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访“王先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先如

2022-08-25 03:14受访者王先如采访者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群文课题习作

受访者|王先如 采访者|本刊记者

记者:王老师,综观当今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学段定位问题。在您看来,阅读教学该如何体现学段的特点呢?

王先如:关于阅读教学,有人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低年级白菜煮豆腐,中年级豆腐煮白菜,高年级白菜豆腐一起煮。这个比喻生动地描述了目前阅读教学学段不清、重点不明、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这里涉及学科教学知识,就是什么时候教什么。例如,“比喻”是课文中用得最广泛的修辞手法,很多教师从一年级就开始教比喻,年年教,课课教,一直教到六年级,不断重复,学生怎么能喜欢语文呢?阅读教学要体现学段特点,教师首先必须得熟悉课标,了解各学段的目标和内容,明确各学段的学习重点。其次要研读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渐进发展的,教材的语文要素也是螺旋式上升的,只有对教材的语文要素了然于胸,教学时才能做到各有侧重,前后联系。例如,“句”的教学主要在低年级,但是中年级则要求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高年级要求抓关键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关于“段”的教学,主要在中年级,三年级下册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四年级上册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但是低年级要求认识自然段。再次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有所取舍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学段内容,可以少花一点时间,对于学生没有掌握或掌握不牢的上一学段内容,可以做适当强化。

记者:统编本教材新增了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很多教师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两类特殊单元。王老师,您觉得这样的特殊单元该怎么教呢?

王先如: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这两类单元的教学对教师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先说说阅读策略单元,教材安排了四项阅读策略——预测、提问、提高阅读的速度、有目的地阅读。对于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首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总体把握统编本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的内容结构,区分其与普通阅读单元的异同,理解阅读策略单元教学目标内涵,以“学生能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具有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基本能力,成为积极的阅读者”作为阅读策略单元教学效果的评价依据。在教学中尤其要关注学生预测时是如何假设的及验证假设的过程;引导学生借助自己提出的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鼓励学生利用多种途径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提高阅读的速度”不等同于“快速阅读”,把握好“阅读有一定速度”与“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阅读的目的不同,选择的阅读内容便不同,使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重视整合四个阅读策略单元的学习成果,指导学生将学习获得的阅读策略迁移运用到不同的阅读情境或文本的阅读学习中。

再说说习作单元。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起,每册安排一个习作单元,由“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组成。习作单元教学要把握“习作单元”以习作能力发展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的特点,依据习作单元教学目标要求,强化教学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把握习作单元内部结构,指导学生通过单元内容的学习,掌握相应表达技能,提高习作能力。习作单元的阅读既不同于普通单元的阅读,也不同于阅读策略单元的阅读,其阅读教学的重点指向于表达,且各年级有明显的侧重。三年级侧重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展开大胆想象;四年级侧重指导学生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按一定的顺序写景物;五年级侧重指导学生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六年级侧重指导学生围绕中心意思写,表达真情实感。要充分发挥习作单元中“习作例文”的“示例”作用,让其与“精读课文”相互补充,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记者: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文言文阅读,请您结合实际就文言文教学给老师们提一点建议吧。

王先如: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文言文,随着年级的升高,篇幅逐渐加长,文字难度逐渐加大。从总体来看,篇幅还是比较短小的,难度也较小。教学文言文,第一要读,读熟背诵,“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停顿,读出文言文的韵味。作为小学的文言文朗读,重点是读顺读准,吟诵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喜爱文言文的学生可以练习吟诵,但不能作为教学目标,有些文言文教学,人为拔高难度,影响学生阅读兴趣,这一点需要注意。第二要教给方法,教给学生理解语言的基本方法。文言文以单音节词居多,与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有所不同,学生初接触时不太习惯,但是,语言是有联系的,有些单音节词与现代的双音节词是对应的,有些词古今意义没有大的变化,当然也有一些词古今意义截然不同,这就形成了理解文言词语的三种基本方法:对应双音节词语,按现代汉语理解,借助注释或查字典。比如《自相矛盾》中的“坚”就是“坚固”,“利”就是“锋利”,单双音节对应;“以”就是“拿”,“弗”就是“不”,古今意义相同;“陷”和“鬻”就需要借助注释。第三要突出人文主题,强化思维训练。司马光让人离开水的逆向思维,杨氏之子顺势反驳的辩证思维,王戎借助环境进行判断的缜密思维,都蕴含在短文中,需要细细品味。

记者: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不少教师在探索群文阅读。对于群文阅读,王老师您有什么观点?该如何运用群文阅读,实现课内到课外的自然延伸呢?

王先如:群文阅读是最近几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然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由于群文阅读有明确的阅读任务,群文阅读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意义重大。群文阅读的核心是建“群”。以作者建“群”,以文体建“群”,以主题建“群”,以语文要素建“群”等,都是开展群文阅读的有效尝试。

以作者建“群”就是围绕作者开展群文阅读。要想了解一个人,就要去读他的文,阅读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文章,在阅读中走近作者,认识生活,了解社会。以文体建“群”就是根据课内阅读的文体,链接课外阅读的相同文体,构成一组文章,学生完成群文阅读后,对这一文体的内容、形式等特点就会有一个深刻的印象。这种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很有帮助。统编本教材设置了单元主题,中高年级每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编排3 至4 篇文章。以主题建“群”就是化用教材主题,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精选若干相同主题的文章,推荐学生阅读,突出该主题的教育意义。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方法与习惯构成了语文要素,群文阅读以语文要素建“群”,就是围绕语文知识、能力、方法选择文本进行阅读,进而丰富某一知识,提升某一能力,掌握某一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产品的普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课外阅读方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子阅读成为了一种时尚,电子图书、网络阅读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群文阅读,可以优化阅读过程,提高阅读效率。

记者:整本书阅读方兴未艾,在小学开展整本书阅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请王老师给大家一点建议。

王先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百遍,而义自见。”“阅读,让生活更精彩。”整本书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开展整本书阅读呢?首先要注重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师要依据课标要求和实际学情,结合“快乐读书吧”指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这是方向。在这基础上,教师选择并积极推荐阅读书目。推荐的读物,要古今中外兼顾,加强经典阅读,突出革命文化。要组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选择师生共读、亲子阅读书目,设计整本书共读任务,制订共读计划,设计共读流程,组织分享交流。其次要加强课外阅读交流。整本书阅读的效果体现在量和质两个方面,先看读了多少,再看读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要把阅读兴趣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阅读时不提过多的、过高的要求,突出一个“读”字。要依据阅读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例如,结合传统节日开展阅读交流,结合课文开展拓展阅读交流,结合教材人文主题开展主题阅读交流,等等。还可以指导学生撰写、分享读书笔记。从三年级开始,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集体交流活动,形成常态化阅读。

记者: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离不开观察。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王老师,您是怎么理解观察的?您对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有什么样的建议?

王先如:观察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能力。我们认为观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观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观察生活,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观察认识生活,认识事物;另一方面是语文课上观察文本,了解文本是怎样来记录生活、描写事物的。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首先要教育学生做有心人,要留心周围的人、事、景物,要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要关注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要关注新鲜的事物、关注对自己有影响的人和事。其次要运用比较、联想等方法,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阅读时,要从文本中学习作者的构思、选材、谋篇的方法。如屠格涅夫的《麻雀》,文章虽短,但体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和富有表现力的描写。

指导学生观察事物,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观察事物时要细致,要抓特点;观察事物时要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要抓住事物的变化,坚持长时间观察。读书时,要学习作者描写事物的方法,写观察所得要设置背景,突出特点,合理过渡,写出变化,注意点题。如《金色的草地》不仅抓住了蒲公英的特点,更是写出了草地的变化。

记者:王老师,传统的语文教学提倡教师下水作文,而现在的教材有了习作例文,教师还要不要写下水文了呢?

王先如:小学生的习作是从模仿起步的。就像孩子学走路一样,没有哪一个妈妈教孩子走路时,会对孩子说走路的方法和要领,都是将孩子放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不断地鼓励孩子抬腿迈步。至于先抬左腿还是右腿,抬多高,向前跨多远,妈妈都不会说,就在不经意间,某一次,孩子突然就迈出了第一步。统编本教材习作单元都安排了习作例文,从不同的方面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写法,在习作训练的过程中运用方法,从而实现仿中求创,练中出新。教师写下水文很重要,第一是锻炼教师的写作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能教、会说、善写、爱读是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自己写不好作文,怎么能教学生写好作文呢?第二是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写一手好字,写一手美文,是对学生无形的激励,这种内驱力是任何外力都无法替代的。第三是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指导。教师写下水文,就是将作文的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视可感,教师的拟题、选材、组材、详略等过程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无需多说,学生就能获得更多的程序性知识。

记者:最近,大家对语文学习评价改革议论较多。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改革语文教学评价。王老师对此有怎样的看法呢?

王先如:我们认为语文学习评价的核心是“教、学、评一致”。什么是“教、学、评一致”呢?就是说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学习活动、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评价本身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合教材和学情等要素确定教学目标后,围绕目标先行设计评价任务,对应评价任务设计教学活动。做到“教、学、评一致”,必须落实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评价任务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将评价任务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全过程,通过过程性学习的评价反馈,调整和改进学生的学习行为。要根据不同的评价任务,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困难和问题,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与策略释疑解惑,并运用形成性评价检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行为,优化学生学习。这里特别说一下命题。当前教师的命题能力普遍较弱,从教多年的教师没有独立命过一份试题的比比皆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完全依赖于购买的教辅资料。许多教辅资料与教材不匹配,考查目标不明确,考查内容低层次重复,选文与时代脱节,信度、效度缺失,用这样的命题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对教学没有促进作用,反而会误导学生,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害。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习命题,学会制订双向细目表,了解效度、信度、区分度,合理设置评价试题层级,充分发挥评价的引领与导向作用。低年级可采用听写、朗读、背诵、讲故事、复述课文、课外阅读分享等形式进行阶段性评价。

记者:要培养研究型教师,就必须开展教育科研。广大一线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热情越来越高,但是真正做起来,又觉得无从下手。怎样开展课题研究,请王老师能给大家一点指导。

王先如:一线教师从不开展课题研究,到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一线教师怎样开展课题研究,包括如何进行课题论证,怎样进行课题申报;课题立项后,如何撰写开题报告,怎样开展课题研究;结题阶段,如何撰写结题报告,怎样整理课题研究成果;等等。作为小学教师,做课题研究可以深化对某一个方面问题的认识,对于巩固教师的职业认知、扩大教师的教育视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都很有帮助。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做实做足课题论证,二是真实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三是收集整理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的切入点要小一些,要紧密结合课堂教育教学的实际,要充分研读前人的研究成果,这些是论证阶段的重点。真实的研究就是实事求是,该什么样就什么样,用事实说话,不搞想当然。扎实的研究就是按照计划一步一步进行,不搞轰轰烈烈开题,匆匆忙忙结题,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深入思考,积极验证。课题研究成果包括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理论成果可能会少一些,但是不能没有理论支撑。实践成果要细化,文字、图片、视频要相互印证,以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做课题研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从县区立项做起,逐步深入。教育叙事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是很好的研究路径,一线教师可以先做起来。

记者:随着教师继续教育的深入,教师专业发展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一名语文教师,他的专业水平究竟怎样,需要一个评价标准。王老师,请您说说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标准及认识。

王先如:教师专业发展一般分为适应、成熟、成就、卓越四个阶段。研究表明,一名新教师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实现角色定位,十年左右走向成熟,十五年是他的成就期,十五年后继续努力有可能成为卓越教师,十五年后停滞不前,则进入高原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在课堂,站上课堂、站稳课堂、站好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部曲。

我们认为,一位专家型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四个条件,那就是能教、会说、善写、爱读。“能教”就是拿到一篇课文,能够独立地钻研教材,深入地把握教材的内涵,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智力;“会说”就是能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不仅会这样教,而且能说出这样教的依据、这样教的理由,让更多的教师在交流中受到启迪,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善写”就是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考诉诸笔端,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在不断总结中寻找规律,在积极反思中自我完善;“爱读”就是把阅读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坚信“阅读让生活更精彩”,在广泛而又深刻的阅读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磨砺意志、锻造品格,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猜你喜欢
群文课题习作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我的微课题研究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擦亮初心: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
群文活动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