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2022-08-24 05:32梁瑶赵琳张丽明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晋中晋中市存栏

梁瑶 赵琳 张丽明

(山西省晋中市农业农村局 030600)

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对地方畜禽品种的科学保护、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力度,维护生物资源多样性,对促进现代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山西省晋中市地处三晋腹地,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农业基础,畜禽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为更好地加强晋中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促进晋中市现代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结合在晋中市开展的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对晋中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1 基本情况

晋中市畜禽养殖量一直处于全省前列,2021 年家禽存栏2521 万只,出栏7016 万只,生猪存栏121.9 万头,出栏193.5万头;肉牛存栏13 万头,出栏16 万头,奶牛存栏4 万头;肉羊存栏129 万只,肉羊出栏120 万只,畜禽良种率达90%以上。

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山西省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晋中市高度重视,立即启动晋中市11 个县(市、区)的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根据前期普查数据,目前晋中市有畜禽遗传资源畜种20 个(其中有猪、鸡、牛、驴等传统畜禽12 个,梅花鹿、羊驼、北极狐等特种畜禽8 个),品种共计127 个(其中包括巴马香猪、晋中绵羊、太行驴等51 个地方品种,北京黑猪、晋汾白猪等17 个培育品种、京红一号、京粉一号等3 个培育配套系品种,大白、长白、珍珠鸡、顿河马等43 个引入品种和皮埃西猪、莱茵鹅等13 个引入配套系品种),还有北方中蜂等蜂资源4 个,新发现畜禽遗传资源并上报2 个(中国白羽鹌鹑和左权画眉羊)。

晋中市现有地方畜禽品种晋蜂三号、晋中绵羊、太行山羊、山西细毛羊。

2020 年12 月左权县新世纪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左权县新世纪)、山西省介休种羊场作为全省第一批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分别确定为太行山羊保种场、晋中绵羊保种场。目前左权新世纪有保种群312 只(6 个家系,公羊12 只,母羊300 只),育种群1536 只(18 个家系,公羊36 只,母羊1500 只),扩繁群3000 余只,商品群5000 余只,年向社会提供一级种公羊1460 只,种母羊1800 只,计划五年内建成存栏3000 只的国家级太行山羊保种场。介休种羊场已建成晋中绵羊种质源保护群,目前存栏晋中绵羊300 只,计划五年内建成存栏1000 只的国家级晋中绵羊保种场。

晋中种蜂场是山西省唯一经省农业厅核准的一级种蜂场,其自主培育的“晋蜂三号”优良蜂种,繁殖力强、采集性好、抗病能力强、越冬性能好、定向能力强,已被录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蜜蜂志)》,列入国家推广品种,良种辐射推广全国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增产效果显著。

山西细毛羊是以寿阳羊为主要母系,以高加索细毛羊为主要父系,并导入德国美利奴和布尔华斯羊的血液,采用复杂育成杂交法培育而成,产区主要分布在寿阳县。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羊肉食品的需求量和消费量越来越大,肉用品质好、生长发育快、经济效益高的肉羊品种取代了细毛羊,加之地方没有强有力的细毛羊保种措施,目前已很难找到。

2 存在的问题

2.1 财政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虽然近几年从省到市到县各级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力度在不断加大,基础工作做了不少,但到目前为止,晋中市还没有出台一个全面、系统性的支持畜禽遗传资源发展的政策文件,政策力度明显不够。在资金扶持方面,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是一项庞大繁杂的工作,包括生产性能测定、育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疾病净化等,财政所拨经费有限,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晋中市遗传资源的发展。

2.2 人力不足,技术匮乏

目前来看,从市到县到乡镇,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短缺、老化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一些熟悉相关业务、有保种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已经退休或即将离岗,新技术人员缺乏实践饲养经验,加之出去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很少,对遗传资源保护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先进。

2.3 技术推广机构设施落后

虽然机构改革之后,各县(区、市)都相应成立了农业种业繁育改良站,但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对推广机构工作条件的投入还不够,绝大部分都没有检测实验室、培训场所等,特别是乡镇兽医站划归乡政府后,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实验室、培训教室、信息和交通服务工具等,不能适应现代化的信息时代。

2.4 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不足

目前晋中市畜禽遗传资源产业化保种开发综合利用进度比较滞后,产业联合机制没有真正地有效建立起来,保种与产业开发综合利用脱节比较严重。地方畜禽产品种类比较单一、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综合竞争力弱,畜禽品牌效应带动作用不强,畜禽遗传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优势。

3 对策建议

3.1 完善人员配置,加快技术推广

乘着此次机构改革的春风,从市到县到乡,厘清部门工作职责,从烦琐的杂事中抽出专人从事繁改工作,在制种、保种上下功夫,强化技术力量,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定期组织举办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专业技术培训班,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充分利用晋中市“236”畜牧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广泛组织开展与省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专家教授的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内外相结合,不断开创晋中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发的新局面。

3.2 加大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扶持力度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更多的是体现在社会责任上,不应该单纯地只考虑经济利益,因此,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需要更多的国家政策或社会力量的支持。一方面,市级政府层面出台一个全面的扶持畜禽遗传资源的政策文件,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对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畜禽良种资源的宣传,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资源保护利用,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意识,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3.3 完善技术设施,提高品种性能测定和评估

手段决定效果,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做后盾,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效果便无法真正得到保障。以山西省介休种羊场“晋中绵羊保种场”为依托,扎实做好本地晋中绵羊登记、建档、生产性能测定等工作,加快育种步伐,扩大晋中绵羊种质源保护群,开发推广优质肉用种羊品种的繁殖和饲料新技术,进而推动提高晋中市羊养殖业的生产水平和肉产品质量。以左权县新世纪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级太行山羊保种场”为依托,充分利用2012 年成立的“左权黑山羊培育及产业化开发”课题研究开发组,持续开展太行山羊保种选育技术研究,扎实做好太行山羊登记、建档、生产性能测定等工作,加强种质资源遗传特性研究。

3.4 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提升良种竞争力

按照“以保为主,以用促保”的发展原则,强化地方畜禽品种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为契机,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快推进晋中市畜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管理和可追溯。积极推动晋蜂三号、晋中绵羊、太行山羊等地方畜禽品种商业化、产业化开发,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促进畜禽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实现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

3.5 扎实开展好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

借着此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的契机,开展晋中市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摸清晋中市畜禽遗传资源底数,发掘新资源,实施有效保护。按照《晋中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 年)》的具体要求,从市到县成立各级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和技术专家组,组建普查工作队,以县(区、市)为单位进村入场(户)普查。要充分发挥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村级防疫员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完成普查工作,按时上报相关数据,配合做好普查各项工作。

猜你喜欢
晋中晋中市存栏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在“融合发展”中实现“蝶变”——解码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坂地村的振兴崛起之路
晋中国家农高区无花果采摘正当时
基于Markov-FLUS-MCR模型的晋中市“三生”空间优化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晋中市祁县:倾力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晋中市委统战部调研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
加快培育百亿企业 建好晋中国家农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