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铁复合双功能化对混凝过程中的染料降解研究

2022-08-12 12:50郝东东
印染助剂 2022年7期
关键词:混凝脱色中间体

郝东东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 714000)

染料和颜料对环境的潜在不利影响是全球性的。造纸、皮革、塑料、化妆品、食品、印刷、制药、体育设施和建设器材等许多行业都将染料用于着色过程,但迄今为止使用染料的主要行业还是纺织制造业。染色过程是将染料分子与基材之间通过共价键等连接起来,但是染料在基材上的不完全耗尽(竭染)已经成为一个主要问题[1]。如基材上残留有染料、有机化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等,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确保基材印染后的污染物在排放到环境之前的有效去除。因此,各种方法(如光催化、先进氧化、好氧和厌氧降解、混凝等)已经被用于研究染料的降解过程[2]。其中,混凝被认为是处理印染后的污染物中最可行的工艺之一。常用的混凝剂是基于化学成分的混凝剂,如硫酸铝(明矾)、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使用这些化学物质会增加水中的重金属浓度,产生的大量有毒污泥对人类健康有害。有证据表明,铝基混凝剂与人类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发展有关,如人体中铝含量过高可能引起阿尔茨海默氏病[3-6]。本实验研究了天然混凝剂红土降解染料的性能。选择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和阴离子染料甲基橙,利用Zeta 电位测量分析红土的混凝作用机理[7]。同时采用UV-Vis、GC-MS 和FT-IR 对降解中间体和产物进行鉴定[8]。

1 实验

1.1 材料

染料:亚甲基蓝(C16H18N3SCl,分子质量为373.90 g/mol,吸收波长为664.00 nm)、甲基橙(C14H14N3NaO3S,分子质量为327.33 g/mol,吸收波长为464.50 nm)结构式如下:

红土:采集自马来西亚佩利斯的武吉梅拉,采用Oxford-50 型能量色散X 射线分析确定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36.30%)、三氧化二铝(27.10%)和三氧化二铁(26.86%)(土壤成分如图1 所示)[9-10],使用前进行脱色预处理(将红土与超纯水混合,用尼龙布去除杂质,收集含有盐酸盐的红土,直到观察到呈现双层;将水相排干,糊状的红土置于阳光下干燥;重复这个过程),将干燥的红土压成粉末,过75 mm 筛后用作混凝剂。

图1 红土土壤成分

1.2 染料溶液的制备

将1 g 染料使用1 L 去离子水进行溶解,制备染料储备溶液;通过稀释储备溶液以制备50 mg/L 的染料工作溶液。

1.3 混凝实验[11]

使用0.01~0.10 mol/L 的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染料工作溶液的pH。

将染料工作溶液和混凝剂(红土或化学混凝剂)的混合物以200 r/min 快速搅拌2 min,再以100 r/min缓慢搅拌15 min,静置30 min。

在烧杯产生沉淀处的液体下方2 cm 处收集20 mL 液体。采集的样品通过20~25 mm 孔径纸进行分析,在优化pH 下通过改变红土混凝剂的用量重复上述实验。

1.4 测试

pH:采用827型pH 计(瑞士万通)进行测试。

脱色率:采用U-2800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染料溶液的吸光度,计算脱色率。

浊度:采用EutechTN100型浊度仪进行测定。

Zeta电位:采用色散技术310法进行测定。

污泥体积指数(SVI)[12]:按照水和废水检测的标准方法进行测定。

FT-IR[13]:采用NicoletiS10 智能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测试。

热重分析:收集红土凝结产生的污泥,在105 ℃的烘箱中干燥2 h。将干燥的固体污泥磨成粉末,分散在基质中后测试。

气相色谱-质谱(GC-MS)[14-15]:采用GC-2010 气相色谱仪和BPX5 色谱柱对去除亚甲基蓝和甲基橙染料的中间化合物进行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pH 对红土混凝性能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当溶液从酸性到碱性时,染料脱色率降低,残留浊度提高。由图2 可以看出,pH 为2 时,红土对亚甲基蓝和甲基橙染料溶液的混凝性能最好(脱色率最高,残留浊度最低)。这是因为当红土与水接触时,红土中的化合物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三氧化二铁形成Si(OH)4、Al(OH)3和Fe(OH)3,对染料具有很强的混凝能力,铁铝复合功能更强。因此,红土可以作为处理染料废水的混凝剂。在碱性条件下,红土处理染料的性能下降。这是因为加入氢氧化钠来调节体系的pH,导致与红土中的二氧化硅形成稳定的化合物Na2SiO3。在碱性条件下,由于铝离子和铁离子容易与OH-反应形成羟基铝离子和羟基铁离子,亚甲基蓝的脱色率可以保持在60%以上,但是残留浊度快速提升,这是由于在体系中没有二氧化硅。对于阴离子甲基橙,随着pH 增加到碱性条件,脱色率逐渐下降,残留浊度迅速提升。

图2 pH 对亚甲基蓝、甲基橙脱色率和残留浊度的影响

2.2 Zeta 电位

由图3 可以看出,当红土颗粒在水悬浮液中存在时,红土颗粒上存在表面电荷。红土表面含有羟基(硅醇基),会发生酸碱两性解离。在染料溶液中加入酸会增加溶液中质子的浓度,因此在扩散层中形成了当溶液酸性更强,特别是在pH 低于2 时,Zeta 电位更高,表明类似的电荷分散在扩散层中,胶体抵抗聚集。因此,在强酸性条件下,Zeta 电位为正值;而在碱性条件下,因为OH-被吸附在硅表面形成,产生负的Zeta 电位值。

图3 红土的Zeta 电位与pH 关系曲线

2.3 染料的降解机理

2.3.1 阳离子亚甲基蓝

亚甲基蓝是一种阳离子型、有利于与带负电荷表面结合的染料。因此,携带的二氧化硅表面电荷使亚甲基蓝不稳定,通过与亚甲基蓝的硫酸盐离子结合进行电荷中和。当与硫酸盐离子结合时,亚甲基蓝结构变得不稳定,在强度较弱时导致断裂。由于脱色的发生,噻嗪在初期容易裂解。在紫外-可见光谱下,降解导致664 nm 处的吸光度峰消失。图4a中,1 603~1 394 cm-1处的吸收峰代表亚甲基蓝的芳香环结构,在图4b 中几乎消失,表明亚甲基蓝的芳香环结构被破坏。因此,在气相色谱分析时发现了从亚甲基蓝结构中释放出来的降解中间体Ⅰ[N,N-二甲基苯胺C6H5N(CH3)2],同时形成了不稳定的中间体Ⅱ。一般来说,一个能够通过形成2 个N,N-二甲基苯胺和1 个硅氧烷分子(R2SiO3,中间体Ⅲ)来中和2 个亚甲基蓝阳离子。硅氧烷分子的—NH 立即趋于不稳定、分离,随后形成重氮烯。

图4 亚甲基蓝反应前(a)后(b)的红外光谱

2.3.2 阴离子甲基橙

当pH 为2 的阴离子甲基橙染料体系中存在红土时,二氧化硅表面携带阳离子电荷。电荷改变了甲基橙的分子结构,甲基橙的吸收光谱强度下降情况如图5 所示(由于2 种染料分子结构的差异,甲基橙的降解率明显低于亚甲基蓝)。在紫外-可见光谱下,甲基橙在505.5 nm 处的吸光度峰逐渐消失,表明降解的第一阶段是偶氮键的断裂。图5b 中,位于1 366 cm-1处的红外吸收峰因为与红土反应完全消失。

图5 甲基橙反应前(a)后(b)的红外光谱

偶氮键的断裂导致中间体Ⅰ[(CH3)2NC6H4NH2,N,N-二甲基苯二胺]和中间体Ⅱ(C6H6NO3S,对氨基苯磺酸)的形成,中间体Ⅰ和中间体Ⅱ的—NH2可以结合成重氮烯。随后,中间体Ⅰ被还原为中间体Ⅲ[C6H5N(CH3)2,N,N-二甲基苯胺]。同时,中间体Ⅱ被红土中的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三氧化二铁攻击,随后形成中间体Ⅳ和中间体Ⅴ。这是因为甲基橙是一种难降解的强键合染料,需要更高的吸引力来增强染料的失稳。当有足够的重氮烯切割中间体Ⅳ和中间体Ⅴ的苯环时,形成中间体Ⅵ(线性烃产物CnHnOn—SiAl)和中间体Ⅶ[(CnHnOn)2—SiFe]。图5 中,位于1 606~1 519 cm-1的红外谱带代表甲基橙的芳香环,在红土处理后消失。从提出的降解机理来看,SiAl 只能与1 个甲基橙分子结合,而SiFe 能够与2 个甲基橙分子结合,因此,硅离子更有利于与氧化物离子结合。铝和铁破坏了甲基橙的结构,这些金属离子将从硅中分离,形成金属氢氧化物,Fe—OH和Al—OH 在706~600 cm-1内检测到。红土中的二氧化硅自由基侧会吸引氧化物离子形成倍半硅氧烷(图5b中1 160~1 000 cm-1处的宽峰)。

2.4 污泥特性

2.4.1 沉降特性

由图6 可以看出,在最初的10 min 沉降过程中水上升,而形成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移动。在继续沉降过程中,随着污泥进入压缩区,沉降速率开始减速,污泥体积持续减小,直到保持不变,两种染料的沉降时间均为40 min。

图6 亚甲基蓝、甲基橙的沉降特性

处理后可以清晰区分染料溶液区和沉淀污泥区。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最大水回收率分别为98%和74%。亚甲基蓝的污泥沉降速度(0.27 mL/s)快于甲基橙(0.20 mL/s)。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污泥体积指数(SVI)分别为18.69、26.77 mL/g。根据标准,SVI 在最佳值范围内。亚甲基蓝的SVI 值比甲基橙低,原因是甲基橙需要更大剂量的红土才能完全降解和去除颜色。污泥产量少更好,因为工业可以轻松管理污泥,从而保护环境。

2.4.2 热降解性

由图7 可以看出,在100~200 ℃范围内,污泥质量分数下降了1.43%。这是由于样品脱水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在210~370 ℃范围内,污泥质量分数下降了3.65%,这是由于吸收能量高,可能涉及高浓度染料的部分氧化分解。当温度达到398 ℃时,污泥质量分数急剧下降7.14%,这是由于金属配位离子的分解一直持续到金属氧化物的形成,表明红土产生的污泥是可热分解的。

图7 污泥的TGA(a)和DTA(b)

2.5 天然混凝剂与化学混凝剂的效果比较

铝基混凝剂作为一种化学混凝剂,和天然混凝剂红土的有效性如表1 所示。在没有助凝剂的存在下,需要大剂量的铝基混凝剂以确保高去除性。在使用400 mg/L 明矾处理染色废水时,去除率仅为23%。在无脱色剂存在的情况下,明矾不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着色剂(染料)。因此,要保证明矾对染料废水的高效处理,必须加入脱色剂,随后需要支付更高的费用处理产生的大量有毒污泥。此外,光催化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染料降解方法。能够在pH 小于9 时使用二氧化钛在10 min 内去除80%的亚甲基蓝。在pH为6 时,使用聚苯胺改性氧化锌在2 h 内对甲基橙的光催化效率为81.3%。与化学混凝剂相比,红土能够处理阳离子和阴离子染料废水,去除率分别为99.61%和92.11%,无需任何助凝剂和催化剂(光催化)。此外,污泥产量非常低,处于污泥体积指标的最佳范围内。化学混凝剂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巨大,在混凝过程中,化学混凝剂形成的污泥难以降解,容易引发更严重的环境问题。

表1 天然混凝剂(红土)与化学混凝剂的有效性比较

3 结论

红土是自然资源中新发现的天然混凝剂,是含有以铝铁为辅助剂的硅杂剂。通过电荷中和、双电层压缩和混凝剂脱色反应机理,成功实现了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和阴离子染料(甲基橙)的降解。红土能够将染料分子结构降解为简单的烃类结构,形成倍半硅氧烷(主要产物)。倍半硅氧烷产物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能够形成高密度和致密的絮凝,具有低污泥产量。

猜你喜欢
混凝脱色中间体
二级强化混凝法处理含Mo(Ⅵ)废水的研究
漆树籽油与蜡脱色工艺条件初探
建立A注射液中间体中肉桂酸含量测定方法
大孔吸附树脂对鱼籽多肽脱色工艺
一株结晶紫脱色菌的分离鉴定及脱色性能初步研究
药品稳定性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运用研究
高盐度蜜饯废水预处理探索
论重金属离子砷的处理技术和发展趋势
结晶紫高效脱色菌株的筛选、鉴定与脱色特性
原料药:抗生素中间体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