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初中数学课堂精准教学模式的研究*

2022-08-16 09:02周建锋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1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精准报告

周建锋

(肥西第二中学 安徽合肥 231200)

一、研究的背景及实施概况

(一)研究背景

基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我校开展精准教学的研究,将各平台丰富的大数据题库、独特的智能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各环节、各步骤精准结合,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全面发挥各系统智能技术、大数据生成技术辅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二次备课依托在全校大数据背景下,精准预习、练习、布置作业。在教学设计中综合各平台智能技术,让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各环节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反馈做到及时、客观、公正,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着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智能化、数据化的课堂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二)实施概况

选择合适的大数据分析平台,了解采集、分析数据的“工具”特点,依托图像生成和数据分析模型,线下线上互补,同时开展大数据采集和分析。不断提升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评析、决策的能力,精准备课、上课的能力,精准课后指导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能力。选择洋葱数学系统搭建检测平台、希沃智慧系统搭建教学平台、讯飞智慧系统搭建互动平台,成绩追踪分析系统,组合运用各技术,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创设数据教学环境,弥补单一模态教学的不足。为形成大量数据奠定基础,使大数据分析决策、指导实践教学成为可能,让数据报告追踪记录学习过程成为常态。紧扣知识点分析,深入挖掘数据,从宏观与微观把握教学环节、步骤、内容和技术,为教师备课、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因此,教师需要调整精准教学各教学环节和步骤,通过反复实践,探索“一课三段,九九归一”教学体系的实用性、可行性。

一节课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主要时段,九个主要环节包括预习发布、二次备课、导入新课、探究活动、教学互动、提升拓展、课堂小结、发布作业、师生互导。课前主要发布学案与微课。课中分九个主要步骤包括学情分析、温故知新、合作交流、课堂活动、例题精讲、随堂练习、深度学习、归纳梳理、课堂作业。课后查缺补漏,个性化辅导。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数据镶嵌,优化组合,形成一个体系。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数据精准采集

样本数据采集是数据分析的前提条件。采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态化的检测数据,基于长期采集形成的全校大数据,才可以准确地分析每一个学生学习过程的变化情况,给予合理科学的指导,及时提醒学生弥补薄弱点,避免重复机械劳动,节省时间与增效减负。学科研究中大数据采集包括预习数据采集、作业数据采集以及纸阅数据采集,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采集不同场景的数据。

(二)数据精准分析

分析学生学习情况、考试成绩的相关数据是关键。以往只关注常规的考试成绩统计如总分、平均分等,不能满足大数据环境下教师、学生对精准分析的需求。要想获得对比分析、差异分析、相关分析等更有价值的数据信息,需要建立专业的数据分析模型,自动形成分析报告,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进行精准科学的数据分析,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个体差异变化、整体分布情况等重要信息,为调控学习的内容与进度提供依据。

1.基础数据分析

基础数据分析来源于全校数据报告、年级班级报告、单学科数据报告、学生个人数据报告、单次多次作业数据报告等,通过权限分级设置、操作、管理,比如智学系统为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提供针对性的分析报告;洋葱数学系统为各年级、各班级、各学科、师生家长提供详细的章节检测数据报告;成绩追踪大数据分析系统为对比两次考试差异分析、单次考试变化趋势分析、多次考试相关因素分析提供大数据深度分析报告。

2.成绩对比精准分析

学校选择同一班级学生在九年级期末与八年级期末的评价数据进行分析,精准分析同一班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成绩的变化。通过这些数据,了解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初中阶段分班等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及时改进教学策略,实施有效干预方案,为提高各年级学生的学习质量提供了指导性依据。

三、研究实施相关的调查问卷

(一)大数据下有关资源认可的分析

从对数学教学资源安排的满意度、学习习惯的优化度、学习效能感自评三个方面,设置非常不符合、不太符合、一般、满意、非常符合五个等次,在全校开展学生问卷调查。七年级学生对教学资源安排满意度超过77.94%,八年级学生对教学资源安排满意度超过80%,九年级学生对教学资源安排满意度超过75.48%。经过抽样分析,估测全校大多学生认为教学资源安排基本符合学习发展需求。

(二)大数据分析下“一课三段”的精准设计

1.根据大数据分析实施精准教学——课前确定教学目标

精准教学的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的总目标与子目标。如角的比较与余(补)角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总目标(①会比较角的大小;②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意义)可分解成6个目标:(1)会用观察法、度量法、叠合法三种方法比较角的大小;(2)用符号语言和文字语言描述角的平分线的意义;(3)理解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的关系;(4)掌握角的平分线的不同位置的画法,发展空间观念;(5)结合实际图形,将一个角表示成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的关系;(6)掌握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知一求二解题方法。

2.利用大数据分析实施精准教学——课中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比如在新课探究新知、例题讲解、练习检测中都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将其设置成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等主观题,学生作答,通过生成的数据报告,查看答对或者答错人数及具体名单,精准反馈点评。可以通过网上组卷,预设课堂小测,对练习后的数据分析报告及时评价、预测,教师重点讲解答错题目、得分率较低的题目,提醒答错学生自查订正。

3.利用大数据分析实施精准教学——课后重视查缺补漏

借助稳定的网络数据分析系统和移动终端里存储的章节检测数据和分析报告,了解学生在单元、章节知识点检测中,关于教学重难点方面的知识点漏洞,及时进行个性化辅导,提醒学生整理错题本,注意复习巩固。实施精准教学,教师针对答错率较高的题目,可以推送同难度、同类型的试题,就易错的知识点,让学生反复训练,直至闯关。

四、对大数据下精准教学实践的总结

大数据下精准教学模式,结合一定的教学理论,构建一个新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指导教学活动各环节、各步骤,是实现精准学习、个性化学习及高效学习的助推器。

对大数据各项分析系统进行优化,完善分析模型,通过不同班级、不同时段学生成绩的对比分析,总结成绩相对稳定增长的规律,寻找陡降陡升的影响因素。

大数据下精准教学模式,让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精准化和精细化,课前、课中、课后数据报告及时反馈了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便于实施科学预测与干预。

大数据下精准教学模式,是实施精准教学的有效模式,是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精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科学化干预的有效途径之一。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精准报告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报告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