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C、蛋白S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2022-08-11 08:23李承彬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15期
关键词:标志物肾病活性

陈 旭,杨 茜,李承彬Δ

1.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医学检验部,湖北荆州 434020;2.荆州市荆州区中医医院院感科,湖北荆州 43402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较常见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由微血管病变所致的肾小球疾病,其病理表现复杂,多为慢性进行性发展,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病死率极高[1]。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有利于尽早为患者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临床意义重大。长期以来,微量清蛋白尿是评估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近年来研究表明,仅基于蛋白尿并不能很好地评估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及进展情况,且并不是所有发展为肾衰竭的患者都会出现蛋白尿[2-3]。作为糖尿病肾病检查“金标准”的病理组织活检,为有创性检查,有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之间存在不一致性[4-5]。因此,寻找新的用于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生物学指标意义重大。

蛋白C(PC)是一种依赖维生素K的丝氨酸蛋白酶原,是生理性抗凝系统的重要组成,活化的蛋白C(APC)在磷脂和钙离子作用下参与凝血因子Ⅴ、Ⅷ的灭活[6]。研究表明,PC活性的降低,可导致静脉血栓、动脉血栓、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7-8]。同样作为依赖维生素K的蛋白质,蛋白S(PS)由肝细胞合成,能够增强PC的活性,其活性的下降或缺乏同样能够导致血栓的形成[9]。目前关于PC、PS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PC、PS活性的比较,以探讨其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及意义,为临床评估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12月荆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3例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诊断依据为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9年)提出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加空腹血糖(FBG)≥7.0 mmol/L或随机血糖(RBG)≥11.1 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11.1 mmol/L。依据糖尿病肾病纳入及排除标准将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3例)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0.03±11.76)岁;住院首次RBG平均水平(12.9±6.36)mmol/L。单纯糖尿病组中,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龄(54.06±11.78)岁;住院首次RBG平均水平(12.3±5.62)mmol/L。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RB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依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为30 mg/g≤UACR<300 mg/g;单纯糖尿病诊断标准为UACR<30 mg/g且肾小球滤过率(eGFR)≥30 mL/(min·1.73 m2)。(2)入组患者近期未服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

排除标准:(1)有除糖尿病外其他内分泌疾病,或心血管、泌尿及免疫系统疾病患者;(2)原发性肾病、肾动脉狭窄,以及心脏、肝脏及其他全身疾病所致的肾脏疾病。

1.2方法 所有入组患者均采集静脉全血3 mL。全血标本均使用含枸橼酸钠抗凝剂真空管进行送检。标本于3 500 r/min条件下离心10 min后,取其血浆于美国沃芬全自动血凝仪ACL TOP 750 LAS检测其PC、PS活性。

2 结 果

2.1早期糖尿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PC、PS活性比较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C活性为(76.40%±12.84%),低于单纯糖尿病组的(81.85%±17.7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S活性为(86.43%±13.45%),单纯糖尿病组PS活性为(81.83%±19.4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见图1。

图1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PC、 PS活性比较

2.2PC活性用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诊断价值 以灵敏度为纵坐标,(1-特异度)为横坐标,绘制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ROC曲线,结果显示,PC活性用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70.0%,曲线下面积(AUC)为0.773,最佳截断值为62.5%。见图2。

图2 PC活性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ROC曲线

3 讨 论

糖尿病肾病患病率高,大多数为慢性进展,最终可进展为肾衰竭,因此,寻找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目前,许多生物标志物能否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正处于研究阶段。有文献表明,血常规检查能够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陈海南[10]的研究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白细胞计数高于健康人群,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健康人群。王英杰[11]的研究支持了这一结论,他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无明显贫血症状,但多项红细胞相关指标存在明显下降趋势,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够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提供诊断依据。靳蓓蓓[12]在研究中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各项生化指标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最高。除此之外,尿液生物标志物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的脂蛋白(NGAL)与肾功能的快速下降密切相关[13],有研究则指出NGAL在肾小球损伤标志物出现之前就已出现[14],这些研究均提示NGAL或许可成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标志物。炎性因子介导的免疫反应是否能够预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也是目前广泛关注的课题。LIAO等[15]发现,触珠蛋白(HPT)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水平与健康人群相比存在明显差异,鉴于HPT与肌酐比值能够作为早期肾功能下降的独立预测因子,HPT能否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一项炎性标志物,还需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33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及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现PC活性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活性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指标,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70.0%。但PS活性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由PC活性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最佳截断值为62.5%可知,当PC活性<62.5%时,患者有可能已发展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综上所述,PC活性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但是本研究病例数较少,还需要更多临床病例来证实本研究结论,且单一指标容易受与指标相关特定因素的影响,因此还需要探讨新的标志物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进行评估。

猜你喜欢
标志物肾病活性
实脾散治疗脾肾阳虚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航天器表面抑菌活性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肿瘤标志物的认识误区
玉米须可治疗肾病
别让慢性肾病走向终末期
有一种肾病,和环境污染有关
肿瘤标志物正常不等于没有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