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分析

2022-08-24 01:39奉茂星王妍妍石定鹰谢佶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28期
关键词:抑制剂依从性用药

奉茂星,王妍妍,石定鹰,谢佶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80)

0 引言

肾移植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治疗终末期肾病,为尿毒症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肾脏疾病发生率升高。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必要时采用移植手术治疗,促使肾脏的代谢功能改善。肾移植受者在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避免发生移植排异反应,改善生活质量。然而,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易引起高血压、头痛、糖尿病等问题,其中糖尿病危害较大,且治疗难度较高[1]。对于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水平长期较高,若未得到及时且有效治疗,极易诱发移植后肾功能不全和高血糖导致的相关并发症。有学者表示,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糖尿病患者治疗时需明确诱发因素,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在治疗过程中积极参与,改善康复效果。本文将以40例患者为对象开展研究,探究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糖尿病的病因分析与临床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认知正常;资料齐全;具备手术适应证;熟知本次研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术前感染性疾病;药物过敏;恶性肿瘤;不配合研究者。根据入排标准,共纳入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分别为11例、9例;年龄是34-52岁,平均(43.68±3.87)岁。研究组,男、女分别为12例、8例;年龄是32-51岁,平均(43.93±3.32)岁。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同时应用常规护理:关注体征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指标,包括血压、心率等,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并加强生活习惯管理等。指导患者用药,服药时间和剂量必须守时,不能提前、忘记、延迟和随意调。给予患者日常随访,采用微信语音方式,与患者通话,每周1次,询问患者的身体状态、疾病控制情况、用药情况、饮食情况、运动情况等,对于不当行为,如用药不当、运动不规律、饮食不合理等,护理人员需及时指出,给予建议;要求患者家属监督患者,促使患者的依从性增强。每月需适当调整患者的运动、饮食、用药等情况,确保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1)制定管理小组,由经验丰富护理人员组成,加强小组成员培训学习,明确分工,培训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疾病治疗、肾功能监测、随访等。(2)明确并发糖尿病发生因素:外在因素主要为用药引起,患者在术后大量、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影响代谢功能,增加糖原,不同程度损伤肝功能。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对患者胰岛素分泌产生间接影响,并伴随一定毒性作用,胰岛细胞数量少,且活性下降。内在因素主要为:患者因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食欲增加,对糖原、碳水化合物存在依赖性,若不合理控制饮食,易引起血糖升高。(3)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述疾病有关知识。使用耐心、温柔语气与患者沟通交流,引导患者讲出真实想法,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确保患者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2)健康教育:采用面对面教育、健康知识手册宣教、微信交流等方式,讲述糖尿病发生原理,并强调降糖药作用、毒副反应、紧急处理措施。操作示范胰岛素注射技术。指导皮肤护理、口腔清洁方法,预防皮肤感染与口腔感染。3)用药指导:遵医嘱应用免疫抑制剂,采用联合用药方式实施药物控制,避免大量、长期、单一服用免疫抑制剂。结合血糖水平,注射胰岛素,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合理保存胰岛素。4)饮食指导:合理搭配饮食,控制主食,减少胆固醇,增加膳食纤维。粗细结合,坚持七分饱。避免高GI食物。5)运动教育:主要采用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太极等。每次运动控制在30-60分钟,持之以恒、并且时间相对固定。6)血糖监测教育: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并及时告知医师,以便合理调整用药剂量。

1.3 观察指标

(1)对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2)使用HAMA量表、HAMD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各量表共0-42分,在HAMA量表中,12-42分表示存在焦虑情绪;在HAMD量表中,13-42分表示存在焦虑情绪。(3)治疗依从性:分为三个等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其中依从性良好即为完全依从,遵医嘱良好1-2次,即为部分依从;不满足以上情况即为不依从。(4)对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行评估,共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效能越好。(5)评估管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评估量表为SF-36量表,共0-100分,100分表示生活质量最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值比较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血糖值比较:研究组在护理以后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护理前后的血糖值比较( ±s,mmol/L)

表1 护理前后的血糖值比较( ±s,mmol/L)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20 11.78±1.75 8.15±1.93 14.91±1.98 9.95±1.07研究组 20 12.45±2.14 6.59±1.35 15.23±2.52 8.14±1.35 T值 / 1.175 5.698 0.856 3.974 P值 / 0.187 0.000 0.217 0.009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心理状态比较:研究组患者在护理以后,心理状态评分降低,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s,分)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s,分)

组别 n HAMA HAMD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20 18.17±3.57 13.21±2.45 18.73±3.59 12.13±1.28研究组 20 18.65±3.48 9.12±1.45 18.89±3.44 8.48±1.87 T值 / 0.5623 4.8934 0.2372 5.0935 P值 / 0.6822 0.0000 0.8934 0.0000

2.3 对比自我效能评分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护理前的自我效能评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自我效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3。

表3 对比自我效能( ±s,分)

表3 对比自我效能( ±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20 56.17±5.57 64.21±6.45研究组 20 56.65±5.48 75.12±6.45 T值 / 0.5623 6.9056 P值 / 0.6822 0.0000

2.4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治疗依从性比较: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n(%)]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生活质量比较:对于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更优(P<0.05)。如表5。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s,分)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20 72.89±5.18 82.23±5.49研究组 20 72.37±5.31 93.34±5.16 T/ 0.5474 7.8945 P/ 0.6893 0.0000

3 讨论

3.1 肾移植术后并发糖尿病的病因分析

肾移植患者在术中与术后为了预防排斥反应,往往需服用免疫抑制剂,但该药物伴随一定毒副作用,如血糖异常。对于轻度异常患者,空腹血糖升高,或者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若血糖异常严重,出现新发糖尿病,即移植后糖尿病[3]。因移植后高血糖对移植受者和移植肾均有不同程度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处理,部分患者缺乏有关知识,继而发展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者糖尿病昏迷,远期可以引起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如冠心病、眼底病变、神经病变等,降低生活质量。

肾移植术后引起血糖高原因如下所示:其一,与药物相关,引起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也就是甲强龙和强的松,这两个药物在大部分肾移植患者中都会使用,可以引起血糖升高,成为类固醇性糖尿病。另外的药物是他克莫司和环孢素,其中以他克莫司更为明显,服用他克莫司的肾移植患者有10%左右会出现新发糖尿病,而环孢素副作用相对较轻,另外的免疫抑制剂如西罗莫司、霉酚酸酯就没有这个副作用[4]。其二,肾移植术后多数患者食欲会改善,体重增加,而部分患者担心移植肾,运动减少,这样也会增加糖尿病发生的几率。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背景,在没有使用免疫抑制剂情况下不表现为糖尿病,而在使用一些对血糖有影响的药物情况下出现血糖异常,严重者表现为糖尿病。由此可见,肾移植术后出现糖尿病是多因素引起,并不完全是单一因素所致。本次研究中,针对肾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病因分析,结果可见,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包括饮食因素、免疫抑制剂应用。

3.2 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

综合护理能够通过专科宣教、心理辅导等方式对患者的内心需求进行满足,经过专科宣教,以责任制护理作为基础,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鼓励患者、家属在健康护理中积极参与。针对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加强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提高疾病认知水平,并做好日常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同时做好用药管理,由家属监督患者用药,确保遵医嘱用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疾病治疗。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结果可见,研究组在护理以后,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综合护理中,心理指导可确保患者充分掌握治疗各环节,消除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依从性;在治疗过程中,加强症状管理,及时发现并发症先兆反应,并及时处理,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病率,紧密配合医师,促使治疗安全性有效提高;加强营养指导、运动指导,有助于促进康复,改善预后效果;另外,针对该类患者实施延伸护理,给予患者居家护理指导,包括饮食、用药等,提高免疫力,改善预后效果。

有学者[5]选取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在入院后分别应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结果可见,综合护理组患者血糖水平、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常规护理组,证实了综合护理具有显著应用价值。本次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自我效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保持一致。治疗依从性表示个人医疗指导、服药行为一致性程度。研究指出,成人肾移植受者的治疗依从性是14.00%-78.38%左右。若肾移植受者治疗依从性差,伴随多种不良结局,包括肾移植物丢失、晚期急性排异反应、死亡等。肾移植受者术后用药过程中,药效受到个体化差异反应、治疗时间窗、药物互相作用等因素影响,治疗效果不稳定,若肾移植患者不采用护理干预,在术后伴随不良事件,且反复发作,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因此,肾移植术后早期合并糖尿病患者需重视护理干预,通过实施综合护理,有助于改善自我效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另外,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综合护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4 结束语

综上,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包括饮食因素、免疫抑制剂大量应用,通过实施应用综合护理,有效控制血糖,消除负性情绪,预防并发症,提高自我效能,促使生活质量有效改善,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抑制剂依从性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免疫检査点抑制剂相关肺炎的中西医研究现状与分析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分析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