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及帮扶路径研究

2022-08-16 09:02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1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家庭职业

江 波

(合肥商贸科技学校 安徽合肥 231500)

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企业对技术人才需求增加,本土职业教育面临机遇和挑战,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日趋扩大,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明确教育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尤为关键。在对某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家庭基本情况、自我效能评价、职业技术教育意愿等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生的教育帮扶路径。

一、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调查对象为安徽合肥某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388人,其中男生222人,女生166人。(1)问卷调查。参考常规人口社会学调查量表,自行开发量表,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基本情况调查和职业技术教育意愿调查。其中学生对职业教育认知的调查问题包括:你为什么来本学校;你对未来有何打算;你对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有何评价;你打算怎么度过校园生活;你对职业教育有何印象;你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什么;你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有何评价;你对身边中等职业技术工作者的工作及品德素质有何评价;你认为社会对职业技术性人才有何需求。(2)问卷回收。本次调查共发放399份问卷,由班主任召集学生,自愿参加,匿名如实填写问卷,回收问卷388份,回收率为97.2%。(3)数据处理。运用SPSS19.0对人口社会学指标、学生职业教育选择、认知、规划及学习意愿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频数分析及检验,比较男女生上述指标的差异。

二、结果分析

(一)父母教育程度

数据显示,86%的学生父亲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93%的母亲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男女生在父母教育程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父母从事职业

数据显示,学生父母主要为服务人员、小商贩、个体户,从事农牧渔等工作。50%左右的学生父亲为服务人员、工人、小商贩、个体户,从事自由职业,30%左右的学生父亲在外打工;40%左右的学生母亲为服务人员、工人、小商贩、个体户,从事自由职业,35%以上的学生母亲从业状态为无业或其他。

(三)成长环境

县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家庭,且多为单亲家庭。90%学生来自农村户籍家庭,接近70%的学生来自离异、单亲家庭或是孤儿。调查数据显示,县域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教育程度及社会地位偏低,学生多经历家庭创伤。

(四)家庭月收入

80%~90%的学生回答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且女生的估计水平明显低于男生。40%和70%的男生和女生估计家庭月收入少于3000元。本次调查数据无法说明女生家庭经济水平确实低于男生,但女生对家庭经济水平的感知低于男生可能也提示女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经济资助低于男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学生家庭对待子女成长的男性偏好。

(五)在校生职业教育基本认知情况

40%左右的学生是因为学校老师推荐而选择职业技术学校,20%~30%是主动选择。30%的男生和45%的女生希望毕业之后继续上大学;学生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较高,只有4.8%的男生和0.7%的女生认为职业教育质量差。58%的女生计划在校园生活中积极进取、努力考学,该比例大大高于男生;30%~45%的学生对身边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作人员的状态评价为非常满意;但20%~25%的学生对社会需求并不清楚。

三、总结与反思

(一)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需加强家校联合

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家庭教育意识淡薄、父母陪伴不足可能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学校需要探索一套适宜的家校联合方案来帮助职高学生成长,作为家庭教育的适时补充。学校要及时识别单亲、孤儿等特殊家庭,建立长效干预机制。学校要为这些学生建档立卡,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及动态变化,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对于特殊家庭学生,安排专人管理,落实学校资金,进行教育帮扶。一方面,班主任要加强爱心教育,尤其要关注单亲及孤儿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引导班级同学建立友爱互助的良好氛围,多关注,多鼓励,并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放下思想负担,让他们在爱的集体中成长。另一方面,学校要将心理教育与咨询落实到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成长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及时干预危机。

(二)加强与生源学校互动,普及生源校教师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正确认知和引导

40%的学生选择上职业中学是因为初中老师推荐。帮助初中教师,尤其是农村初中教师对职业技术教育形成正确、积极的认知显得尤为重要。初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符合职业技术培训目标的农村青少年,以更加积极乐观的状态,尽早选择符合自己兴趣、期望的专业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需要协同教育主管部门,帮助初中教师更好地了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政策、目的、专业以及就业趋势,有针对性地帮助即将毕业的初中学生做出明智的选择。建议在初中开设生涯规划课程,且课程中要加强职业教育宣传。

(三)针对女生进行专门职业规划扶持,逐步完善相关辅导课程体系

对于父母存在明显的男生偏好的家庭,学校要加强对这些家庭中女生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其正确认识女性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调查显示,女生继续学习以及自我规划的意愿均高于男生。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需要加强面向女生的职业技术教育后续深造的引导,在现有的社会和家庭条件下,助力基层弱势家庭女生成长。比如安排女生指导老师,针对女性成长中的心理问题进行讨论;定期邀请行业优秀女性进校园举办讲座,开拓女生眼界。同时学校积极将当地女性创业政策和资源在校园内进行推广。实践证明,融合职业教育文化和女性教育文化的特色发展战略和治校方略在促进职校女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了显著和独特的作用。

在校生中有较高比例的学生希望继续深造或通过分类高考实现大学梦,学校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加强学校相关课程体系的构建。职业技术学校一方面需要在普通教育课程体系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的顺利衔接上下功夫,另一方面需要在国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下建构适宜本土学生发展的专业课程,真正从底层家庭学生的切实需求出发,帮助其建立终身学习的规划,培养个体终身学习的意识、可持续发展的动机和习惯,这也是职业技术学校的核心教育目的所在。学校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其一步步地实施自身规划;学校也可积极加强和高职院校全方位的合作,加强高职院校对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上的支持与衔接,以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和继续深造的意愿;同时也可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加深对国家成人教育的了解,来满足贫困学生边工边学、继续深造的意愿。

(四)加强产业、行业、企业与职校的合作,树立大职业教育观,构建良性的职业教育认知和预期

学生对职业教育评价普遍较好,学校需要继续加强学生自我效能,帮助入校学生更快建立自我信念,使学生增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信心及对未来就业的希望。学生对中等职业技术工作者评价较高,但对社会需求并不清楚。学校可以多请行业专家、职场技术精英走进校园,给学生授课或开展讲座,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近距离感受职业技术教育的魅力。学校要积极构建职业教育大平台,打破县域职校与产业、行业、企业的壁垒,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和社会观。学校与各部门应积极联合、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在县域带动并建起各技能行业岗位练兵、学练技能的平台,一方面让中职学生看到技术的革新与发明创造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给中职学生提供展示技能的平台。通过技能大赛,建立校企之间沟通的桥梁,推动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实现“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的目标。

(五)综合运用国家、地方、学校的帮扶政策,有效加强对低收入家庭学生公平公正的帮扶

在精准扶贫战略中,教育帮扶尤其是职业教育帮扶被摆在重要位置。教育扶贫是通过接受学术或职业教育来提高相对贫困人口活力的主要手段。为农村相对贫困家庭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帮助学生个人及其家庭致富,是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本次调查中,一方面,贫困家庭脱贫致富遭遇技术瓶颈;另一方面,县域缺少适宜的技术人员,企业招工难,发展严重受限。农村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县域技术人才输送单位,要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结合学生需求、家庭状况以及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探索职业教育和企业发展相结合的路径,实现教育扶贫。学校要合理利用惠及所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国家政策、社会捐助、奖学金制度等与校级资助,识别困难学生,多方面、均衡地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公平公正地制定切实有效的学生长效帮扶路径。学校可探索通过工学交替等方式将贫困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劳动和技能锻炼,学生在学以致用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劳动报酬,缓解经济困难。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家庭职业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家庭“煮”夫
我爱的职业
恋练有词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