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心城区快速路总体方案及比选分析

2022-08-12 13:39刘析远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125
安徽建筑 2022年9期
关键词:南路西路快速路

刘析远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5)

1 概 述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长江西路是上海市中心城北部地区的一条东西向快速路,是中心城快速路网中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的实施为承担中环线北段外扩、弥补北部地区东西向快速客运通道不足提供有效的交通保障;同时也是宝山区“3纵4横”高快速路中的一横,承担完善区域快速路网、服务吴淞等沿线重点地区的功能;并与航津路(军工路~S20)共同构筑中心城北部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服务自贸区、吴淞副中心、顾村大居等重点地区,并已列入市骨干路网“十四五”建设计划。

根据新一轮上海市总体规划纲要,吴淞工业区将转型发展并构筑中心城外围新的市级副中心,地区的开发发展也带来了新的交通出行的要求。

本工程的建设,近期能够与军工路高架加快构筑东北半环,待大场机场段及沪太路高架、沪嘉抬升等项目建设后更能构筑北部地区的中环外扩线,形成北部地区向南多通道入城的格局。在网络架构上促进北部地区快速路系统均质网络化,提高快速路为地区服务的功能,均衡路网流量,弥补中心城北部地区东西向通道的不足,分担逸仙路高架及南北高架的穿心交通。

目前长江路隧道已通车,军工路高架计划于2024年通车。为响应上海市骨干路网规划、完善北部地区路网、衔接相邻工程、缓解地区交通、为地区发展提供支撑,长江西路建设十分必要且迫切。

2 总体方案

2.1 道路功能定位及服务对象

2.1.1 道路功能定位

规划道路等级:主线高架为城市快速路,地面辅路为城市主干路,是中心城北部重要的东西向通道。

交通层面,在市级路网中长江路已是中环快速路组成部分,承担现有中环路部分功能,其中上海市汶水路以北的内外转换以及快速路网交通可以通过长江路承担,在汶水路高架拥堵时,长江路也可承担区域绕行功能,分离部分过境交通。在宝山区路网中,是东西向快速通道,串联沿线重点组团,同时是沿线到发交通内外转换的重要通道。长江西路快速化改造为客、货交通分流创造条件,提升道路交通容量,尤其是能够有效改善长江西路(江杨南路~逸仙路)客货混行严重的局面,改善长江西路行驶环境,同时满足军工路快速化、长江路隧道建成后的诱增交通需求,避免形成新的交通瓶颈。

路网层面,作为快速路网重要组成部分,中环线北扩后,弥补北部地区东西向通道不足的缺陷,分流中环北段及S20北段交通量。通过军工路连接逸仙路高架和浦东中环,可引导南北向的长距离穿越中心交通利用服务条件相对较好的服务对象浦东中环路,减轻南北高架的压力。

2.1.2 服务对象

快速路:客运交通。

地面主干路:客运、货运交通,江杨南路以东为重车路线。

2.2 道路等级与主要技术标准

图1 上海市快速路系统规划图

2.2.1 道路等级

主线:城市快速路;

辅道:城市主干路。

2.2.2 设计速度

主线:80km/h。

辅道:60km/h。

地面跨线桥限速50km/h;平行匝道:40km/h,立交匝道40km/h。

2.2.3 路面计算荷载

BZZ-100型标准车。

2.2.4 净空高度

主线:≥5.0m;辅道:江杨南路以西≥5.0m。

江杨南路以东考虑重车比例较高≥5.5m。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2.5m;北杨支线、上钢一厂专用铁路:≥6.55m。

2.2.5 桥梁设计荷载

桥梁荷载等级城-A级。

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相关规定取用。

2.3 总体方案

2.3.1 设计原则

①以功能定位和交通分析为前提,指导工程总体方案的设计。

②充分考虑相关工程与控制因素,分路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线位、敷设方式和断面。

③本着以人为本、保护环境、维护稳定的原则,减少负面影响、降低风险。

④根据交通分析、社会影响、实施难易,选择合适的建设时序。

⑤降低投资、节约资金、减少废弃工程,尽可能利用现有设施。

2.3.2 主要影响因素

①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相关路网及交通规划

②相关工程建设情况

主要有长江路隧道现状、军工路高架工程。

③沿线建筑

地面厂房及住宅等,地下上水、中高压燃气管、电力隧道等。

④重要管线

高压电力管、大管径上水管及燃气管等以及沿线平行或相交的高压电力管现状为架空线形式。

⑤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18号线和19号线。

2.3.3 方案及方案比选

线路走向为沿长江西路中心线走行,于军工路交叉口处线路折向东南方向,避开大王塔终端与张华浜小区,走行于军工路红线北侧与军工路高架衔接。

本次长江西路快速化工程西起西泗塘,东至逸仙路交叉口,总长约4.3km。

长江西路一般路段红线宽度为50m,主线为高架双向6车道+地面辅道双向6快2慢。

高架主线起点处起坡跨越江杨南路,沿长江西路规划道路中心线走行,南泗塘以东为避开现状长江路隧道结构主线线位北偏,在长江西路—军工路交叉口向南折沿军工路红线北侧行走,主线高架接军工路快速路工程。

军工路(长江西路~逸仙路)地面辅路经长江西路~军工路交叉口向南沿军工路接逸仙路地面道路,此段地面道路维持现状双向4快2慢。

长江西路(西泗塘~逸仙路)工程范围内设逸仙路立交1处,郁江巷路和淞南路设置2对主线高架进出匝道,江杨南路1处近期地面道路跨线桥。

①方案一:高架方案

高架主线设逸仙路立交1处互通立交,郁江巷路和淞南路设置2对进出匝道。地面辅路江杨南路北杨支线节点设1处辅道跨线桥。

②方案二:地道方案

采用明挖或盾构工法穿越。

③方案比选

由于受现状长江路隧道主线及匝道地下结构的影响,长江西路(淞南路~逸仙路)段主线只能布置为高架形式跨越地下结构。且淞南路以西无重要控制建筑物,采用高架敷设形式结构边线距离住宅均大于15m。桥梁桩基可保证对地下重大管线的安全净距要求。铁路节点主线桥梁上跨,地面道口维持现状平交。相交地铁19号线、18号线仅需考虑预留地铁区间的横向穿越空间。

明挖地道涉及地下超高压燃气等重要管线搬迁,影响较大。过北杨支线节点需下穿原水管和现状电力隧道、19号线、18号线,开挖基坑深、施工难度大。若使用盾构工法穿越北杨支线,郁江巷路~江杨南路可设盾构长度约1km,并需要设置2处工作井。主线地道形式穿越铁路节点,地面辅路仍需建设跨线桥和远期辅道立交匝道与江杨南路地面沟通,且远期市域铁路南何支线为地下方案,郁江巷路~江杨南路段地下构筑物将极为复杂,辅道立交匝道实施也存在较大困难。

方案比选表 表1

因此,本路段推荐采用高架方案。经交通量预测评价,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地面双向6快2慢。

3 快速路实施范围

3.1 方案一

主线高架江杨南路以西落地+地面辅路跨线桥。

长江西路东段(西泗塘~逸仙路)工程范围内高架主线设逸仙路立交1处互通立交,郁江巷路和淞南路设置2对进出匝道。地面辅路江杨南路北杨支线节点设1处辅道跨线桥。

服务近期主流向:淞南路以东服务于军工路高架和逸仙路高架主线,地面及长江路隧道交通;淞南路~江杨南路地面交通源较少。

3.2 方案二

主线高架江杨南路以西落地,不设地面辅路跨线桥。

服务近期主流向,辅道跨线桥结合江杨南路抬升方案,后期实施两侧跨线桥约0.7km。

3.3 方案三

主线高架淞肇路跳水台+江杨南路辅道跨线桥。

目前主线郁江巷路匝道连接地面道路后不再向西延伸,后期高架施工1.6km,施工影响范围大。

3.4 方案比选

江杨南路交叉口交通量大,又邻近北杨支线道口瓶颈,应避免多次反复开挖施工影响社会交通,减少管线翻排和废弃工程,降低社会影响,因此主线一次实施至江杨南路以西落地,同时实施地面辅道跨线桥。

辅道跨线桥同步实施既满足铁路利用现状道口、局部立交化,释放江杨南路进口道通行能力为东段地面货运服务;在中段地道敞开段翻交施工时,主线将封闭部分车道留双向2车道通行,跨线桥可承担此期间直行交通,保证社会车辆通行。

图2 总体布置图

图3 标准横断面

图4 方案一(主线高架江杨南路以西落地+地面辅路跨线桥)

近期东段车道规模较大,可通过交通管理措施减少车道数,减少东段高架引入的交通量对江杨南路以西地面道路的冲击。郁江巷路匝道以西划线减少车道数,主线高架双向4车道+跨线桥双向2车道+地面辅道2车道,逐级合流并至双向4车道。并将江杨南路以西地面道路同步配套拓宽至双向6车道。

图5 方案二(主线高架江杨南路以西落地,不设地面辅路跨线桥)

图6 方案三(主线高架淞肇路跳水台+江杨南路辅道跨线桥)

图7 东段地面交通标线

同时,将江杨南路以西地面道路同步配套拓宽至双向6车道。

4 结束语

中心城区快速路总体方案选定是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选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复杂,控制及约束条件也很多,总体方案的选定及实施范围直接影响道路功能的发挥,实施和营运及管理,因此,中心城区快速路总体方案选定是工程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以上海市长江西路东段(西泗塘~逸仙路为例,通过对总体方案选择及比选分析,提出最终的实施方案,希望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目前,本项目正在设计阶段。

猜你喜欢
南路西路快速路
城市快速路瓶颈区可变限速反馈控制方法研究
罕乌拉西路
手罢工啦
城市快速路建设问题探讨
梦里东方——CoCo都可白塔西路店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作品集
“讲述南路(粤桂边)父辈的故事”歌舞剧在穗首演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大城市快速路规划与设计关键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