生的生活事务,突出养成性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应以劳动充实日常生活、用劳动丰富精神力量。劳动本从生活中来,劳动教育应回归日常生活中去,使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逐渐养成劳动的好习惯,激起热爱劳动的情感。从早晨一睁眼,劳动教育的机会即产生,刷牙洗脸、吃饭穿衣是基本的生活自理;铺床叠被、整理房间是对卫生习惯的养成;擦黑板、打扫教室,是集体意识的培养……在日常生活和课堂教学中,家长和教师要通过示范、引导、督促等方式,引领学生逐步完成“要我劳动”到“我要劳动”的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劳动的能力,从而实现“劳我融合”。

鼓励家长的积极配合,彰显联动性

劳动教育要持续、高效开展,离不开学校的有序引导,也离不开家庭的全力支持与配合。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学校占据主导地位,而家庭的主体地位也不可忽视。学校安排给学生的每一项劳动任务,都要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才能顺利推行。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可以多设计组织亲子劳动活动,让家长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和孩子共同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意义。当家长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探索实践产生情感认同后,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教育渗透才能更好地实现,只有家校携手,才能切实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推动劳动教育润物无声地浸润学生的心田。

劳动教育实则是一种生活教育,孩子在劳动中体验生活,从劳动中获得生活乐趣,养成一种现代新生活的态度与方式,这既是未来生存的需要,更是使生命更好发展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言,真正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劳动教育就是我们砥砺前行、创造美好生活最有力的实践。

猜你喜欢
劳动家长生活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长错了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生活感悟
家长请吃药Ⅱ
无厘头生活
犯错误找家长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