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2022-08-26 08:58杨雪芳
大众科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语言语文

文|杨雪芳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而所谓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控制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创新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使用规范的普通话传递信息,表达感情,使学生体会到汉语的优美、动听、富有表现力,语言的规范是使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保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应当注意课堂语言的纯洁性,力求达到清晰、简洁、严谨,避免不规范的语言出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教师还要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创设问题的情境去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户,用语言把学生的心点亮。因此教师应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用形象化的语言去解释深刻的语文概念,以激发学生的想象。比如:运用恰当生动的比喻、拟人、夸张的语言,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渊博的知识教给学生丰富的语文素养,以便引起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获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察言观色,洞察学生的心灵,掌握学生的心理,不管是传授知识,还是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管是评价学生,还是批评学生,都要特别注意讲究语言艺术。

对学生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少批评,多表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任何时间都不能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即使是批评也要充满鼓励性。如教师在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对自己的答案感到不自信时,教师的一句“你真棒”,会使学生的信心大增。又如当学生的回答与正确答案相去甚远时,教师不能简单、粗暴地批评学生,这样会使学生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时教师应该亲切和蔼地对他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正确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发现的。”又如:“你真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你很聪明,老师真希望每节课都能听到你的发言。”“虽然这句话读错了,但老师和同学们都很佩服你的勇气,下次努力!”等等。这样简简单单一句评语,会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学生。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给了学生重新思考的信心。学生只有在宽松、高兴,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之中,思维才能变得活跃,解决问题才会标新立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首先要具有准确、鲜明、风趣、亲切的有声语言;其次是体态语言必须形象、得体、自然;然后,采用规范性、激励性的课堂教学语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教师必须做到正确地分析课文的思想性、正确地讲解课文中涉及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不犯科学性的错误。我们在解释词语时不随意减少或增加内涵,讲话符合逻辑,不犯逻辑性的错误。用词的丰富准确,以及语法的合理灵活等。小学语文教师还应掌握丰富的语汇,特别是一些同义词,因为同义词不仅能使语言表达精确严密,而且能使语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语文教师的语言还应当规范、鲜明、洗练、准确、形象、生动、流畅、合乎逻辑,饶有情趣,寓庄于谐,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受美熏陶。而只有语文教师自己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和广阔的求知兴趣,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游戏、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顺口溜、民间谚语、俗语、当地方言、群众口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语、术语等均可引入课堂,随心所欲,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此外,准确的语言也应该是精炼的,教学语言的精炼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直接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语言,少讲或不讲多余的话,重复的话,语言精炼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注意听讲的好习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还要有风趣,就是运用各种巧妙的、出人意料的或引人发笑的语言、动作与表情,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学生求知的快感和启发学生的智力。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凡是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能迅速掌握,提高学习效率。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其课堂语言仅具规范性和形象性是不够的,每天一堂接一堂40分钟的课,对于生性好动、好奇的小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便只有巧妙驾驭好课堂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教师应当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只有声情并茂、和谐动听的语言,学生听起来才舒服悦耳,津津有味,才能在课堂上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使用一些体态语言,而且要自然、得体,富有启发性,决不能勉强、急促、呆板,更不能做作,虽然有时可以故意夸张一些,但必须适可而止。这样更能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黑格尔在论及语言和动作的意义时指出:“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意义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见诸事实,而动作,由于起源于心灵,也只有在心灵性的表现即语言中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清晰和明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语言,只有与有声语言紧密配合、互相补充、形成有机的整体,才有可能达到自然、得体,富有启发性的要求。因为学生是我们教育的主体,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使学生不单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因此,教师使用激励性语言,必须饱含激情,十分肯定,句式短促有力。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高水平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美感。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语言语文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视听语言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我的语文书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