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品种创棉509

2022-08-16 10:15庞立根陈杰郭明捷贾朋东王智熊万光
中国棉花 2022年6期
关键词:皮棉中熟黄萎病

庞立根,陈杰,郭明捷,贾朋东,王智,熊万光

(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深圳 518117)

1 选育过程

在新疆大力推广棉花机械化生产与采收的背景下,棉花育种目标已由单一的产量高或品质优转变为集丰产、优质、早熟、抗病、适于机采于一体。创棉509 是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非转基因早中熟常规棉品种。 2010 年以豫棉20[1]为母本,以C66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 同年冬季在海南加代,对F1进行姊妹交。2011 年将杂交后代种植在枯、黄萎病混生病圃内,选抗病株再进行姊妹交,冬季在海南加代,继续进行姊妹交;2012 年继续把从海南收获的杂交种种植在枯萎病、 黄萎病混生病圃内,选抗病性好、 结铃性强的单株;2013 年种植株行,选择抗病性好、第一果枝节位较高、适于机采的株行;2014 年选择抗病性好、 产量表现突出的株系;2015 年在创世纪南疆育种站开展的品种比较试验中,该株系抗病性好、产量表现优;2016—2017 年在本公司组织的多点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突出,定名为创棉509。 创棉509 于2018—2019 年参加创世纪联合体西北内陆棉区区域试验 (区试),2020年参加创世纪联合体西北内陆棉区生产试验,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审定编号:国审棉20210037)。

2 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创棉509 是非转基因早中熟常规棉品种,春播生育期136 d,出苗较好,前期长势较强,后期长势强、不早衰,整齐度好,结铃性较好,吐絮畅;株型松散,Ⅱ式果枝,茎秆茸毛较少,叶片中等,叶色深,棉铃卵圆形;株高74.6 cm,第一果枝节位6.2,单株结铃7.45 个,铃重5.95 g,衣分42.45%,籽指11.05 g,霜前花率100%(参见封三彩版)。

创棉509 第一果枝节位高, 对脱叶剂敏感,符合机采棉品种要求。 若化学调控不及时,易造成高脚苗、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协调、营养枝过多。

2.2 产量表现

创棉509 在创世纪联合体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品种区域试验中,2018 年每666.7 m2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63.0 kg、153.3 kg 和153.3 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9[2]增产6.3%、6.0%和6.0%;2019 年每666.7 m2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74.8 kg、160.5 kg 和160.5 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9 增产8.4%、7.5%和7.5%;2018年和2019 年区试中各试点霜前花率均为100.0%,各试点平均衣分分别为42.1%和42.8%(表1)。

表1 2018—2019 年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品种区域试验中各试点产量结果

2020 年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品种生产试验中,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73.4 kg、172.8 kg 和162.0 kg, 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9 增产9.3%、12.0%和13.5%; 各试点平均霜前花率、衣分分别为93.8%、46.3%(表2)。

表2 2020 年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品种生产试验中各试点产量结果

2.3 纤维品质

2018—2019 年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品种区域试验中取样,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HVI 校准棉花标准校准),结果(表3):2018 年创棉509 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1 mm,长度整齐度指数84.1%, 马克隆值4.4, 断裂伸长率6.8%, 断裂比强度32.8 cN·tex-1;2019 年创棉509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5 mm, 长度整齐度指数86.4%,马克隆值4.7,断裂伸长率6.8%,断裂比强度31.9 cN·tex-1。2 年数据综合评定,创棉509 纤维品质达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Ⅱ型品种要求。

表3 2018—2019 年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品种区域试验各试点品质结果

2.4 抗病性

2018—2019 年由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进行枯萎病、黄萎病抗性鉴定,结果(表4):2018 年创棉509 枯萎病病情指数为8.03,黄萎病病情指数为7.17,抗枯萎病,高抗黄萎病;2019 年创棉509 枯萎病病情指数为9.20,黄萎病病情指数为13.60,抗枯萎病,抗黄萎病。

表4 2018—2019 年枯萎病、黄萎病抗性鉴定结果

3 适宜种植范围

适于西北内陆早中熟棉区春播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期播种

选择在4 月初当5 cm 地温稳定在14 ℃以上时开始播种,推荐用种量为22.5~27.0 kg·hm-2[3]。

4.2 种植密度

不同肥力地块种植密度范围在18.0 万~27.0万株·hm-2,肥力高的地块宜稀植,肥力低的地块宜密植,一般肥力地块种植密度为22.5 万株·hm-2[3]。

4.3 科学施肥

施足底肥,早施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增施有机肥、钾肥和硼肥、锌肥等微量元素肥料。

4.4 化学调控与打顶

根据棉花长势和天气情况酌情使用生长调节剂, 一般在棉花一叶期时进行第1 次化学调控,全生育期化学调控4~5 次, 其中打顶后1 周要适当加大缩节胺用量。 依照“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7 月10 日前后适时打顶。

4.5 病虫害防治

全生育期做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重点抓好红蜘蛛、蚜虫、棉铃虫的防治。

4.6 脱叶催熟和机械采收

在采收前18~25 d,棉花田间吐絮率达35%~40%时,应及时喷施脱叶催熟剂。 为确保较好的脱叶效果, 应选择在最低气温12 ℃以上时喷施脱叶剂,一般在停水10 d 后喷施脱叶催熟剂,第1 次喷施脱叶催熟剂的适宜时间在9 月1-10 日。根据棉花长势和气候条件,坚持“正常棉田适量偏少、过旺棉田适量偏多,早熟品种适量偏少、晚熟品种适量偏多,喷期早的适量偏少、喷期晚的适量偏多,密度小的适量偏少、密度大的适量偏多”的原则合理调整脱叶剂的用量。一般每公顷用50%(质量分数,下同) 噻苯隆360~420 g, 复配40%乙烯利水剂1 200~1 500 mL; 在第1 次喷药后7~10 d 进行第2次脱叶处理, 可选择对温度要求较低的81%敌草隆·噻苯隆制剂,每公顷施用225~300 g。

当棉花的脱叶率超过90%、 吐絮率超过95%时,及时进行机械采收。

猜你喜欢
皮棉中熟黄萎病
2022年“蒙阴杯”全国早中熟桃鉴评大赛在蒙阴成功举行
棉花GhIQM1基因克隆及抗黄萎病功能分析
一种新型皮棉加湿工艺的应用
不同加工方式下5个棉花品种纤维品质比对分析
怀宁县2018年度杂交棉组合筛选试验
不同陆地棉品种展示试验
桂林中熟西兰花新品种不同种植期比较试验
翔安区中熟花椰菜新品种对比试验
棉花黄萎病菌的拮抗生物菌研究浅述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或可攻克棉花“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