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

2022-08-11 03:36于培钦邓来信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教育家 2022年29期
关键词:培训中职素养

于培钦 邓来信 |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正推动一场贯穿于“教、学、管、评、测”的大变革。立体化的信息教学是回应时代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有效路径。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利于促进教师角色转变为“技术拥抱者”“创新支持者”,让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成为可能。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市级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中职教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在对青岛市中职学校的2035名教师和3231名学生进行调研后发现,目前中职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不容乐观,亟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审视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学校层面未提供信息化教学的保障。一是各学校的培训与考核机制不完善。参与调研的2035名青岛市中职学校教师中,教龄15年以上者1307人,其中,年龄在40岁以上的有1124人,他们大多习惯于按照传统教学模式组织授课,然而近90%的学校没有建立分学科、分年龄段的信息素养培训体系,也没有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二是数字化资源开发或配套缺位。学校未能给教师提供专业的信息化教学指导,并且不能及时更新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数字化教材、校园网络的建设也滞后于教学需要。

教师个人缺乏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与能力。调研结果显示,青岛市中职学校的教师们普遍欠缺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25%的教师仅在学校要求、优质课评比等特定的情况下才会使用信息化教学工具;55.49%的学生反映,教师不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

提升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基于调研结果,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及教师个人若能立足实际,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教师的信息素养就能取得一定程度的提升,具体而言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基建升级,配齐信息化设施设备。各校应重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提升校园的信息化水平,如建立由校主要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平台升级。同时,要全面对接职业标准、技术标准与教学标准,围绕“1+X”证书制度和学分银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厘清课程资源的建构逻辑,开发模块化、知识标签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开放共享、交互动态的课程教学平台。

优化管理,推动教师知识升级。各校应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创设条件,一是落实教师信息能力全员培训制度,并依据学科、年龄等,组织基础性过关培训和菜单化个性培训;二是改革完善现有的课堂教学考核与激励制度,综合考评教师线上线下教学情况,不断修订教师的奖惩办法,促使其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三是以“三教改革”为突破口,加大以信息化教学为主题的教研力度,发动教师参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增强信念,自觉争取专业成长。社会发展要求教师必须积极应对新变化,将信息技术运用至教学中,不仅是对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负责。教师首先应转变思想,提升信息素养、优化教学方式,这是线上教学期间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选择,也是自我成长的良好契机。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制定好个人成长路线,不断定位当下自己的信息素养处在成长中的哪一程,找出路程中的那些“加油站”,主动参与校内外的各种专业培训,不断给自己“补充能量”,同时,要努力将这些“能量”转化成坚实的步伐,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积极参加各种信息化教学展示、比武活动,借由种种教育教学实践在提升信息素养的路程中走得更远。

智慧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落地的重要途径,是当代教育背景下的新挑战,提高各级各类教师的信息素养,让教师有意识、有能力运用技术手段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精准画像、开展多维度评价,是现代化职业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猜你喜欢
培训中职素养
教师培训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会议·培训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会议·培训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