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开发与利用农村物理教学资源

2022-08-16 09:02陈昌月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1期
关键词:浮力教学资源教室

陈昌月

(庐江县柯坦初级中学 安徽合肥 2315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以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态度与责任为主的核心素养成了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如何开发与利用农村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目前农村教师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农村,教材与教参,学校的硬件设施,如古树、花草、栅栏、门窗、电灯、课桌椅、黑板(白板)、“班班通”设备等资源都要利用好以便更好地开展物理教学。

一、深挖课本潜在内容,用活课本资源

课本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同样也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工具,它是所有课程资源中的核心,是落实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目前教材内容呈现形式新,版面丰富多彩,图文并茂。教师要潜心研究,深挖其中的物理素材,灵活运用。

例如在引入“浮力”这一概念时,教材上先展示几幅生活中的图片。我们可以深挖这些图片,再现情景: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而不下沉,是什么力支持它呢?不会游泳的人佩戴救生圈也不会沉入水底,探空气球能徐徐升入空中而不下落,究竟是受到什么力量的支持呢?学生结合平衡力知识,联想到水的托力、空气托力。紧接着通过设计实验,用弹簧秤测出金属块在水中“重”比在空气中“重”小,证实了前面的猜想是正确的,进而引入“浮力”概念,形象直观。接下来在浮力产生原因上做进一步引导,使学生明确理解浮力概念。

又如,在探究“浮力大小受到哪些因素影响”这一课题时,教材也展示了几幅生活画面。我们可挖掘这些画面的含义:浮力可能与物体体积大小有关(大轮船和小轮船浮力大小不同),可能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有关(人在潜水时和水面上游时浮力大小不一样),还可能同深度有关等。接下来引导学生去猜想、去设计实验,并通过信息链接介绍控制变量法来降低实验设计难度,让学生主动而独立完成,分析并得出结论。

再如,关于“浮沉条件”,课本上也展示了几幅图片,教师要深挖这些图片潜存的资源,组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浮力知识在实际生活与生产中的应用。

当然教材上提供的大量资料是“死”的,它需要重新建构,即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的真情投入,师生适当互动,才能让教材真正“活起来”。

二、研究各种教学设施,活用校园资源

校园和教室内的硬件设施,可以成为学习物理的重要资源。如在学习长度测量时,校内的水泥路、古银杏,教室的门窗、课桌椅、墙壁、黑板都可以作为同学们测量的资源;教室内大量的电气设备、电能传输设备、网络传输设备、视频传输设备、电信号传输设备,都可以作为电学、信息教学的各种资源;而礼仪镜、玻璃窗、反光的黑板、投影仪等则可以作为光学内容的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和使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事物,开发物理学习资源。例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活动中,很多同学对物距与像距的关系以及像的大小变化与什么有关不是很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利用教室里“班班通”设备的投影仪(或者视频展示台)进行演示,其优点是可见度高,效果好。又如在学习用电器时,可以请同学们观察了解校园及教室里的日光灯、电脑、功放、中控、校园广播等电器,虽然它们和课本上介绍的不全相同,但它们是学生能实际接触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器知识。

在物理教学中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不仅能提升课堂效益,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先复习上节内容,接下来提出问题“光射到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会改变吗?”,启发学生思考。在此基础上利用“白板”生成一个画面,设问:小英是怎么看到课本上的字?让学生讨论并画出光路图,任意抽取几个同学作图投影展示在大屏幕上。师生共同参与点评,最后归纳得出光的反射概念。在做“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教师可利用“白板”生成一张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三线”和“两角”的概念。教师可用手机录制实验过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在大屏幕上进行播放,引导学生改进实验或直接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实验结论。

三、留心学生的体育运动与行为,开发教学资源

学生的体育运动,本身包含物理知识,所以可收集学生体育运动相关的素材,开发为物理教学资源。例如,比较运动的快慢的教学中,可把学校秋学期田径运动会中100米跑的视频作为课堂导入,适时暂停播放,让学生观察视频中运动员跑步中以及到终点的场景,提问“你认为谁跑得快”“裁判怎么判断谁跑得快”。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我看见他跑在最前面”,有的说“他第一个冲到终点线”,有的说“他跑步速度最大”等,在这些意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相同路程比时间”和“相同时间比路程”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学生自主体验而得出结论,比教师直接举例效果要好。

学生的行为表现,往往包含物理知识或与物理知识有关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变通处理,强调其中的某些特征,提醒学生注意感受,把学生的行为表现作为课堂上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讲运动的相对性原理时,教师在教室内走动。把教师作为参照物,同学相对教师的位置在改变,这时同学就是运动的。如果教师不提醒学生“假设我没动,你有何感觉?”,学生可能还是感觉自己是静止的。教学中可以变通一下。教师在讲台上站好,且一动不动,然后说:现在,如果以班级里某一位同学为参照物,我是运动的,请一位同学走下座位来试试看,其他学生注意观察,说说有何感觉。这时,同学们以走下座位的同学为参照物,就能感觉到教师在运动。

猜你喜欢
浮力教学资源教室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不要在教室打闹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第十章浮力
探秘浮力
神奇的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