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病理分型与超声BI-RADS分级、 声像图表现的关系研究

2022-08-24 07:38霍瑞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16期
关键词:浸润性包块肿块

霍瑞芳,王 付

(1.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体检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1; 2.呼和浩特市第三医院功能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乳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表现出乳房肿块、疼痛、乳头血性溢液等症状,且在确诊时患者病情多已发展至晚期,进而出现癌细胞远处转移的现象,导致全身的多器官性病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临床对于乳腺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乳腺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其具有无创、方便、可重复检查等特点,临床医师可从病灶大小、形态、边缘、包膜等方面对乳腺占位病变进行描述,直观地显示乳腺肿块的大小、性质及内部回声,从而观察肿块的特征,但在实际操作中临床医师对于肿块边缘及包膜的判定易受图像和临床经验的影响[1-2]。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标准可为乳腺癌病变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提供参考,对乳腺癌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3-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BI-RADS分级、声像图表现与乳腺癌患者不同的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 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乳腺包块患者(100个包块)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2~74岁,平均(54.94±6.63)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56±0.22)年。所有患者均先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并且进行BI-RADS分级,所选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完整,且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已证实包块性质。纳入标准:符合《实用乳腺病学》[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临床触诊发现乳腺肿块并疑似乳腺癌病变者;经常规超声提示有乳腺实质性占位病变者等。排除标准:患有其他恶性肿瘤者;有抗肿瘤治疗史者;有胸部手术史者等。本研究经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查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利浦有限公司,型号:EPIQ5)进行乳腺检查,首先,患者保持平卧位,将双臂上举后充分暴露患者的胸部及腋下部位,探头频率设定为4~13 MHz,乳腺各象限部位进行探查并对病变部位、数目、形态、大小、边界、有无包膜等进行记录,同时需对病变周围和内部血流情况,病变内部和后方回声,有无钙化及腋窝有无淋巴结肿大等情况进行检测。

1.3 BI-RADS的分级标准①不确定乳腺疾病,同时需联合其他的影像学检查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即为0级;②经由超声检查并无明显的结构性紊乱,且未出现可疑性病变,无恶性病变可能性即为1级;③经由超声检查显示单纯的囊肿、乳腺内淋巴结、乳腺假体植入等良性病变,无恶性病变可能性即为2级;④超声检查显示实性椭圆形纤维腺瘤,边界清晰,纵横比<1,多发性复杂囊肿、瘤样增生结节,恶性的可能性<2%即为3级;⑤经检查显示不符合全部超声图像的纤维瘤与其他良性病变,可疑恶性,恶性风险为2%~94%即为4级,其中4 a级恶性风险为2%~10%;4 b级恶性风险为>10%~50%;4 c级恶性风险为>50%~94%,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恶性风险≥ 95%即为5级[6]。

1.4 观察指标①乳腺包块患者病理分型检查结果,包括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乳腺增生结节、纤维腺瘤、其他。②比较乳腺包块患者 BI-RADS分级与病理分型结果。诊断符合率=与病理诊断符合例数/检出总例数×100%。③分析良恶性乳腺包块与超声声像图表现的关系,主要涉及肿块边界、直径、钙化情况、血流信号、纵横比、后方回声等方面,其中血流信号0级:彩色多普勒肿块内未见血流信号;Ⅰ级:彩色多普勒肿块内见1~2个点状血流信号;Ⅱ级:彩色多普勒肿块内见几条血管或3~4个点状血流信号;Ⅲ级:彩色多普勒肿块内结节丰富,见4条以上的小血管[7]。④分析乳腺包块典型病例的超声影像学图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包块的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100例乳腺包块患者中共检出100个病灶,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其中33例为良性病变,包括乳腺增生结节17例,纤维腺瘤9例,其他7例;67例为恶性病变,包括49例浸润性导管癌,12例导管原位癌,6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2.2 乳腺包块的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100例乳腺包块患者经BI-RADS分级结果显示3级、4 a级、4 b级、4 c级、5级分别30、27、10、9、24例;经BI-RADS分级结果显示,超声对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0.91%,对恶性病变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5.71%,4 a级中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4 b级中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导管原位癌;4 c级中浸润性微乳头状癌;3级中乳腺增生结节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00%,见表1。注: BI-RADS: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表1 乳腺包块的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2.3 乳腺包块良、恶性与超声声像图表现的关系比较恶性包块中边界不清、直径≥2 cm、钙化、血流Ⅱ级或Ⅲ级、纵横比≥1、后方回声逐渐衰减的患者占比均高于良性包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乳腺包块良、恶性与超声声像图表现的关系比较[ 个(%)]

2.4 乳腺肿块典型病例影像学图片患者1,女性,40岁,病理浸润性导管癌,现病史:本次体检无不适,例行年度体检,乳腺筛查过程中发现右乳10点位距乳头25 mm处见大小约13.9 mm×9.7 mm×8.4 mm回声极低结节,纵横比>1,结节周见毛刺样图像改变,与周围组织分解欠清。彩色多普勒显像:其内及边缘见血流信号,血流阻力指数:0.7;超声提示:右乳10点位实性结节 BI-RADS 4 c类,见图1。患者2,女性,64岁,乳腺增生结节,检查所见:双侧乳腺外形、轮廓基本正常,乳腺腺体回声均匀,腺体导管不扩张,右乳内上象限可见大小约4.9 mm×3.6 mm的低回声结节。双侧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回声。超声提示:右乳实性结节BI-RADS 3级,见图2。

图1 病理浸润性导管癌影像学图片(右乳)

图2 乳腺实性结节影像学图片(右乳)

3 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原因是由于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综合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将其分为浸润性癌、乳头状癌等,多数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严重威胁女性的身体健康。因此,临床对乳腺癌及早发现、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病理学检查是诊断乳腺癌的金标准,通过病理检查一方面能够明确疾病的类型,另一方面可对其临床分期情况提供指导,进而能够为患者判断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但病理检查环节较多,且具有创 伤性[8-9]。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方便、可重复检查等特点,经由超声检查能够对肿瘤的大小、位置等进行准确诊断;同时采用该检查方法能够显示出具体的形态学表现,包括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晰、发生微小型钙化、低回声病变等;另外呈恶性生长的肿瘤组织经由超声检查可观察到较为丰富的血流状况[10-12]。但临床上仅依据超声检查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的现象,其主要是由于部分临床医师进行超声检查的熟练程度或者工作经验有所欠缺,其检查结果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在此基础上采用BI-RADS系统进行分级筛选,此操作主要根据超声图像中肿块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纵横比、后方回声等进行BI-RADS分级定性,可使乳腺肿块的分级标准化、规范化,从而降低诊断的主观性;同时通过观察肿块内血流情况,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相较于单独超声检查,通过BI-RADS的不同分级情况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综合判断与评估,利于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恢复[13-15]。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对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0.91%,对恶性病变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5.71%,表明超声乳腺BI-RADS分级诊断可明显提高乳腺结节的定性诊断,较为准确地分析乳腺肿块的恶性特征,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

通过超声声像图显示出的不同征象能够反映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其中良性病变边界清晰、包膜完整、生长缓慢,对周围组织呈膨胀性压迫;而恶性包块由于生长速度快,其直接向周围组织浸润,边界不清,呈蟹脚或毛刺状;钙化病灶主要是由于恶性包块易发生组织溶解及局部性坏死进而导致部分钙盐的沉积;肿瘤细胞在增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胶原纤维使超声声能衰减,其组织内变性坏死程度越高,则钙化越严重,出现的肿瘤后方回声衰减的情况越明显;此外,恶性包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供给,肿瘤细胞可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从而刺激生成大量新生血管,因此恶性包块中血流Ⅱ级或Ⅲ级的占比高于良性包块;恶性包块多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可沿着组织间隙延伸于各个方向,从而使原有组织被破坏,使纵横比增大[16-18]。结合不同病灶的声像图特征能够辅助发现恶性病灶的特点及变化情况,减少超声医师的主观性判断,提升整体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等现象的发生,并为临床乳腺疾病的诊疗提供指导[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块在边界不清、直径≥2 cm、钙化、血流Ⅱ级或Ⅲ级、纵横比≥ 1、后方回声衰减方面的患者占比均高于良性包块,表明乳腺疾病的超声图像特征可以指导BI-RADS分级对病灶的具体分级,进而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综上,临床上应用超声BI-RADS分级并结合声像图表现能够提高乳腺结节的定性诊断,较为准确地分析乳腺肿块的恶性特征,进而可为患者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参考,减少超声医师的主观判断,增加医师客观判断的依据,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猜你喜欢
浸润性包块肿块
多发肿瘤样钙盐沉着症复发1例
特殊浸润性表面构建及其抑制酸奶黏附的研究
研究腹部超声在临床诊断盆腔肿块中的价值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儿童颈部包块须警惕
浸润性乳腺癌能治好吗
分层结构多孔氧化铝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香油消肿化瘀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