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条件下深基坑支护设计探析

2022-08-13 09:36长沙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13期
关键词:标高深基坑钢板

肖 龙 长沙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李盼盼 长沙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1 工程概况

本次研究的是时代建发和著项目的一层地下室深基坑工程,该施工场地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银星路南侧、银杉路东侧。该场地以往是池塘、菜地和材料堆放场地,在勘查期间,其中的部分池塘依然没有处理。现场钻孔发现,孔口标高36.68 ~44.43 m,存在12.15 m左右的相对高差,由此可见,该工程的地势具有较大起伏。在本次工程的施工现场,其岩土地质属于典型的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从上到下的组成分别为杂填土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层、粉质黏土层、细沙层、圆砾层、全风化板岩层、强风化板岩层及中风化板岩层。通过综合考虑实际工程概况与地质条件,采用临时性支护措施对本次工程中的深基坑进行支护,其使用年限设计为2 年,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支护高度2.5 ~6.4 m,支护长度为800 m,通过钢板桩、放坡加挂网喷砼的形式进行支护。

2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2.1 设计原则

在本次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主要设计原则如下。第一,在满足其强度、稳定性以及抗变形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其应用功能要求,使其和本次工程中的规范规程相符合。第二,尽可能避开雨季,如果一定要在雨季进行施工,则支护后应满足两个要求:一是坡体应足够稳定;二是保护周边的建筑和管线[1]。第三,充分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为信息化施工、工程监测和变形控制提供指导性意见。

2.2 参数设计

在设计深基坑支护参数时,主要将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报告作为依据,各地层岩性参数取值如表1所示。本次工程中,所有的设计均为全过程动态形式,对于土地和锚固体之间的粘结强度极限标准,需采用现场试拔的方式进行检验,并根据施工中的反馈进行优化。具体设计中,红线与道路车道边线之间的超载应控制在10 kPa 及以下;道路荷载应该控制在30 kPa;其余坡段顶部3 m 内严禁超载;3 m 以外超载应控制在10 kPa 及以下。

表1 各地层岩性参数取值

2.3 支护设计

按照已有的现场勘查资料、现场实际环境条件以及相应的设计与施工经验,在本次工程中,对于地下室和用地红线距离较近的位置,选择的支护措施为钢板桩支护;在上部做局部的放坡处理;对于顶部放坡空间较大的位置,选择的支护措施为放坡加挂网喷砼[2]。本次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分段及其主要参数如表2 所示。

表2 本次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分段及其主要参数

施工中钢材规格是270 N/mm2的HPB300 型 钢、300 N/mm2的HPB335型钢以及360 N/mm2的HPB400 型钢,选择的锚喷砼强度等级是C20。

因施工现场地下水位处在基坑开挖底标高以下,本次支护设计中,如不采取止水措施,就需确保在枯水季节完成施工。考虑到特殊情况,还需进行相应的防水措施设计。如果施工中遇到丰水季节或是暴雨等极端天气,在地下水位高度超过基坑底标高的情况下,应进行降水井设置,其直径应控制在600 mm,底部应该比基坑底部低5 m 以上,布置间距应控制在25 m×25 m,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缩小布置间距,降水后的水位应处在基坑底标高下方的0.5 m 及以上。

同时,基坑的顶部以及坑底周边位置也需要设置截排水明沟,其沟底的纵向坡度应控制在0.3%。为避免地表水在基坑顶部渗入基坑中,还需要通过喷射砼的方式做好基坑顶部位置的地表硬化设计,并将相应的泄水孔设置在喷射砼坡面上,然后沿着深基坑底部设计集水井,其间隔应控制在20 ~50 m。

3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深基坑支护工艺设计

3.1 土方开挖施工设计

本次支护设计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施工工艺设计。第一,应分层进行土方开挖,每一层开挖标高都要超过土钉或锚索标高,但是不可超过0.5 m,其开挖方向是从周边到中部。通过挖掘机进行开挖时,需留下与基坑设计边线相距300 ~500 mm 的土层,然后通过人工开挖和修坡的方式进行施工;同时,基坑底部300 mm 的土方也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开挖[3]。第二,如果基坑开挖面上部的土钉锚固体以及锚索没有达到设计强度,则不能向下进行土方超挖,且基坑周边的车辆、设施以及材料等荷载都需要控制在地面荷载设计要求之内。第三,因本次工程中的深基坑具有较大的深度和规模,所以开挖过程中需要对时空效应加以合理利用,让土方开挖工作和深基坑支护施工之间达到密切配合效果,尽可能缩短基坑在无支护条件下的暴露时间,且开挖强度需要与支护作业能力相符合,不可超挖。

3.2 挂网喷砼施工设计

为有效确保上软下硬地层条件下深基坑支护效果,在通过挂网喷砼方式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对深基坑进行分层开挖与分层支护。本次工程中,将φ16插筋用作挂网固定钢筋,其长度是0.8 m,设置间隔是1.5 m×1.5 m。在进行混凝土面层喷射的工艺设计中,其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细骨料应选择中砂。第二,粗骨料应选择级配砾石。第三,做好水泥和砂石之间的重量比、砂率和水灰比控制。第四,在应用速凝剂等外加剂时,需要做好外加剂和水泥之间的相容性试验和水泥浆凝结试验,以此确定外加剂的添加量。第五,喷射施工需要分段、依次进行,对于同一个施工段,应通过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均匀喷射,并控制每一次的喷射厚度。第六,在混凝土喷射中,喷头需要垂直于土钉墙墙面,同时应控制二者的距离。第七,在混凝土终凝一段时间后,需要及时通过喷水法做好养护。第八,施工中应控制好钢筋和坡面之间的间隙。第九,施工中可通过绑扎的方式固定钢筋网,通过搭接焊的方式做好钢筋连接,且需要控制焊缝长度。

3.3 钢板桩施工设计

在通过钢板桩进行此类深基坑支护的过程中,为保障其施工效果,需要对其施工过程加以合理设计。本次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中,为确保钢板桩的打设精度,决定采用屏风式打入法进行施工。施工中需通过吊车来吊装钢板桩,使其在插桩点位置就位,然后再进行插桩。插桩时一定要做好锁口校准,每插入一块都需要套好桩帽,并轻轻锤击。打桩中,为使其垂直度得到良好控制,需要将两台经纬仪设置在两个方向上。为防止锁口中心发生平面位移,需要将卡板设置在打桩进行的方向上[4]。施工中,每一块板块位置都需要在围檩上做好预算,并随时进行检查和校正。

本次工程中,钢板桩需分4 次打入。第1 次是从20 m 高度打入15 m 高度;第2 次是从15 m 高度打入10 m 高度;第3 次需将钢板桩打入导梁高度,然后拆除导梁;第4 次需打入设计标高。在打桩过程中,对于第1 块和第2 块钢板桩,其打入位置与方向都应该保持精确,每打入1 m 就需要测量1 次。以下是本次工程中的钢板桩施工具体设计分析。

(1)设计要求。本次钢板桩施工设计中,主要的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施工前需要先试桩,其数量需控制在10根及以上。第二,在钢板桩放线中,桩头一定要正确就位,并保持垂直,沉桩中需随时进行检测,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本次施工中,平面位置在横向上的偏差控制在-50 ~0 mm,纵向偏差控制在100 mm,垂直度控制在5°以内。第三,在沉桩施工之前一定要清除高空、地面以及地下的障碍物,并保持地面平整。地下的管线需要开挖至露出,并通过合理的措施来加以保护[5]。

(2)振动沉桩。本次设计中,主要的技术措施如下。第一,振动沉桩频率应比自振频率大,振动前应在刚桩上端夹紧振动锤桩夹,且振动锤需和桩重心处于同一直线。第二,用振动锤将钢桩夹紧并吊起,让钢板桩锁口插入相邻的锁口中,在钢板桩就位稳定且垂直后才可以振动下沉,并及时做好垂直度检测,若发现偏差,一定要及时纠正。第三,如果钢板桩的下沉速度突然变慢,则需要停止沉桩,将钢桩拔起0.6 ~1.0 m,之后重新使其快速下沉,如果依然无法下沉,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措施。

(3)钢板桩施工。风化岩层中的钢板桩施工,如难以通过振动的方式进行,则需通过引孔法来进行施工,钢板桩的施工深度方可满足实际工程支护需求。

(4)拔除钢板桩。在对深基坑进行土方回填的过程中,需要拔除钢板桩,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优化,以便重复使用。拔除过程中,需要重视拔除的顺序、时间以及桩孔处理,为避免拔桩振动对周边土体的不良影响,需要先通过振动锤振活锁口位置的土体,然后一边振动一边拔桩。在钢管桩拔出到基础底板以上时,应暂时停止,然后用振动锤对桩孔进行振动,让桩孔及时被填实,以此来确保深基坑施工效果。

(5)监测频率。支护工程监测包括施工安全监测和防治效果监测,施工阶段的施工安全监测宜采用连续自动定时监测的方式,原则上采用24 小时自动定时监测的方式进行,保证监测信息能够及时地反映滑坡体变形破坏特征,为相关人员提供决策依据。详细监测频率如表3 所示。

表3 支护工程监测频率一览表

4 结语

在对上软下硬复合地层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相关单位一定要做好深基坑支护设计。具体设计中,需要将工程概况与现场实际情况作为依据,通过合理的措施进行施工工艺设计,并控制好各项施工参数。可有效确保其深基坑的支护效果,满足整体工程的实际施工要求。

猜你喜欢
标高深基坑钢板
土建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要点及管理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多级节能工厂化养殖池塘建设的标高设计初探
基于FLAC3D的深基坑开挖模拟分析
Revit中自动生成标高线的开发技术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BIM 参数化建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