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管棚注浆支护在应力区巷道中应用

2022-08-18 07:33
江西煤炭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管棚锚索锚杆

许 起

(长春兴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大同 037101)

断层是采掘施工过程中常见地质构造之一。断层会造成原来连续、 稳定的煤岩体在断层处出现空间错位[1-5],破坏了原煤岩层的稳定结构,断层两侧煤岩体出现应力破坏现象,主要表现为裂隙增加、破碎等[6]。 掘进巷道在过断层期间主要采用锚杆(索)进行支护,而断层应力区煤岩体内形成围岩松动圈,锚杆(索)在支护时锚固效果差,在进行锚杆(索)预紧时,预紧力无法有效传递至稳定围岩内[7],造成锚杆(索)失效率高,达不到预期支护效果。 以长春兴602 回风顺槽为研究对象,根据巷道掘进现状,对巷道过断层期间提出了超前管棚注浆支护,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2 工程概况

长春兴煤业有限公司602 回风顺槽位于井田南部,巷道东西走向布置,巷道东部为南盘区大巷,西部为井田边界,南部为601 工作面采空区,北部为602 工作面。

602 回风顺槽设计掘进长度为1 682 m,断面规格宽×高为4.5 m×3.6 m,掘进煤层为22#层,煤层平均厚度为9.5 m,平均倾角为2°,煤层顶底板岩性如表1 所示。

表1 602 回风顺槽掘进煤层顶底板岩性

602 回风顺槽采用综合机械化掘进工艺,截至2021年2月15日巷道已掘进420 m。巷道掘进期间围岩主要采用锚杆、锚索以及金属网联合支护,顶板锚杆每排布置5 根,布置间排距为1.0 m,锚杆长度为2.0 m;顶板每掘进3.0 m 布置一排锚索,共计3 根,锚索布置间距为1.8 m,锚索长度为6.3 m。

3 巷道前期掘进问题分析

3.1 巷道掘进现状

602 回风顺槽掘进至411 m 处揭露一条F176断层,断层落差为1.8 m,倾角为52°,断层对巷道掘进影响长度为76 m。巷道掘进至408 m 处时受该断层影响,巷道顶板及两帮围岩出现破碎以及收缩现象,当巷道掘进至415 m 处时顶板中部出现严重下沉,下沉量为0.47 m;同时由于受应力作用,巷道迎头煤岩体超前破坏严重,顶板承载强度低,巷道掘进后在施工永久支护时迎头煤体出现垮落、导致原锚杆(索)支护难度大、支护效果差。

3.2 顶板加强支护措施

为了提高602 回风顺槽在过F176 断层应力区时围岩稳定性,防止顶板垮落事故发生,初期对应力区顶板主要采取锚索吊棚进行加强支护。

602 回风顺槽从405 m 处对顶板施工锚索吊棚进行加强支护,每架吊棚主要由一根长度为4.2 m工字钢梁以及三根长度为6.3 m,直径为17.8 mm锚索组成,吊棚施工在相邻两根钢带间隙处顶板上,吊棚施工排距为2.0 m。

锚索吊棚施工完后前3 d 内锚索吊棚变形量相对较小,在3~7 d 范围内吊棚出现中部变形现象,在7 d 后局部吊棚中部出现撕裂,且吊棚附近围岩出现裂隙破碎圈,顶板破碎更加严重。

3.3 问题分析

通过现场对锚索吊棚支护现状进行分析,该支护在应力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支护截面积小:锚索吊棚采用的工字钢梁宽度为0.11 m,在支护时钢梁对顶板支护有效横截面宽度不足0.11 m,相对传统W型钢带支护相比,支护截面积相对较小,无法对面积破碎顶板起到有效支护作用。

(2)支护变形率高:锚索吊棚在支护时通过锁具对钢梁腰部进行预紧实现加强支护作用,而工字钢梁腰部厚度为40 mm,承载强度不足240 kN/m2,在应力区支护时当围岩出现蠕动变形造成钢梁受力加大,钢梁腰部很容易出现断裂现象。

(3)切顶破坏严重:传统锚索吊棚属于线性主动支护,在支护过程中钢梁对顶板承载区主要集中在钢梁两侧,而钢梁两侧宽度小,成线性结构,在对顶板支护过程中钢梁两侧对顶板产生线性切顶破坏作用[8],从而加剧了顶板破碎。

(4)无法实现超前支护:通过对602 回风顺槽现场观察发现,顶板超前破碎是造成围岩失稳主要原因,而锚索吊棚属于滞后加强支护,无法实现应力区超前支护。

4 超前管棚注浆支护应用

为了解决锚索吊棚支护主要存在的技术难题,通过研究决定对602 回风顺槽过断层应力区顶板采用超前管棚注浆支护。

4.1 支护原理

通过对工作面迎头煤岩体施工一排超前支护体(如超前锚杆、管棚等),煤岩体在支护体支撑下形成超前组合梁结构,对应力超前区形成人工顶板,提高原岩顶板承载能力[9],控制顶板超前破碎;同时对超前管棚进行注浆,对超前区顶板裂隙进行有效的填充,提高了超前顶板胶结稳定性[10],实现了超前支护,简化了应力区顶板支护工序,提高了支护效果。

4.2 支护结构

602 回风顺槽应力区顶板采用的超前管棚注浆支护,每根超前管棚支护体由两根长度为2.0 m,直径为40 mm 中空无缝钢管连接而成,下部钢管底端为销尖状,销尖段长度为0.5 m,从而便于更加牢固地插入围岩内,下部钢管周围焊制三排注浆射孔,孔直径为8 mm,孔间距为0.4 m,每排5 个;两根无缝钢管采用丝扣连接,连接长度为0.2 m,如图1 所示。

图1 602 回风顺槽超前管棚注浆支护施工

4.3 支护工艺

(1)巷道掘进至420 m 处对顶板施工第一排超前管棚注浆支护,首先采用手持式钻机对巷道顶板处施工一排水平钻孔,钻孔深度为3.8 m,钻孔直径为42 mm,每排布置13 个钻孔(钻孔编号为1#、2#...13#),孔间距为0.3 m。 为了防止钻孔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钻孔空位侵限现象,钻孔以3°仰角布置。

(2)支护钻孔安装后对钻孔依次安装超前管棚支护体,并对2#、7#、12#支护体内安装注浆软管,软管直径为20 mm,埋入超前支护体内长度为2.2 m,并在孔口处安装止浆塞进行封堵。

(3)将注浆软管与注浆泵连接依次进行注浆施工,注浆液采用水泥灰注浆材料,其中水泥与水配比为0.5:1,为了提高浆液凝固后具有更好的结石率,在水泥浆液中添加8%的ACZ-1 改性添加剂。

(4)注浆施工完成后巷道方可继续掘进,掘进过程中顶板锚杆(索)、钢带施工在超前支护体下方,巷道掘进3.0 m 后施工第二排超前支护体,相邻两排支护体交错穿插布置,如图1 所示。

4.4 实际应用效果分析

截至2021年3月7日602 回风顺槽已掘进至519 m,巷道已完全过F176 断层应力区。该巷道对应力区采取了超前管棚注浆支护后通过现场观察发现,当支护体完全处于岩体内时,实现了对工作面迎头前方顶板超前支护作用,在后期掘进过程中未发生顶板破碎现象,掘进后顶板空顶距在0.5 m 以下;当支护体完全揭露后,通过注浆作用将支护体与顶板岩体完全镶嵌为一体,提高了顶板承载强度以及韧性,控制了顶板下沉、 断裂现象,顶板下沉量控制在0.18 m 以下,两帮收缩量控制在0.20 m 以下。

5 结论

1)超前管棚支护对巷道迎头煤体起到了有效的超前支护作用,通过管棚支护梁效应作用提高了顶板承载能力,降低了应力对顶板破坏作用,避免了巷道掘进后永久支护施工时,因顶板支护不及时造成顶板破碎冒落、迎头煤壁垮落等现象。

2)超前管棚支护与注浆技术,在对围岩超前支护的同时实现了对深部围岩裂隙超前注浆填充加固,提高了应力区裂隙岩体整体力学性能,控制了岩体超前破碎现象,达到了稳定巷道围岩的目的。

猜你喜欢
管棚锚索锚杆
提升隧道洞内管棚施工质量技术研究
基于桩结构单元的锚杆支护数值计算研究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大断面浅埋隧道管棚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管棚超前支护下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锚杆参数对围岩支护强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