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桩基施工技术研究

2022-08-18 00:27钟志彬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9期
关键词:护筒溶洞岩溶

钟志彬

(福建省恒盛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龙岩 364000)

0 引言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应注重地基的处理流程,防止地基处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提高地基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岩溶地区是一种重要的地貌条件,容易引起塌陷、渗透等问题,需要积极对地基采取处理措施,保证能够更好地进行地基施工。桩基是提高地基稳固性的关键,应重视桩基的施工流程,采用有利的施工措施,使桩基具有良好的承载力。

1 工程概况

厦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A6 标红坊互通工程M 主线桥,桩基55 根、桩径2.0~2.2m,桩长最长88m,桩位处溶洞发育,大型溶洞、多层溶洞频现。大型溶洞主要为大型多层半充填溶洞,溶洞区厚度一般在30m左右。多层溶洞一般为5~7 层,单层高度一般在1~7m,最大达10.7m。地质条件复杂,深水溶洞处理和穿越溶洞钻孔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岩溶地区地质采用护筒跟进进行处理,能够保障深水区的岩溶地区特性,确保地基之间能够连成一个整体,提高岩溶地区地基的稳定性。

2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分析

2.1 准备工作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构建完善的地基处理条件,防止地基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提高地基的质量。地基施工需要对溶洞情况进行探查,确保地基能够采用桩基进行处理,保障地基处理准备的充分性。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对地基处理过程引起重视,确定溶洞的分层标高、填充体情况等。对于地质较为复杂的部分,需要钻2~3 个地质孔进行探查,确定地质的实际组成状况,构建良好的地质探测条件,掌握溶洞地基的具体状况。溶洞地基探查结束后,需要对地基状况进行分类,使地基可以更好地投入使用。判断地基是否存在空溶洞状况,溶洞地基是否具有良好的填充条件,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处理,保证溶洞地基处理处于有利条件。

2.2 塌陷处理

岩溶地区地基存在塌陷的风险,需要严格对塌陷问题进行处理,提高地基的强度及承载力。地基处理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提高对塌陷的抑制作用,通常情况下,岩溶地区地基塌陷主要由水流冲击引起,导致岩层出现松动的现象,甚至导致空层的出现,使得地基的承载效果不足。对地基塌陷进行处理时,应掌握岩层的埋深状况,通过夯实、填充等地基处理技术,解决地基的空层问题,使地基能够保持良好的密度,同时提高地基的强度,对岩溶地区地基的塌陷采取防控措施。塌陷是岩溶地区地基的常见问题,关系到地基的稳定性,需要保证地基具有良好的压缩性,具有良好承重范围的同时降低地基的塌陷概率,使地基能够更好地投入使用。

2.3 防渗处理

渗漏对岩溶地区地基的影响较大,地下水对地基环境具有侵蚀作用,使地基的结构遭到破坏,需要提高对地基结构的防护作用,使地基环境能够稳定地运作。在防渗处理过程中,应做好地基的排水工作,将水流及时排到地基环境外,降低渗透对地基的威胁。在岩溶地区地基环境中,需要注重排水沟的设置,提高地基的排水能力,使地基处于完善的防渗环境中。在渗漏处理方面,可以采用堵、截、围等措施,加强对地基渗漏问题的疏导工作。同时,需要提高地基防水层的厚度,确保防水层厚度不低于20mm,否则会影响地基对水源的阻隔效果,对地基造成较大的破坏。防水防渗是地基处理的重要工作,能够延长地基的使用寿命,保障岩溶地区地基施工的规范性。

2.4 击穿处理

在溶洞钻孔过程中,存在击穿的情况,需要做好溶洞的击穿处理,确保溶洞能够顺利进行灌浆,保障溶洞地基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在少量漏浆情况下,可以采用回填法进行处理,将片石作为主要回填材料,提高对漏浆部位的堵塞作用。当空腔较大时,应进行护筒跟进,通过护筒对回填后的孔壁进行防护,避免对回填钻孔过程造成影响。在大量漏浆的情况下,封堵过程具有较大的难度,需要构建完善的封堵方案。采用2.4m 钻头进行扩孔,确保溶洞范围内无凸石、斜岩等,将钻头钻到孔底。同时,需要做好护筒跟进工作,提高对孔壁的保护作用,防止钻进时对孔壁造成损伤。接着再对钻孔进行填充,完成相应的封堵工作。

3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技术分析

3.1 测量放样

为了提高桩基施工的准确性,需要做好测量放样工作,使桩基能够更好地使用,保障桩基施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精准定位,以图纸作为放样的依据,保障桩基施工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对桩基的位置进行准确安排,提高地基结构的稳固性。测量放样是实现钻孔施工的关键,需要确保放样精度在20mm 以内,提高放样精度的控制效果,保障放样过程能够有序开展,防止放样过程出现偏差。通过测量放样施工,提高桩基施工的有序化和流程化,便于对钻孔的顺序进行标注,使钻孔过程能够得到严格控制,保证桩基施工方法的有效性。测量放样需要做好核验工作,对放样过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及时对放样问题进行纠正,提高测量放样偏差的控制效果。

3.2 埋设护筒

钻孔前应做好护筒的埋设工作,提高对孔壁的保护作用,防止钻孔过程中对孔壁造成损伤(见图1)。该工程中,首层采用2.8m 钢护筒,壁厚16mm,作为首层护筒下设,下设采用2.4m 冲击钻进行钻进,确保护筒与钻机的匹配性,保障护筒能够发挥出主要作用。在护筒埋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跟进工作,确保首层护筒到达卵石层底部以下30cm,对护筒的保护作用进行延伸。护筒一般由钢结构组成,为了确保护筒易于使用,需要确保护筒的长度在2.5~3.0m 之间,使护筒能够有效地推进,保障护筒能够得到规范使用。在护筒使用过程中,需要做好偏差方面的控制,倾斜偏差不能超过1%,否则将会导致偏差逐渐发生累积,导致护筒逐渐偏移原有的方向,影响护筒对孔壁的保护作用。

图1 护筒图

3.3 钻挖成孔

在钻孔过程中,钻头与护筒需要有效地跟进,保证钻孔能够顺利地形成,提高钻孔的质量。钻孔时需要及时对钻渣进行清理,防止对钻进过程造成影响,采用规范化的钻进形式。钻头钻进溶洞顶2m 处时,需要立即停止钻进操作,并且设置成二层护筒,对钻孔进行进一步的防护,使钻孔能够得到全方位防护。而且,需要更换成小冲击的钻头,使钻头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将冲击力限制在一定水平,防止对溶洞造成较大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溶洞发生击穿现象,防止灌浆时出现泥浆流失的情况,对灌浆效果进行巩固,保障桩基的浇筑质量。在钻孔过程中,需要确保钻头处于匀速钻进状态,有助于形成稳定的钻孔结构,确保钻孔能够一次成型,提高钻孔效率的控制水平。钻孔工作完成后,需要对成孔进行检查,包括孔位、孔深、孔径等,保证钻孔的标准化程度。以孔径检查为例,需要对偏差状况进行验收,对容许偏差进行控制,提高对钻孔质量的监理效果。另外,还需要对钻孔进行清理,清除钻孔内部的杂质,防止内部存在大量的沉渣,不仅导致钢筋笼无法沉底,还会影响灌浆质量。钻孔采用空气反循环法进行清理,将导管伸入到钻孔底部,将沉渣抽离孔底,进而实现清孔的目的。

3.4 钢筋笼安装

钢筋笼是提高桩基强度的关键,需要对钢筋笼的安装过程引起重视,确保钢筋笼的规格能够符合要求,保障钢筋笼能够顺利完成安装(见图2)。钢筋笼需要满足技术指标要求,严格做好偏差控制工作,具体控制指标如下: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钢笼直径±10mm,钢笼长度±50mm。确定钢筋笼规格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放笼操作,能够有效地保证钢筋笼的强度,使钢筋具有稳固的状态,提高钢筋笼安装的稳定性。钢筋笼外侧需要设置保护垫,避免钢筋与孔壁发生碰撞,提高钢筋笼的安装效果。钢筋笼的安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保证钢筋笼的接头牢固,需要采用对焊的方式,确保焊缝间距不小于0.3 倍钢筋直径,注重钢筋的规范化焊接。钢筋笼的接头数量不能超过50%,否则将会影响钢筋笼的整体强度。钢筋笼应安装在钻孔的中心位置,确保两者的中心具有良好的重叠状态,偏差不能超过20mm,对钢筋笼的安装位置进行对正。上述步骤完成后,需要采用保护垫进行固定,减少灌浆过程对钢筋笼的冲击,保障桩基强度的控制效果。

图2 钢筋笼图

3.5 灌注混凝土

钢筋笼安装就位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灌注,对桩基进行浇灌。混凝土浇灌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控制好骨料颗粒的粒度,确保粒度不超过10mm,使混凝土能够顺利通过钢筋笼网孔,确保混凝土与钢筋笼能够充分接触,保障桩基具有良好的整体强度,提高桩基的浇筑质量。第二,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做好钢筋笼的变形控制,避免出现较大的浇筑压力,导致钢筋笼因冲击而变形,使浇筑过程与钢筋笼的质量相兼顾。第三,需要提高钢筋笼的抗浮能力,可以采用加焊重物的方式,使钢筋笼具有足够的重量,保障桩基浇筑过程能够顺利完成。

在桩基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桩体的稳固性。混凝土浇筑具有坍落度的要求,通常会使桩体下降2~3cm,对高度不足的桩体,需要及时进行填补,提高对桩体高度的控制效果。混凝土浇筑应做好振捣工作,确保混凝土颗粒间能够密实接触。同时,可以防止混凝土内部产生气泡,使桩基能够保持良好的强度,提高桩体控制的稳定性。在振捣作用下,有助于混凝土之间的均匀混合,保障混合控制效果的充分性。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需要注重自身的流动性,对护壁进行开孔处理,提高混凝土流动的畅通性,避免内部产生压力环境,导致混凝土无法顺利完成浇筑。

3.6 质量控制

岩溶地区地基施工需要做好质量控制,遵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的要求,确保地基处理的规范性,保证桩基具有稳定的结构。在地基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质量控制措施的应用,对放样情况与测量记录进行检查,对现场情况进行质量监测,保障地基能够正确地进行施工。地基施工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做好质量控制的全面审核工作,掌握控制的方向与重点,打造标准化的质量控制条件,保障质量控制管理的严格性。质量控制涉及较多的工序,需要做好质量控制要点的管理,确保质量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提高质量控制措施的运用效率,提升对偏差的控制能力,将偏差的影响控制在较低水平,保障岩溶地区地基施工能够有序开展。

质量控制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孔位、孔深、孔径的质量检查、垂直度的检查、钢筋笼制作工序检查、混凝土超灌量情况等。在分析过程中,需要合理地采样与记录,对施工过程进行积极控制,确保质量控制能够贯穿。在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做好交接检查工作,完成检测工序的交接,加强施工流程的审查,提高地基施工质量的控制效果。对于质量合格的环节需要及时进行记录,明确已经完成的施工过程。对于不合格的施工部分,需要对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探究,对不合格的施工过程进行返工,构建完善的施工形式,对地基施工进行验收。质量控制需要与监理人员进行共同验证,使质量控制过程更加严格化,保障质量审查能够取得有效进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岩溶地区地基环境较为复杂,需要注重地质状况的分析,对地基进行规范化处理,使地基能够更好地投入使用,保证地基能够有效地承重。桩基是提高地基稳定性的重要技术,需要对桩基技术合理进行把控,确保施工过程能够得到科学管理,采用规范化的施工方案,降低不利因素对施工过程的阻碍。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控技术要点,采用标准化的施工方式,保障地基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护筒溶洞岩溶
岩溶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研究
出发吧,去溶洞
地下溶洞大营救
岩溶矿区地下水资源储存与管理
旋挖钻机干式成孔钻孔桩施工技术研究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坍孔的处理措施
地下的世界 秘境溶洞
试析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岩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