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阳性稳定场暴发伪狂犬感染的案例诊断

2022-08-24 05:32尹灿吴啸王湘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狂犬肥猪产房

尹灿 吴啸 王湘*

(1,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418000;2,江苏农民培训学校 418000)

猪是伪狂犬病毒(PRV)的唯一自然宿主,但病毒可自然感染牛、羊、猫、犬和老鼠等动物。感染猪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呼吸物均含有高浓度PRV。在阴道和包皮分泌物中可发现病毒,感染公猪的精液中有病毒存在。病毒主要通过猪鼻与鼻的直接接触或通过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配种时接触污染的阴道黏膜和精液,及在妊娠时经胎盘传播。生猪感染的可能性取决于接触毒株的毒力、剂量、途径及猪的年龄、应激及动物所处的环境条件。与经鼻腔相比,经口感染和肌肉接种均需要较大的病毒剂量。如果病毒传入阴性猪群或免疫水平很差的猪群,病毒在猪群内会很快传播。但在有一定免疫保护的猪群内,PRV 的传播速度相对较慢。同群内的感染速度也与猪只之间的接触概率有很大关系,同栏内感染率很高,而栏与栏之间却较低。PRV 在猪群之间的传播速度较慢,一点式饲养的猪场比分点式饲养的猪场更容易出现PRV 的循环传播。

当前常发生感染的生猪主要为特异性抗体水平不高(没有免疫、免疫次数不够、免疫时间不合理等)的各类猪群,如母源抗体不高的哺乳仔猪和育肥中后期生猪。此外,病毒一旦进入猪场可引起生猪长期带毒,造成持续性感染,当猪群受到免疫抑制性因素(应激、免疫抑制性病原感染、霉菌毒素中毒等)的影响,或者混入新的抵抗力不够的PRV 阴性后备种猪,常又可出现新的一轮感染发病,或猪场内虽无明显发病生猪,但伪狂犬病毒野毒排毒量和隐性、亚临床型感染病例增加。

在2006 年发生“高热病”前,我国养殖户不重视伪狂犬的免疫接种,很多猪群PRV 野毒感染率极高,但此后猪场对PRV 的免疫接种意识普遍加强,到2010 年,很多猪群PRV 野毒感染率已经很低,甚至检测不到gE 抗体阳性的猪只。因而,在养猪业内认为PRV 已不再是一个危害很大的疫病。但2011年开始PRV 的感染又在全国范围内严重反弹,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死亡非常严重,并出现肥猪和母猪死亡现象。虽然自2015 年后严重的临床表现明显好转,但猪群带毒情况至今仍然很严重。

2 周龄内的哺乳仔猪主要症状是发热、厌食、精神沉郁,然后出现发抖、共济失调、后肢麻痹、间歇性痉挛、做前进、后退、转动、倒地或四肢划动等神经症状。常有癫痫样发作或昏睡,触摸时肌肉抽搐,最后衰竭死亡,死亡率可达100%。病毒侵袭至消化系统时小猪可出现呕吐、腹泻症状。

断奶仔猪根据免疫状态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发病率,主要表现为发热、精神沉郁;打喷嚏(鼻腔有分泌物)、咳嗽;拉稀、少数猪发病期间可出现呕吐症状,症状持续5~10d,多数可自愈。少量个体出现后肢麻痹、共济失调和转圈等神经症状,出现神经症状的小猪一般以死亡为结局。

2 月龄以上的猪一般无严重的临床发病表现,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发热、精神沉郁、群体内少量病猪出现呕吐。呼吸道方面可表现出打喷嚏、鼻腔有分泌物、咳嗽、轻度至重度呼吸症状,一般4d 可完全恢复,出栏时间推迟1 周左右。如果出现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继发感染,或发病后处理错误、不科学使用药物可出现较大损失。

母猪往往出现短暂的发热症状。临产期母猪产出死胎、弱仔;妊娠母猪主要表现为产白色、黑色死胎、木乃伊胎,感染后的母猪群体返情率明显增加。

发病猪场背景:猪场存栏1000 余头母猪。2019 年12 月,母猪伪狂犬gE 抗体阳性率24%。2020 年6 月,母猪gE 抗体阳性率20%。2021 年5 月,母猪gE 抗体阳性率2%。该猪场从2019 年12 月到2021 年5 月都没有饲养肥猪,主要以销售仔猪为主。2021 年4 月后仔猪销售困难,猪场在2018 年4 月开始将大部分仔猪自留进行育肥。到2021 年7 月下旬,猪场保育存栏仔猪1300 余头,育肥猪3000 余头。猪场在2021 年8 月初自留育肥猪呼吸道疾病加重,出现咳嗽症状后产房仔猪出现神经症状[1]。结合临床症状,判定分析可能是肥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后,育肥猪大量排毒,全场猪群伪狂犬野毒感染压力上升,造成产房仔猪感染伪狂犬野毒。因此2021 年9 月初采集母猪和肥猪血液,使用IDEXX 试剂盒检测伪狂犬gE 抗体,采集产房神经症状仔猪病料,使用PCR 方法检测伪狂犬野毒病原。

1 检测材料

采集119 份母猪血液,45 份肥猪血液;母猪血液胎次和生产阶段分布如表1;肥猪采样日龄及数目如表2;采集5 份有神经症状的产房仔猪脑组织样本。

表2 肥猪血液样本日龄分布表

2 检测方法

母猪和肥猪的血液样本使用IDEXX 伪狂犬gE 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产房仔猪病料提取DNA 后使用伪狂犬gE 特异性引物通过PCR 方法检测gE 基因[1]。

3 检测结果

3.1 母猪群伪狂犬gE 抗体检测统计结果

对怀孕前期、中期、后期、哺乳期、断奶期的母猪进行采血检测gE 抗体,总计检测母猪119 份,共检测到7 份gE 抗体阳性样本,阳性率5.9%,详细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母猪群伪狂犬gE 抗体检测统计结果

3.2 肥猪伪狂犬gE 抗体检测结果

100 日龄肥猪伪狂犬gE 抗体阳性率6.7%,130 日龄肥猪伪狂犬gE 抗体阳性率100%,150 日龄肥猪伪狂犬gE 抗体阳性率100%。详细检测结果见表4。

表4 肥猪伪狂犬gE 抗体检测结果

3.3 产房仔猪伪狂犬病原检测结果

由图1 可知,5 份产房仔猪脑仔猪样本有3 份检测到伪狂犬病毒阳性,2 份阴性。产房仔猪存在伪狂犬病毒感染。

图1 伪狂犬病原检测电泳图

4 讨论

以前该猪场虽然是一个伪狂犬野毒阳性场,但由于母猪伪狂犬gB 抗体水平高,且未饲养肥猪,场内伪狂犬野毒感染压力小[2-3]。通过加强母猪群伪狂犬疫苗免疫,同时加速淘汰伪狂犬野毒阳性母猪,猪场母猪群伪狂犬野毒阳性率由2019 年12 月24%下降到2%(2021 年5 月)。与此同时,猪场自2019年12 月产房仔猪就没有进行伪狂犬疫苗滴鼻免疫,产房仔猪生产正常,未发现神经症状或其他疑似伪狂犬感染症状。

但2021 年4 月后,猪场开始自留保育仔猪进行育肥。到2021 年8 月初,大量肥猪出现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为咳嗽。之后产房仔猪出现神经症状,母猪生产正常,未出现异常流产和返情的情况。结合130、150 日龄肥猪伪狂犬gE 抗体阳性率100%,每个样本的gE 抗体S/N 值,肥猪群在抗体检测前30d出现感染(8 月)。并且本次肥猪群伪狂犬野毒感染传播速度很快,在短时间内将所有100 日龄以上的肥猪全部感染。另外,2021 年9 月母猪群的伪狂犬gE 抗体阳性率5.9%,较2021 年5月抗性阳性率2%有一定上升,说明母猪群内的伪狂犬野毒感染也开始扩散,但可能由于母猪伪狂犬疫苗免疫较好。因此,母猪伪狂犬野毒感染速度和传播速度较慢,且未表现出明显的流产等临床症状[4]。在产房仔猪发病仔猪脑组织中检测到伪狂犬病毒说明产房存在伪狂犬野毒传播感染,但产房仔猪发病率和感染率不高,应与该猪场母猪群伪狂犬gB 抗体水平高有关,仅部分母源抗体水平较低的仔猪感染发病。

通过此案例我们建议,伪狂犬阳性猪场如果短时间内大量增加自留育肥猪,需要做好母猪伪狂犬疫苗免疫,另外需要加强肥猪伪狂犬疫苗免疫[5]。因为自留肥猪群体数目大,且抗体水平较低,短时间大量自留肥猪容易在某个时间点集中感染伪狂犬病毒,造成场内伪狂犬感染压力集中暴发[6]。

5 伪狂犬的防控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种猪群每年普免3~4 次伪狂犬病毒疫苗。商品猪群:①野毒阳性且临床表现不稳定的猪场,仔猪在1 日龄滴鼻、60~75 日龄和90 日龄分别肌肉注射1 次伪狂犬病毒疫苗;②野毒阳性且临床表现稳定的猪场和野毒阴性场均可根据母源抗体消失情况,在50~75 日龄和90 日龄分别肌肉注射1 次伪狂犬病毒疫苗。

做好伪狂犬疫苗免疫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控制好猪群内PRRSV 和PCV2。在多数蓝耳病阳性场,商品猪感染PRRSV的高峰期在保育中后期仔猪,并可影响到育肥早期,而PCV-2主要影响阶段是育肥猪舍中早期的肥猪。因此,PRRSV 可影响商品猪伪狂犬疫苗的首免(不算滴鼻),而PCV2 感染则影响伪狂犬疫苗二免。

PRV 在猪群内部循环的源头是猪场内的种猪群,但最大的传播源却是本场的肥猪群。因此,控制好猪场内肥猪群的PRV感染是控制好伪狂犬病的一个前提条件。但相对来说,种猪群的PRV 免疫接种比较容易做好,也更容易受人重视。商品猪群免疫接种到位的前提条件是:①根据母源抗体的消长制定针对性的免疫程序;②控制好PRRSV 和PCV-2 的感染。满足了这两个条件,选择合格质量好的疫苗,猪群内伪狂的控制乃至消失并不是很难的事。此外,感染猪是本病的重要带毒者,野毒感染阳性场也应引进野毒抗体阴性的种猪。另外,消灭鼠类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狂犬肥猪产房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巴斯德冒死征服狂犬病
一个大,一个小
被宠物狗、猫所伤该怎么办
产房外的此岸
PK肥猪猫
中国空间站的“产房”建好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天津大型航天器AIT中心建成
温柔的狼
春季猫狗进入发情期 拉响防狂犬病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