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的施工影响及工程措施

2022-08-20 03:14缪培刚甘肃路桥第三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桥墩桩基隧道

文/缪培刚 甘肃路桥第三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兰州 730000

引言:

在区域经济交流频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地区公路交通网的密度、通达度也在不断提升。在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中,经常面临下穿既有桥梁的情况,若不能对其施工影响进行合理化处理,会影响到桥梁结构的稳固性,缩减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由此可见,加强公路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的施工影响及工程措施研究,具有良好的发展意义。

1、公路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的施工影响

1.1 隧道变形

公路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隧道变形属于常见的施工影响类型,而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如下:

(1)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土体进行卸载处理,这也打破了施工区域土层应力平衡,在土层重新恢复平衡态的过程中,土层应力会向着薄弱区域(即开挖位置)积聚,在超出开挖地区围岩上限值之后,便会带来隧道变形问题,影响到隧道结构的稳固性。

(2)公路隧道上部的桥梁结构,其自重相对较大,下部隧道工程开挖时上部桥梁结构也会产生较大的重力荷载,共同作用下也会促使结构发生位移,而产生的挤压力也会持续作用于隧道顶部和侧面,带来隧道变形或顶部塌落问题。

(3)在隧道开挖后没有做好临时支护施工,在面对多方应力作用时,也容易滋生隧道变形问题,威胁到后续工程的安全进行。

1.2 混凝土裂缝

公路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也属于常见的施工影响类型,而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如下:

(1)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属于常用的施工材料,在混凝土入模处理时,没有控制好相应的温差,并且浇筑过程中的分层合理性较弱,出现分层浇筑厚度较大、间隔时间较大等情况,加上养护措施不合理、养护时间不足,从而造成了温度裂缝、干缩裂缝等问题,影响到结构的稳定性。

(2)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单次振捣的时间、振捣棒插入深度、抽拔时速度的不合理都会影响到混凝土振捣结果的均匀性,在凝固受压后更容易出现结构裂缝问题。另外,在振捣工作结束后没有对振捣完整性进行检查,使得边缘位置的区域没有得到充分振捣,从而带来结构裂缝问题。

(3)在混凝土强度规划时,没有考虑到上部桥梁结构所带来的持续作用,在超出负荷上限的作用力下,更容易出现应力裂缝。

1.3 隧道桩基沉降

公路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隧道桩基沉降也属于常见的施工影响类型,而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如下:

(1)开展公路隧道工程桩基施工时,所使用到的桩基类型为抗拔桩、止水帷幕、封底桩等,在前期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桥梁位移产生的侧压力,使得设计桩身直径、长度不满足实际需求,在多向合力的作用下,使桩基出现了不规则沉降问题。

(2)公路隧道所使用到的桩结构深度较大、直径较大,由于在前期没有做好科学布控,并且所使用的钻机设备工作效率较低,这样也使得结构在施工时更容易出现孔壁形变、孔壁塌陷等问题,从而影响到桩基的成型质量,增加桩基沉降问题的发生概率。

(3)在隧道桩基钢筋笼的制作中,没有对钢筋笼尺寸、单节长度等内容进行合理规划,使得钢筋笼安装时出现相应的质量问题,导致隧道桩基结构出现沉降问题。

1.4 隧道涌水

公路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隧道涌水也属于常见的施工影响类型,而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如下:

(1)开展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时,没有提前做好科学的降水工作,或在降水井施工时未均衡考虑降水对已有桥梁工程的影响,这样使得降水措施的应用效果较差,无法将地下水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这样在隧道施工时则更容易出现涌水问题,影响到隧道工程施工结果的可靠性。

(2)公路隧道在施工时没有提前处理好节理发育、结构裂隙区域,这样也使得结构应力平衡破坏后,结合水和毛细水也会沿着裂隙聚集在隧道底部,从而带来涌水问题。

1.5 通风不畅

公路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隧道通风不畅也属于常见的施工影响类型,而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如下:

(1)在已有桥梁工程下进行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所需要考虑的综合影响因素较多,所以在施工时也会尽量缩小作业空间,这也增加了通风环境的搭建难度,影响到通风结果的顺畅性。

(2)在通风方式的选择中也存在合理性较弱的情况,如所选通风设备功率较小、通风方式适应性较低等,这样也会影响到隧道工程的通风状态,影响到通风结果的可靠性。

(3)在隧道爆破施工时,没有做好相应的降尘处理,使得大量灰尘积聚在通风设备中,从而影响到通风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带来了通风不畅的问题。

1.6 基础外形变化

除上述提到的相关内容外,在公路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基础外形变化也属于常见的施工影响类型,而造成这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如下:

(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按要求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如监测点布设不合理、检测频率不合理、数据采集完整度较低,这样也使得形变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发现,从而影响到整个隧道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2)公路隧道所使用到的桩结构深度较大,为了确保整个隧道工程的稳定性,需要在前期做好施工管理,并做好施工过程的全面监督,但是从实际作业情况来看,在前期施工活动中,缺少完善的监督管理计划,无法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督,这样也使得部分施工质量不达标的内容无法及时被发现,导致基础外形变量累积的情况,进而影响到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结果的可靠性。

2、公路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的工程措施

2.1 做好隧道支护

为了应对隧道变形问题,在工程具体的施工活动中需要做好隧道支护工作,具体的作业内容及要点如下:

(1)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单次土体卸载量,土地卸载过程中也需要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避免超挖问题的出现,这样也可以降低隧道开挖活动中所带来的土层扰动,降低土层应力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此来降低隧道变形总量,提高隧道结构的稳固性。

(2)考虑到公路隧道上部桥梁结构自重较大,会对下部隧道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在前期施工时也需要做好超前支护、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等工作,以提高隧道作业环境的安全性。以初期支护为例,会在土方开挖的同时利用钢支撑、拱架来组成初期支护结构,以此来为隧道工程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减少隧道变形或顶部塌落问题。另外,对于不良地质区域的工程施工,也需要提前做好超前支护施工,从而构建稳定的工程作业环境,加快相关施工活动的开展进行。

2.2 混凝土施工措施

为了降低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几率,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也需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1)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混凝土入模处理时的温差(模内外温差不超过15℃),并且浇筑过程中也需要控制好分层浇筑时的相关参数,如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50cm,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60min(气温较高时间隔时间不超过45min)等,另外在养护时也需要做好保温、保湿等养护工作,养护时间不少于14d,从而降低温度裂缝问题发生几率,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2)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单次振捣的时间应控制在20-30s、振捣棒插入深度应控制在液面1.0m 以下、抽拔过程保持较慢速度,以此来提高混凝土振捣结果的均匀性,降低结构裂缝问题发生概率。另外,在振捣工作结束后也需要做好振捣完整性检查,尤其是结构边缘位置等容易忽略的区域,都需要保持充分振捣的状态,减少结构裂缝问题。

(3)在混凝土强度规划时,会基于BIM 技术建立综合分析模型,充分考虑上部桥梁结构所带来的持续作用,使混凝土综合强度可以满足相应要求,减少应力裂缝。

2.3 隧道桩基施工管理

做好隧道桩基施工管理,也可以提升桩基基础的稳定性,减少不均匀沉降问题。在具体实践中也需注意以下内容:

(1)开展公路隧道工程桩基施工时,需要做好前期设计工作,公路隧道所使用的桩结构类型较多,包括抗拔桩、止水帷幕、封底桩等,在前期设计及活动中需要充分考虑桥梁位移产生的侧压力,以此为基础来确定桩身直径、长度等内容,使其可以具有更强的承载性能,减少桩基不规则沉降的问题。

(2)公路隧道所使用到的桩结构深度较大、直径较大,为提高所使用结构的合理性,在前期也需要做好科学布控工作,确保所使用钻机设备的工作效率,这样也可以降低结构在施工时孔壁形变、孔壁塌陷等问题的发生几率,从而提高桩基的成型质量,使其可以具有足够的承载性能。

(3)在隧道桩基钢筋笼的制作中,也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对钢筋笼尺寸、单节长度等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工作,从而减少钢筋笼安装时的质量问题,最大限度规避隧道桩基结构沉降问题。

2.4 隧道注浆施工

公路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的施工过程中,也需要按要求做好隧道注浆施工,借此来起到降低隧道涌水问题的作用。在具体的施工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内容:

(1)开展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时,需要做好前期各项科学资料的统计分析工作,以此来拟定科学的降水计划,在不影响已有桥梁工程稳定性的基础上,确保所拟定降水措施的应用效果,将地下水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提高隧道工程施工结果的可靠性。

(2)公路隧道在施工时也需要在节理发育、结构裂隙区域,利用压力注浆的方法将拌和好水泥浆(水灰比0.45左右)以0.3-0.5MPa 的压力注入到结构中,等待水泥浆凝结后可以和周围土层形成稳固结构,更好的避免涌水问题。

2.5 完善通风管理环境

公路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的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做好通风管理环境的完善工作,具体采取的处理措施如下:

(1)在已有桥梁工程下进行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时,可利用信息技术来整理多项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性,以此来确定隧道工程施工时的通风口位置、通风设备功率等内容,提高施工时通风环境的稳定性。

(2)在隧道爆破施工时,也需要及时做好相应的降尘处理,如在巷道两侧安装高压水管,爆破完成后利用高压水雾加快粉尘下落速度,以此来延长灰尘积聚在通风设备中的周期,搭配可靠的定期检修计划,确保通风设备一直处于稳定工作状态,营造良好的工程作业环境。

2.6 加强基础监测工作

为做好基础外形变化控制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加强基础监测工作,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

(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要求在区域内布置合理的监测网络,监测点位置选择在桥墩、盖梁、隧道顶部、掌子面等位置,使其可以形成良好的监测环境,获取到更加完整地采集数据

(2)基于全站仪、GPS、反光片等设备来采集相应数据,将监测频率设置为全天候,每4-6h 汇总一次监测数据,在计算机软件中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得到可靠的数据分析结果,为相关活动的及时展开奠定基础。

(3)公路隧道所使用到的桩结构深度较大,为了确保整个隧道工程的稳定性,也需要做好施工过程的全面监督,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计划,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及时发现施工质量不达标的内容,避免基础外形变量累积的情况,提高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结果的可靠性。

3、公路隧道下穿既有桥梁实例分析

3.1 隧道基础情况

某公路隧道工程最大埋深约420 m。隧道平面线形进口段位于圆曲线上,圆曲线半径为1770 m;出口段位于圆曲线上,圆曲线半径为900 m。进口左右线测设间距8.0 m,出口左右线测设间距23.5 m。左、右幅都为上坡隧道,纵坡坡度为2.356%。该隧道在进口下穿既有桥梁,影响长度为100 m。既有桥梁2#桩基距下穿隧道右幅隧道外轮廓线直线距离25.37 m、水平距离16.35 m、垂直距离17.26 m,距左幅隧道外轮廓线直线距离21.36 m、水平距离6.25 m、垂直距离16.35 m(如图1所示)。

图1 隧道与桥墩的位置示意图

3.2 监控方案设置

结合该工程的基础特征,需要布置合理的监控方案,以提高监控结果的合理性与可靠性。该工程监测方案内容如下:

(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参考相关要求在区域内布置完善监测网络,此工程的监测点位置选择在桥墩(2 个)、盖梁(2 个)、隧道顶部(3 个)、掌子面(3 个)等位置,图2 为隧道断面监控点布置示意图,使现场可以形成完善的数据监测环境,提高所获取数据信息的完整性。

图2 隧道断面监控点布置示意图

(2)利用全站仪、GPS、反光片等设备来采集相应数据,每6h 汇总一次监测数据,在计算机软件中进行综合处理,而且在数据整理过程中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来绘制折线图,提高数据整理结果的直观性。

3.3 现场监测数据整理

现场监测数据整理结果如下:

(1)对既有2#桥梁、3#桥墩进行60d 位移监测,以此来得到盖梁位移平均值和桥墩上移平均值,根据所得数据可以得知,2#桥梁60d 位移平均值为1.8mm,3#桥墩60d 位移平均值为1.4mm。

(2)桥墩正下方的断面位置会进行20d 沉降监测,根据所得数据可以得知,图二中A 监测点的沉降平均值为8.6mm;B 监测点的沉降平均值为9.1mm;C 监测点的沉降平均值为7.1mm。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后发现桥墩位移和隧道拱顶下沉规律如下:在第Ⅰ阶段,桥墩位移和隧道拱顶下沉速度较快,导致此问题出现的原因为初期开挖时的围岩稳定性较弱,结构也会受影响出现位移和沉降,该环节产生位移总量占比总位移的60%-90%。在第Ⅱ阶段,桥墩位移和隧道拱顶下沉速度开始变慢,导致此问题出现的原因为,再说应力平衡作用下围岩开始稳定,该环节产生位移总量占比总位移的10%-30%。在第Ⅲ阶段,桥墩位移和隧道拱顶下沉量基本保持不变,此时围岩处于稳定状态。

3.4 工程应对措施

(1)减少隧道开挖活动中的沉降量,参考该工程的发展情况,选择对上部结构影响较小的开挖方式进行施工。此次工程施工所使用的开挖方法为双侧壁导坑技术,秉持“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测量”的顺序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结果的合理性。

(2)利用帷幕注浆的方法来加固周边地层,部分路段则会使用带大管棚结构进行支护,从而提高地层支护结果的合理性。

(3)对于桥墩结构进行加固施工,在桥梁桩基础施工时可利用注浆加固方法进行处理,并且也会利用桩基托换的方法来处理桩基,以此来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固性。

3.5 工程措施应对效果

完成工程措施的应用后,重新整理相应的监测数据后得到以下分析结果:

(1)对既有2#桥梁、3# 桥墩进行60d 位移监测,根据所得数据可以得知,2#桥梁60d 位移平均值为0.2mm,3#桥墩60d 位移平均值为0.4mm。

(2)桥墩正下方的断面位置会进行20d 沉降监测,根据所得数据可以得知,图2 中A 监测点的沉降平均值为2.1mm;B 监测点的沉降平均值为2.6mm;C 监测点的沉降平均值为1.6mm。由此可见,所采用的工程措施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可满足相应的使用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公路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的施工影响,采取恰当的工程措施,对于提高工程施工结果可靠性,加快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桥墩桩基隧道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边坡滑移对桥梁桩基影响分析
河里站着废弃的桥墩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浅谈市政桥梁桩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冒充桥墩的女人
地铁隧道施工对桥梁桩基沉降监测分析
进击,时空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