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马酸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效果观察

2022-08-24 07:39徐 岩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16期
关键词:碳酸锂喹硫平双相

徐 岩

(长春市第六医院精神科,吉林 长春 130052)

双相情感障碍是指一个人极端的心境波动,由于情绪起伏较大,可在躁狂的高峰与重度抑郁之间来回波动。该疾病的致病原因尚未得到明确的证实,但临床多认为与家族遗传、中枢神经功能、家庭、社会及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该疾病患者的生物学亲属患病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且血缘关系越近,则发病率越高,发病后神经影像学、脑电图,生化均发生改变[1]。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以药物、物理及心理3种方案为主,其中碳酸锂作为精神科的常用治疗药物,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能够有效控制躁狂发作,但该药物需要长期服用,且药物起效缓慢,通常需要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此达到最佳治疗效果[2]。富马酸喹硫平属于二苯并硫氮杂草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机体多种组胺与受体亲和力较好,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DA)与5-羟色胺(5-HT)受体发挥作用,起效迅速,镇静作用明显[3]。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经富马酸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后对患者炎症反应与心理状况的影响,现根据本研究内容详细整理研究结果,并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长春市第六医院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78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应用碳酸锂治疗)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1、18例;年龄24~60岁,平均(34.62±5.23)岁;病程1~12年,平均(5.67±1.24)年;体质量指数(BMI)21~24 kg/m2,平均(22.34±1.24) kg/m2。研究组(39例,应用碳酸锂+富马酸喹硫平治疗)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0、19例;年龄25~59岁,平均(34.23±4.95)岁;病程1~13年,平均(5.84±1.23)年;BMI 21~24 kg/m2,平均(22.52± 1.26) 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与《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并确诊者;自愿入院治疗者;24~60岁者;经头颅CT检查确认无器质性病变者;贝克 - 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5]>22分;伴随躁狂发作、抑郁等症状者;对碳酸锂、富马酸喹硫平两种药物无过敏史和服用禁忌证者等;无酒精依赖者等。排除标准:合并重要器官疾病者;患有恶性肿瘤疾病,全身性感染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者;意识不清、语言障碍、无法进行沟通者;精神类药物滥用、合并严重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治疗前1个月内接受过经颅刺激治疗者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碳酸锂缓释片(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13,规格:0.3 g/片)治疗,起始剂量为0.6~1.2 g/d,并分为2次服用,1周内待患者病情控制平稳后维持剂量为0.6 g~ 0.9 g/d,2次/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富马酸喹硫平片(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117,规格:0.1 g/片)治疗,首次用药剂量为0.1 g/d,1周内待患者病情平稳后逐渐递增为0.4~0.6 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查患者的血锂浓度,保持在0.7~1.2 mmol/L,防止因药物引起的血锂中毒反应,若发现患者出现血锂浓度过高,则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另外需嘱咐患者治疗期间勿酗酒、吸烟,以保持药物在体内的正常代谢。

1.3 观察指标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 d后,所有患者均于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3 mL,离心10 min(转速为3 000 r/min)后分离上层血清,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白细胞介素 -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检测方式为酶联免疫吸附法。②采用BRM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6]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5、30 d后的躁狂与精神症状,其中BRMS总分为44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躁狂程度越严重;PANSS总分为2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情绪越不受控制。③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7]与抑郁自评量表(SDS)[8]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0 d后的焦虑、抑郁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总分均为80分,分数越低则心理越健康。④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嗜睡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不良反应)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经K-S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炎症因子及BRMS、PANSS、SAS、SDA评分)以(±s)表示,采用t检验,多时间点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的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6与TNF-α)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0.05。IL-6:白细胞介素-6;IL-10:白细胞介素-10;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IL-6(pg/mL) IL-10(pg/mL) TNF-α(ng/L)治疗前 治疗30 d后 治疗前 治疗30 d后 治疗前 治疗30 d后对照组 39 54.19±5.13 40.85±3.26* 146.31±14.17 234.91±12.14* 172.34±19.31 134.21±13.17*研究组 39 54.23±5.17 32.26±2.14* 146.25±14.23 277.11±11.28* 172.32±19.34 109.28±10.85*t值 0.034 13.756 0.019 15.903 0.005 9.12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2.2 两组患者BRMS与PANSS评分比较治疗15、30 d后两组患者躁狂与精神症状(BRMS、PANSS)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BRMS与PANSS评分比较(±s , 分)

表2 两组患者BRMS与PANSS评分比较(±s , 分)

注:与治疗前比,*P<0.05;与治疗15 d后比,#P<0.05。BRMS:贝克 - 拉范森躁狂量表;PAN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组别 例数 BRMS评分 PANSS评分治疗前 治疗15 d后 治疗30 d后 治疗前 治疗15 d后 治疗30 d后对照组 39 33.15±6.17 27.53±3.97* 13.52±1.05*# 74.26±2.71 53.53±2.52* 36.94±1.52*#研究组 39 32.84±6.34 18.79±2.64* 7.52±1.51*# 78.64±2.53 42.52±2.01* 30.23±2.48*#t值 0.219 11.448 20.373 7.378 21.331 14.40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比较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精神状况(SAS、SDS)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比较(±s , 分)

表3 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比较(±s , 分)

注:与治疗前比,*P<0.05。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治疗前 治疗30 d后 治疗前 治疗30 d后对照组 39 66.18±5.32 54.18±5.72* 51.93±5.61 39.93±3.62*研究组 39 66.03±5.72 38.42±4.63* 51.78±5.73 27.67±4.93*t值 0.120 13.374 0.117 12.518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又被称为“躁郁症”,是一种表现为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的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时而感觉自己精力旺盛,时而感觉自己堕入深渊或低谷,对任何事物失去了兴趣,躁狂发作时还伴随认知与自我评价障碍,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导致沟通不畅,进而易怒、冲动,不仅容易伤害自己或他人,也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社交,为社会带来不稳定性因素[9]。碳酸锂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有效的抗躁狂药物,药物作用主要与锂离子的释放和发挥有关,口服后能在体内被迅速吸收,对机体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的释放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神经元的兴奋度,实现控制躁狂发作、稳定情绪起伏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病情复杂,且易反复发作,单独用药疗效不佳,故常需联合其他药物共同治疗,更好地控制病情进展[10]。

富马酸喹硫平是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能够对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受体产生影响,对DA与5-HT受体有着较高的亲和力,也对组胺受体、肾上腺素受体有着抗拮作用,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疾病发作出现的兴奋和躁动状态,发挥其药物的镇静作用[11]。研究显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发病原因不仅与神经递异常有关,也与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炎症状态息息相关,炎症细胞的大量增殖可引起患者食欲下降,且伴有疲劳感,与患者的抑郁表现有着直接的关系[12]。本研究中,治疗30 d后研究组患者的IL-6与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富马酸喹硫平联合碳酸锂可有效降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疾病恢复。分析其原因在于,富马酸喹硫平可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而调节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且药物起效迅速,可在短时间内调节TNF-α蛋白与血清IL-6水平,并促进IL-10的分泌,进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有利于改善抑郁情绪。

认知、执行、智力、语言功能障碍是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普遍存在的临床症状,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且难以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导致无法与人正常沟通、交流,最终加重不良情绪,严重时甚至对他人产生敌意,发生攻击性行为,加重焦虑、抑郁心理,形成恶性循环[13]。富马酸喹硫平是一种促进心境稳定剂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高效阻断中枢5-HT与DA受体,产生良好的镇静、抗精神病作用,且对不同的受体亚型有较好的选择性,与碳酸锂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此外,富马酸喹硫平的口服吸收效果较好,不受食物的影响,在用药后2 h血药浓度便可达到峰值,48 h血药浓度稳定,药物代谢也较为安全[14]。本研究中,治疗15、30 d后研究组患者的BRMS、PANSS及治疗30 d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经富马酸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后可有效控制躁狂症状,改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且联合用药未见严重性不良反应。

综上,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经富马酸喹硫平与碳酸锂联合用药治疗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了机体的炎症反应,还有助于平复患者的躁狂情绪,改善焦虑、抑郁心理,对患者的病情有较好的改善和控制效果,且安全性较好。但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小且对患者病情观察时间较短,故临床有待进行大样本量、多时间点研究,以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结论,并为临床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碳酸锂喹硫平双相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碳酸锂的提纯装置
7月我国碳酸锂进口量同比涨108%,均价同比大涨878%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双相抑郁也是抑郁症吗?
二甲双胍治疗喹硫平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
双相型障碍概述
难治性强迫症给予喹硫平及氯咪帕明的临床干预观察
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喹硫平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对比分析
双相障碍:天才与疯子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